共 4674 篇文章 |
|
天罡加孟雨淋淋,加仲之时半晴阴。天罡加孟难求得,临仲先空季许之。天罡加孟犹未动,临仲中途季便回。天罡加孟大吉昌,加仲出行防祸殃。天罡加孟船在岸,加仲之时船正来。天罡加孟左路通,加仲中间且相逢。天罡加孟是男形,加仲之时定女临。天罡加孟不成双,加仲其中两个藏。三十一、占鸦噪:天罡加孟防口舌,加仲宾主两相宜。天罡加孟水不满... 阅376 转83 评0 公众公开 22-02-27 23:47 |
明代道士度牒。明礼部祠祭清吏司所颁的道士度牒,马桥乡吴会村元仁济道院废址后园墓出土,上海博物馆收藏。马桥乡吴会村元仁济道院废址后园有墓。1962年,出土明礼部祠祭清吏司所颁长1.14米、宽1.17米棉筋纸板印缠枝莲边框的度牒,上有礼部尚书、侍郎及祠祭司郎中、员外、主事、都吏、会史等9人署押,可见明代宗教管理制度之一斑。 阅387 转22 评0 公众公开 22-02-23 16:30 |
南朝文学家江淹在他的《藿香颂》中赞曰:“讴及藿香,微馥微薰,摄灵百草,养气青氛。”当然,藿香也可作为改善口味的佐料,如驰名的罐罐茶、藿香粥、藿香姜茶以及藿香蛋饼等。在宋代官方太医局编纂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曾收载了一首以藿香为主药的方剂——藿香正气散,它将处方中11味药材碾成细末,再加入姜、枣煎汤服用,有扶正祛邪、利... 阅125 转10 评0 公众公开 21-07-21 12:27 |
鹅城记忆 丧葬篇 披麻戴孝哭灵堂。老人去世之后要赶紧做孝衣、孝帽子、幔孝鞋、系麻辫是按照孝家亲疏辈分而定,谓之“披麻戴孝”。“披麻戴孝”涉及到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丧服制度。在丧葬上,静乐人忌穿红绿艳丽衣服,家庭成员中孝子女、长孙、长外甥有的地方也会披麻戴孝、搭脸纱。父母去世后,子女要为父母守孝,古时候一般要守孝三年。 阅615 转17 评0 公众公开 21-05-26 12:25 |
老人死装殓后第二天,一般由长子,长子不在身边次子等孝子就会去造访阴阳先生,阴阳先生就会根据死者出生、去世年月日时推出生死八字再与死亡日辰、孝子日元等确定出殃日、安葬日辰,然后用白纸写一张“殃状”。是由“阴阳”先生根据死者咽气的时辰推定的,只要看死者的手形便知,人刚死手形就是他死的时间。按死的时辰,再批出“出殃”的时辰... 阅3892 转67 评0 公众公开 21-05-26 12:25 |
鹅城记忆 丧葬篇 七星板 撒五谷。设置灵堂,摆放棺材。且棺材的小头迎外,大头在左面。死者面朝上,足蹬棺材小头,两臂平直装殓到灵堂内的棺材里,死者身体两边用生前穿过的旧衣物(旧衣服不可用红颜色的、也不可有口袋)扎紧,死者头部两头用新棉花扎紧,头枕、足枕垫好,尸体上面盖一块黄色绸布。回头纸、岁数草、教子盆和脑头捞饭:“回头纸... 阅664 转13 评0 公众公开 21-05-26 12:25 |
农历四月初十,仙桃授长生灵应犹安在,恭祝仙姑何祖圣诞。在广东增城小楼镇现有“何仙姑家庙”,何仙姑家庙是增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评为新八景之一,名为“小楼仙源”,家庙为祀奉何仙姑而建。何仙姑家庙门额上“何仙姑家庙”五个隶书大字,乃咸丰戌年嘉平年黄培芳所书。距离何仙姑家庙大约有300米,有一条号称东南亚藤类之冠的盘龙古藤,... 阅67 转9 评0 公众公开 21-05-21 06:28 |
三月三 真武诞 | 分享《真武灵应图册》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九天降魔祖师等,跟天蓬元帅、天猷元帅、翊圣元帅构成了北极四圣,统伏三界群魔诸妖邪,下摄酆都幽冥鬼魅,令三界逆魔邪首不敢残害生灵。《真武灵应图册》是描述真武大帝出生、修道、成仙和灵应故事的一批纸本彩绘工笔划。真武灵应图册-05天帝赐剑真武灵应图册-06涧阻... 阅554 转29 评0 公众公开 21-05-20 20:17 |
王母娘娘蟠桃会。一年,农历三月三的时候,宫殿中传来了婴儿的啼哭,于是人们便将农历三月三认为是黄帝诞辰。后世对黄帝十分尊敬和推崇,不光修建了黄帝陵、黄帝庙等纪念场所,也会在农历三月三举办黄帝诞辰纪念活动。轩辕黄帝宝诰。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荡魔天尊、玉虚师相、九天降魔祖师等,是中国神话传说中... 阅427 转7 评0 公众公开 21-05-20 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