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8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伤寒论》既以六经分篇,如“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辨少阳病脉证并治”,“辨太阴病脉证并治”,“辨少阴病脉证并治”,“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等。第182条:“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是说,阳明病的外证为何?外证,是针对胃家...
大承气汤用芒硝,大黄枳实厚朴饶;调胃承气汤仅用大黄、芒硝并炙甘草同煎,是取其和中调胃,下不伤正,主治以燥、实为主的阳明热结证。麻子仁丸在其基础上加润下药火麻仁、杏仁等,属攻下与润下并用之法,且制以丸剂,小剂量服用,故较之小承气汤攻下作用和缓,主治病证也较小承气汤为轻。甘遂半夏汤。甘遂半夏汤逐水之力更缓和,加半夏和胃化...
25、肺胃热毒则:咽喉红肿溃烂。38、肺胃热毒壅盛可见:咽红肿疼痛,甚则溃烂。39、肺胃热毒伤阴重证可见:咽喉出现白色假膜,刮之不去或随即复生。43、痰饮水湿内停可见:舌苔水滑。44、胃阴耗损,胃气虚弱:舌苔剥。47、提示胃气大伤,胃阴枯竭为:舌光无苔。50、舌苔厚腻骤然消退为:胃气绝。59、风痰病机是:肝风挟痰。60、寒痰病机是:寒伤阳气,气...
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细辛附子汤。因麻黄发汗之力较峻,阳虚之人用之则恐损耗其阳,且阳虚更无力助其辛散表邪,遂与附子同用则无伤阳之弊,相辅相成,为助阳解表之常用配伍。【鉴别】麻黄细辛附子汤与再造散均用附子、细辛,皆能助阳解表,用治阳虚外感风寒表证。再造散不用麻黄,取羌、防、桂、辛及参、芪、附等助阳益气之品相合,散寒解表与助...
“宜桂枝汤”之三-脉浮不可用下法。现在因为是脉浮,所以知道病邪在外面,要解外面他才会好,所以要用桂枝汤。我不知道是不是那个时代的一般的医生哦,连麻黄汤、桂枝汤都不是很会用,那张仲景干脆就说,好啊那就桂枝汤桂枝汤啊,反正就是桂枝汤用了总比不用好啊,大概就是交代一个方出去哦,那些完全都不会都在恶搞的医生,你好歹给我正确一点...
2.水入即吐、泄泻、头晕、头痛。矢数道明对五苓散的作用给予如下解释:“它能调节细胞及血液之水分,缓解因渗透压降低所致之抗利尿作用。尤其对于本方证血液中之水分,血管外之水分,即休腔及组织内水分平衡被破坏时,组织及体腔内有多余之水分,血液浓稠不能滋润时,本方有调节作用。 五苓散能将胃内及其他体腔腔管外之水分送人血中;滋润血...
苓桂术甘汤与茯苓甘草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以及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等苓桂剂;如逍遥散与丹栀逍遥散,人参败毒散与荆防败毒散,白虎汤与白虎加苍术汤,理中汤与附子理中汤,四君子汤与异功散、香砂六君子汤,六味地黄丸与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等。例如桂枝汤与桂枝加桂汤、桂枝加芍药汤,桂枝麻黄各半汤与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去芍药加附...
黄煌治失眠经验(重复运用 效果明显)1温胆汤(半夏体质)姜制半夏10-20g 茯苓10-20g 陈皮5-10g 生甘草3-6g 竹茹6-12g 枳壳6-12g 干姜3-6g/生姜3-6片 红枣10-20g1、传统之壮胆方,治疗胆虚失眠:①胆怯、易惊恐。3酸枣仁汤经方:酸枣仁2升 甘草1两 茯苓2两 知母2两 川芎2两黄煌方:酸枣仁15-30g 甘草3-6g 茯苓10-20g 知母6-12g ...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