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9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从三焦理论看上焦宣痹汤的灵活应用从三焦理论看上焦宣痹汤的灵活应用。(上焦)宣痹汤出自清·吴鞠通《温病条辨·上焦篇》(故称上焦宣痹汤),由郁金、枇杷叶、射干、白通草和香豆豉等五味药组成,原为太阴湿温,气分痹结而设。上焦宣痹汤虽原为温病(上焦湿温)而设,但其重在舒气透湿、宣达上焦的立方特点,使其也可以在伤寒、杂病...
从中医角度分析失眠的病机(一)阳不入阴、阴阳失交。历代医家对于失眠的病因病机认识颇为丰富,但总以《黄 帝内经》中阳不入阴、营卫失和、脏腑失衡为总病机而发挥。对阳不入阴、阴阳失交病机的发挥。阳虚阴盛 长期以来中医内科各种版本教材普遍认为 失眠的病机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下一期:从中医角度分析失眠的病机(二)营卫失和。
祛除湿邪的不传之秘+温胆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经验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治疗脾胃病的经验,现将对脾胃病的认识和治疗经验总结于下: 一、脾胃生理特点在于升与降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在调理脾胃时,还应兼以宣通肺气。酒性本身即“气热而质湿”,气滞也是水湿停聚的重要因素,肥甘厚味成极具生湿助热的特性,可见诸多饮食不节因...
小青龙汤医案&肺痈肺萎&桔梗汤&<药势>桔梗
用药心法。川贝能降肺经之热痰,杏仁独行肺经之寒痰。白附子祛肺经之风痰,瓜蒌涤肺经之结痰。款冬花开脾经之血痰,苍术除脾胃之宿痰。香附子为血中之气药,片姜黄为气中之血药。石膏辛凉,配辛温麻黄,阴阳相济,寒热相制,为肃肺平喘良方,如麻杏石甘汤之类。麻黄辛温发散,得苦寒之射干,辛开苦降,一热一寒,能平喘化痰,治喉中如水鸡声之...
十六郄穴。郄有孔隙意,本是气血聚。病症相应点,临床能救急。肺向孔最取,大肠温溜当。胃经是梁丘,脾应取地机。心经取阴郄,小肠养老名。膀胱金门寻,肾向水泉觅。心包郄门刺,三焦会宗列。胆经在外丘,肝经中都立。阳跷跗阳走,阴跷交信期。阳维阳交会,阴维筑宾为。
药引按部位分。引药达上肢:桑枝、桂枝;引药达左上肢:桂枝;引药达右上肢:桑枝;引药达颈部:葛根 ;引药达背部:姜黄、防风 ;引药达腰背部:杜仲、川断;引药达胸腹部:木香、砂仁;引药达少腹部:小茴香、艾叶;引药达下肢:木瓜、牛膝、鸡血藤、防已;引药走督脉:狗脊;引药达皮肤:蝉蜕;引药入胃:半夏;引药入肺:桑白皮;
七、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附子甘草汤,伤寒两感阳气伤。二、栀子甘草豉汤:见栀子豉汤方歌内。五、甘草泻心汤:甘草泻心用芩连,干姜半夏参枣全。三、甘草附子汤:甘草附子汤四味,桂枝白术药方备。三、茯苓甘草汤(苓桂姜甘汤):茯苓甘草与桂姜,胃中停水悸为殃。三、黄连汤:黄连汤内参连草,姜桂半夏和大枣。二、大柴胡汤:大柴胡汤大黄枳...
泻肝经湿热:龙胆草、连翘、土茯苓。补脾:白术、大枣、山药、党参、炙草。补肺气:人参、黄芪、山药。敛肺气:五味子、乌梅、诃子、粟壳。清肺热:石膏、贝母、知母、黄芩、沙参、天冬、麦冬、地骨皮。固肾:覆盆子、金樱子、桑螵蛸、诃子、五味子、龙骨。泻肾火:知母、黄柏、丹皮、生地。泻中火:石膏、石斛、青黛、龙胆草。补胃:大枣、黄...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