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002 篇文章 |
|
尽日行方半,诸山直下看——刘昭禹的《括苍山》格律有问题吗?格律问题。“尽日行方半,诸山直下看”出自晚唐诗人刘昭禹的《括苍山》,其写作方式成熟,在众多旅游类五律中并不算突出,但是有朋友对它的格律产生了疑问。《括苍山》刘昭禹。那为什么这首《括苍山》,有些朋友却看不清楚它的格律呢?根据格律诗平仄关系(替、对、粘),很快可以... 阅3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3-03-06 22:47 |
为什么在诗文学习交流中的我会产生“优越感”,这到底好不好?有优越感,但并不因此鄙视他人,才是庄子的境界。相对于世人来说,庄子是有优越感的,但是对于他自身来说并没有——因为我们仰望的逍遥游,对于老庄来说,不过是另外一个层级的日常,甚至束缚。不要因为有优越感而自得,甚至也不要像老子一样有优越感便出关远遁。很多朋友会因为自... 阅7 转1 评0 公众公开 22-12-26 20:58 |
作诗为人,雅正于心——《山居庐主人诗集》后记。因为长期做格律诗词教学,已经形成了一套看诗的习惯。我们都知道格律于诗词,并非万能钥匙,但是在中国古诗词领域,绕行格律、反对格律和全盘格律一样,都是对诗词创作片面的错误理解,是诗词初学者的一个自以为是的误区。这并非格律诗,但是我们说过,格律是平仄关系的不完全归纳。咱们说“可... 阅20 转1 评0 公众公开 22-12-13 12:52 |
几处河山犹壁垒,满城烟火是人间——第十三期梧桐院活动作品留存。大家好,欢迎进入梧桐院诗词原创留存第十三期。正因为有志愿者的共同努力,梧桐院群的活动才能一次次举办,作品也越来越好,大家的诗词水平也在逐步提高,稳步上升中。几处河山犹壁垒,满城烟火是人间。《望江南·江南好》推荐理由:作品总体没有什么问题,诗意合理通顺,... 阅18 转1 评0 公众公开 22-11-27 13:44 |
云际一行征雁,远山几点残霞——第十一期梧桐院作品留存。因此第十一期活动的志愿者推荐就没有开展,直播间的讨论讲评,包括后面的诗文留存就都出于个人角度。从整体创作来看,有一部分朋友回归了格律诗的舒适区,不过让人开心的是,虽然上两次词牌的讲评对大家打击很大(对我来说也是如此),还是有部分朋友没有放弃努力,迎难而上,开始寻找... 阅18 转2 评0 公众公开 22-10-25 18:50 |
窗外又逢明月,非烟误去谁家——第十期梧桐院作品留存《西江月》第十一期“西江月”作品,仍然以志愿者推荐为主留存。大家一定要清楚的是,苏轼词豪迈写法是突破,辛弃疾的“以气行词”是巅峰,但是我们今天处在一个词牌史的上帝视角,明明白白地知道诗和词的表达手法、立意目标区别在哪(见李商隐直播),那么我们学习词牌的填创,更重要的就... 阅27 转4 评0 公众公开 22-10-06 12:31 |
落叶是如何飘进心房的——一场关于诗歌创作手法的琐碎聊天。学习好了专栏,自己用心揣摩,根本就不是难事,也算是堪堪进入了“可以言诗”的境界,大家才能在基础上平等地就诗歌内容意境进行探讨——交流的目的,不仅仅是写出诗,写出格律诗词,交流的目的,是为了写出好诗词来。我们来逻辑化这句诗,或者说量化我们的情感,你就会发现这类创作... 阅61 转7 评0 公众公开 22-09-02 23:43 |
红尘多少离别泪,谁与相思架一桥——第八期梧桐院诗词(七夕)而这个时间段中,正好有文人骚客都情致盎然、喜欢发挥的“七夕”节,因此临时定了一期应节活动,格式以格律诗为主,附带小令,主题则定为“七夕”。关于作品的实时点评与修改建议,在七夕过后已经分为四节直播课和大家一起进行了讨论,因此不会在此留存文章内详述。《七夕》(七夕活... 阅24 转4 评0 公众公开 22-08-14 12:21 |
好诗凭快意,一念起惊鸿——梧桐院诗词第七期(五绝:诗事)本期创作体裁是五绝,内容是“诗事”。五绝其实挺容易写的,但是要写好绝非易事,这也是我们将五绝安排到格律诗最后一期的缘故。诗事。(推荐理由:好诗凭快意——佳句难得,且尾句还有升华空间,值得展开“品质提升”的讲述。说明:诗心与环境无关,诗心与贵贱无关;与琴书为友可以... 阅30 转6 评0 公众公开 22-08-13 12:27 |
寄得纸间生碧色,一朝圆梦散风樯:梧桐院诗词第六期(七律.道)看得出这一期关于“道”的七律是有难度的,毕竟大家已经都从格律中毕业了,如果不在思维层级上有所提升,那么无论怎么写、天天写,也不过在格律中打转转——此绝非我所愿,我很早就跟大家说过,我们学习格律,其目的是要超越格律。超越格律,首要的是玩转格律,而不是不懂格律,却... 阅19 转3 评0 公众公开 22-07-13 16: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