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与益寿 IP属地:上海

文章 关注 粉丝 访问 贡献
 
共 231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养生之道,万法归宗,不离“身心并练”“性命双修”,即注重体质与心灵的双重保健。养生十二法。常叩齿以集精神(肾气通齿,叩齿有固肾气、醒脑作用)。常提肛以固肾气。常吐纳以呵浊气(练吐纳法,如“六诀字”)。常导引以通气血(练导引法,如“五禽戏”,导气令和,引体令柔,如户枢之不蠢,流水之不腐)。养心十二法。
抗衰老养生和补益品。我国在抗衰老研究方面源远流长,学派很多,各自主张以动养生、以静养生、修性养生、饮食养生、补益养生,都有一定价值,应当因人而异,辨证施行。以下推荐抗衰老补益品:绿茶、刺梨、沙棘、麦饭石、蔬菜、菌类、海产品、蜂产品、乳制品、黑芝麻,人参,西洋参、灵芝、刺五加、冬虫夏草、枸杞、黄芪、党参、巴戟天、何首乌...
养生百字经。
在日常生活中,常可看到一种有意思的现象,一些聪明绝顶,过目不忘的人,往往身体多病,而另一些马马虎虎,遇事即忘的人,虽然在人群中平平庸庸,但是身体却无大病,有些人称之为“傻人多福”。遗忘可以减轻大脑的负担,降低脑细胞的消耗。
道教养生观的科学价值。道教十分强调性命双修,其实质是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进行养生健身。三 道教的养生术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祖先对人体结构研究的成果。道教在采集研究养生保健方面,凭着一种直觉却阐发了一些有价值的关于人体结构的朴素认识。道教用“道”、“阴阳”、“五行”等观念去推导人体各器官的内在联系,构成了奇特的道教人体结构观...
道家养性三种方法。人应有一种开阔的胸怀和豁达的人生观,道家的处世为人哲理提供了良好的三条准则:这种事情本身,就是对自己静功修炼的一种磨练。同时,做一件事情,就不要考虑其它的事情,如果背着其它的负担去做一件事情,也不一定能把这件事做好,同时也扰乱了内心世界的从容。事情完成之后,有了休息,就把这件事情彻底放下,心中不留一点...
劳动养生益寿的机理。第一、劳动能锻炼筋骨,使五脏气血旺盛,肌肉坚实,关节灵活,百脉通畅,即所谓“动则不衰,用则不退。”所以体力劳动有延缓衰老,永葆青春的作用。第二、劳动能增进人的智慧。在生产劳动实践中,要动手动脑,“五官”并用,因而能使人思维敏捷,反应灵活,精力旺盛,健身体,添才干。第三、劳动能使人精神愉快,情感舒畅。...
作者陶弘景(公元456—536年),齐梁时代著名医家。其养生观点主要有:(1)认为形神相依,主张闲心寡欲以养神,动以养形。作者颜之推(公元531一约590年后),南北朝学者。作者孙思邈(公元581—682年),唐代著名的医药学家、养生学家。(5)男女房事,主节宣其适,抑扬其通塞。作者张景岳(公元1562—1639年),明代著名医学家,十分注重养...
五代王定保《唐遮言》载,王播少时孤贫,在扬州惠昭寺木兰院寄食。寺僧厌弃他,羞辱他,故意于饭后鸣钟,待王播至时,饭已吃过。王播在壁上题诗:“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阁梨饭后钟”。二十年后,王播重位出镇扬州,旧地重游,发现旧时诗句,已被势利的寺僧用碧纱笼罩了,他便续写了两句诗:“二十年来尘扑面,而今始得碧纱笼。”
古代养生著作概览(中)《黄帝内经》又称《内经》,成书于西汉时期,非一人一时之著作,是世界上现存最古的、最完整的一部医学著作。其养生思想极其丰富,基本原则是“顺自然,保正气。”主要观点有:(1)“法于阴阳”。(2)主张形神共养,因为“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在养神之法中,既主张清虚静泰以宁神,又提倡音乐怡神以悦志。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