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寿堂图书馆 IP属地:黑龙江

文章 关注 粉丝 访问 贡献
 
共 129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上焦篇》云:“大抵安宫牛黄丸最凉,紫雪次之,至宝又次之,主治略同,而各有所长,临用对证斟酌可也。”后人将其言中提及的安宫牛黄丸、紫雪散、至宝丹三种制剂并称为“温病三宝”,用于治疗各类温病导致的神昏、谵语、痉厥诸证。说句题外话,现在有些人,尤其是家里有老人的,喜欢备一些安宫牛黄丸来预防中风...
胃胀,多是肝郁!香附9克,紫苏9克,陈皮9克,炙甘草6克,良姜10克,川楝子9克,大腹皮9克,橘核6克,姜半夏9克,佛手9克,焦三仙各9克。所谓肝胃不和,指的是肝郁气滞,影响胃气的通降,使得一身气机郁滞。脾胃之气升降失常,胃气不降反升,所以患者会胃胀、嗳气、食欲不振、胃痛。家里的不快,工作上的不快,叠加在一起,肝气犯胃,肝胃不和...
佛手散小考。而《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成书于1107—1110年间,书中所谓的芎藭汤者,即是《本事方》中的佛手散。如《外台秘要》中称本方为“文仲徐王效神验胎动方”,《本事方》才称本方为佛手散,《医部全录·妇科》称本方为催生神妙佛手散、立效散,芎归之比为2:3;《和剂局方》称本方为芎藭汤,《圣济总录》称本方为当归汤,《校注妇人良...
《大长今》里的“佛手散”《冯氏锦囊秘录》女科精要卷十七·胎前杂症门中记载佛手散,药味仅为当归六钱,川芎四钱。命名不曰归芎,而曰佛手者,谓此方治妇人胎前,产后诸疾,如佛手之神妙也。当归,川芎为血分之主药,性温而味甘辛,以温能和血,甘能补血,辛能散血也。以当归为君,倍量于川芎,盖以川芎辛窜升散伤气,适用于气郁血凝,故...
温胆汤,首见于唐·孙思邈《千金要方·胆腑》“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服温胆汤方。”按《千金要方》的一般版本,方中无茯苓,而另一些版本载有茯苓,与《三因方》同。按温胆汤无舒胆之药,而命名“温胆”,义难理解。由于温胆汤主以竹茹之能清相火,温和胆气,故称之曰温胆汤,用意深远。胆为春木,以温为常候,“温胆”...
国医大师熊继柏应用温胆汤经验。若呕吐胃内容物,伴痰多、脘痞、苔黄腻、脉滑数等痰热滞胃表现,熊老使用温胆汤治疗时多重用竹茹、半夏,取其清热化痰、降逆止呕之效,同时方中生姜、半夏组成小半夏汤,方证契合。患者素食膏粱厚味、辛辣炙煿之品,致痰热内盛,又外感风邪引动痰热,浸渍络脉,缓急失调而致面瘫,可见口中多痰、胸闷恶心、苔黄...
关于温病用桂枝的探索。如果用了桂枝汤全方的话,答案是桂枝生姜,如果未用全方,那么至少是桂枝。3、白虎加桂枝汤:桂枝、石膏、知母、粳米、炙甘草。4、木防己汤:木防己、桂枝、石膏、人参。叶天士,绝少用麻黄,在运用大小青龙时,保留桂枝,以代替麻桂之组合,可见叶天士在这里使用桂枝,亦为宣通。我们对比《伤寒金匮》中的白虎汤和白虎...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提出:“火郁发之”,开治火郁之门径,实为治疗火郁证之根本法则。火郁之病因虽多,若能审证求因,祛其致郁之由,则可使郁开气达而火泄,不用寒凉而其火自消。余临床每用此方治火郁之证,多针对其火郁之因,灵活加减,如:因外邪袭表而致火郁不发者,加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防风、苏叶之类;个人体会,治火郁...
补中益气汤解析。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汤头歌诀》: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虚劳内伤功独擅,亦治阳虚外感因。方解:名为补中益气,非全用补气之药,其中只有参、术、芪、草起到了补中益气的作用。本方用炙甘草,调和诸药,补脾益气。当归:甘、辛、温,补血和血,走血分,作用随方剂及药用部位不同有所变化;补血用当...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 温病学有哪些说法值得质疑杏林墨香。叶天士曾明确指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在卫汗之可也。”而《临证指南医案·温热门·谢案》:“温邪上受,内入于肺,肺主周身之气,气窒不化,外寒似战栗……用辛凉轻剂为妥”及《风温门·郭案》中“风温入肺,气不肯降,形寒内热,胸痞,...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