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戈001 IP属地:江苏

文章 关注 粉丝 访问 贡献
 
共 141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重磅! 澳洲研究发现: 新冠病毒可能杀死癌细胞, 实现永久治愈! 有患者感染后肿瘤消失。新冠病毒竟能治愈癌症?!来自 Peter MacCallum癌症中心和墨尔本大学的Clare Slaney博士和她的团队正在收集感染了这种病毒或接种了这种病毒疫苗的人的免疫系统产生的T细胞,然后对它们进行重组,以识别并杀死乳腺癌细胞。文章称,新冠病毒(SARS-CoV-2)的刺...
他们发现,OSCC肿瘤微环境中具有高密度的肿瘤相关伤害性感觉神经,肿瘤细胞可以利用伤害性感觉神经产生的神经源性肽,支持自己在饥饿环境中的成长,破坏肿瘤细胞和伤害性神经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有效提高饥饿疗法的抗肿瘤效果[4]。伤害性神经对肿瘤细胞的促进作用依赖于神经源性CGRP.研究人员发现,在低葡萄糖条件下,肿瘤细胞中神经营养因子N...
在肿瘤模型中,这一传感器能够在体内治疗开始后数小时内辨别药物治疗所带来的肿瘤体积动态差异。图2 测量肿瘤体积变化的传感器设备(图源:[1])为了验证其在体外辨别形状体积变化的能力,研究人员测量了传感器放置在3D打印模型肿瘤顶部时的输出结果,他们发现,传感器记录了体积小至65mm3和大至750mm3的肿瘤体积读数的显著变化。最终发现,传...
通过实体瘤癌症患者来源的类器官筛选到临床候选药物。该研究首次使用来自癌症患者的类器官库对500多个双特异性抗体进行筛选,从中发现了名为MCLA-158的EGFR × LGR5双特性抗体,能够有效抑制结直肠癌类器官的生长,并防止转移的发生。MCLA-158(Petosemtamab),是一种双特异性抗体,可识别癌症干细胞表面的两种蛋白——EGFR和LGR5,EGFR促...
他们发现,肿瘤细胞在DNA被放射线破坏之后,会招募一种核酸酶(CAD)到DNA损伤处,主动切断自身特定位点的DNA,阻止复制分裂的进行,使得肿瘤细胞停滞在G2期(DNA合成后期),为修复放疗导致的DNA损伤赢得宝贵时间[3]。而常规情况下,CAD/ICAD二聚体是不会聚集在DNA区的,但当受到放射刺激后,DNA损伤反应使ICAD磷酸化,将CAD/ICAD招募到DNA损...
【Nature子刊】发现卵巢癌和子宫癌中的基因“致命弱点”发表在《Nature Cancer》上的研究结果“Phosphate dysregulation via the XPR1–KIDINS220 protein complex is a therapeutic vulnerability in ovarian cancer”表明,XPR1基因在这些细胞中是一种遗传易损性,磷酸盐积累可能对细胞有毒性。在851个细胞系中,他们观察到当编码已知从细胞...
进一步的实验表明大量肿瘤驻留细菌存在于肿瘤细胞的细胞质中,而不是存在于胞外空间,而且据估计细菌与肿瘤细胞的比例为3%。蔡博士说,“我们最初对如此低丰度的细菌能够在癌症转移中发挥如此关键的作用感到惊讶。更令人吃惊的是,只需向乳腺肿瘤注射一针细菌就能使原本很少转移的肿瘤开始转移。细胞内的细菌群可能是在一系列癌症类型中早期预...
科学家发现,沙眼衣原体与HPV可诱发独特致癌程序,共同导致...我们知道,HPV可将致癌基因HPV E6E7整合到宿主细胞,并且在90%的宫颈癌患者中能发现这一现象[7]。近期,由德国维尔茨堡大学Cindrilla Chumduri领导的研究团队,通过体外模拟生命功能的类器官,发现HPV和沙眼衣原体共感染的致癌分子机制:HPV E6E7和沙眼衣原体共感染能引发宿主细胞...
通过一项mRNA技术联合免疫治疗,有望从根本上提高免疫疗法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成功率!但是这一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研究人员发现乳腺癌细胞会低表达配体依赖性辅助抑制因子 (LCOR) ,这使免疫细胞无法找到癌细胞并抑制杀伤作用,从而使得免疫治疗无法发挥良好的治疗效果。为了更好地提高治疗效果,研究人员将mRNA技术和免疫治疗技术相结合——...
NK细胞和ECM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NK细胞的功能在离开血管进入实体器官时立即从杀伤细胞转变为辅助细胞。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癌症免疫学中心博士后Maulik Vyas说:“我们关于NK细胞如何在外周组织中调节的基本发现对各种健康状况的患者有广泛的影响。”调节NK细胞-ECM蛋白在器官中的相互作用可以提供对抗实体癌症、病毒感染、炎症、自身免疫疾病和...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