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54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六章原文及译文。第五十六章 [原文][译文]塞堵住嗜欲的孔窍,关闭住嗜欲的门径。达到“玄同”境界的人,已经超脱亲疏、利害、贵贱的世俗范围,所以就为天下人所尊重。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这几句是说“玄同”的境界已经超出了亲疏、利害、贵贱等世俗的范畴。他要求人们要加强自我修养,排除私欲,不露锋芒,超脱纷争,混...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五章原文及译文。第五十五章 [原文]毒虫①不螫②,猛兽不据③,攫鸟④不搏⑤。[译文]前半部分用的是形象的比喻,后半部分讲的是抽象的道理,老子用赤子来比喻具有深厚修养境界的人,能返回到婴儿般的纯真柔和。在本章里,老子用夸张的手法这样写道:把“德”蕴含在自己的身心里,而且积蓄得十分深厚,就像无知无欲的赤子,毒虫...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四章原文及译文。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⑤,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把这个道理付诸于自乡,他的德性就会受到尊崇;把这个道理付诸于天下,他的德性就会无限普及。5、故以身观察,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自身察看观照别人;他说,修身的原则是立身处世的根基,只有巩固修身之要基,才可以立身、为家、为乡、为天下,...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三章原文及译文。第五十三章 [原文][译文]朝政腐败已极,弄得农田荒芜,仓库十分空虚,而人君仍穿着锦绣的衣服,佩带着锋利的宝剑,饱餐精美的饮食,搜刮占有富余的财货,这就叫做强盗头子。老子在这里托言自己。本章描述了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尤其是统治者凭借权势和武力,对百姓姿意横行,搜刮榨取,...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二章原文及译文。天地万物本身都有起始,这个始作为天地万物的根源。如果知道根源,就能认识万物,如果认识了万事万物,又把握着万物的根本,那么终身都不会有危险。塞住欲念的孔穴,闭起欲念的门径,终身都不会有烦扰之事。老子认为,天下自然万物的生长和发展有一个总的根源,人应该从万物中去追索这个总根源,把握原则。在...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一章原文及译文。因而,道生长万物,德养育万物,使万物生长发展,成熟结果,使其受到抚养、保护。生长万物而不居为己有,抚育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导引万物而不主宰,这就是奥妙玄远的德。2、莫之命而常自然:不干涉或主宰万物,而任万物自化自成。老子认为,“道”生长万物,“德”养育万物,但“道”和“德”并不干涉万物的生...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章原文及译文。以其无死地⑩。[译文]所以任继愈先生说:“老子看来,这个世界到处埋伏着危险,生命随时受到威胁。他主张处处小心,不要进入危险范围,只有无所作为,才最安全,最足以保全性命。”(《老子新译》)老子生逢乱世,他看到人生危机四伏,生命安全随时随地受到威胁,因此他主张不要靠战争、抢夺来保护自己,不要以...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八章原文及译文。2、为道日损:为道,是通过冥想或体验的途径,领悟事物未分化状态的“道”。此处的“道”,指自然之道,无为之道。老子轻视外在的经验知识,认为这种知识掌握得越多,私欲妄见也就层出不穷。这一章所讲的“为学”是反映“政教礼乐之学”,老子认为它足以产生机智巧变。因而,老子希望人们走“为道”的路子。老...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七章原文及译文。[译文]那么,要认识事物就只有靠内在的自省,下功夫自我修养,才能领悟“天道”,知晓天下万物的变化发展规律。对此,学术界在讨论老子哲学认识论时,有的观点是说,老子是彻头彻尾的唯心主义先验论者,而有的观点则说,老子并不轻视实践所获取的感性知识,只是夸大了理性认识的作用。老子是一位博学多识之人...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六章原文及译文。那么解决问题的办法是要求统治者知足常乐,这种观点可以理解,但他没有明确区分战争的性质,因为当时的战争有奴隶主贵族互相兼并政权,也有的是地主阶级崛起后推翻奴隶主统治的战争,还有劳动民众的反抗斗争。因此,在本章里,老子所表述的观点有两个问题,一是引起战争的根源;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