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0 篇文章 |
|
我们都知道,血脂主要包括4项: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还有一个原因,是坚持运动了,但血脂依然不降的原因,那就是运动消耗的是体内的热量,而不是消化胆固醇,所以说,非持久的运动,并不能够达到消耗胆固醇的效果,而且在进行运动的时候,一定要坚持有氧运动。 阅7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2-11-16 11:31 |
20221113 最新指南 从严治“压”(2)最新指南强调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之下,高龄老人应首先控制在高压140毫米汞柱以下,如无不适症状,可以耐受,鼓励也降到130/80以下。今年已经100岁的院士李爷爷,每天严格记录双侧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定期随访调药,直到百岁还思路清晰、精力旺盛,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维持工作状态。 阅4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2-11-13 18:20 |
20221112 最新指南 从严治“压”(1)高血压诊断新标准。《2022中国高血压临床诊疗指南》把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从140/90毫米汞柱,下调为130/80毫米汞柱。第一要看看自己是否属于难治高血压或者继发高血压,避免机械的按照原发高血压治疗而走弯路。两项大型国际研究:食物中钾含量越高,高血压和中风风险越低,每日增加60mmol的钾就可将高压降低4.... 阅2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2-11-12 18:11 |
小荷医典80~90岁老人正常血压应<150/90mmHg,脉压应在20~40mmHg。一般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140/90mmHg为高血压,因此诊室测正常血压范围上限为140/90mmHg。高血压也可参考家庭自测血压≥135/85mmHg,家庭自测血压上限应<135/85mmHg。正常血压范围内,若血压<120/80mmHg为正常血压,血压≥120/80mmHg为正常高值血压,后者发展为高血压可能...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2-10-31 17:55 |
小荷医典80~90岁老人正常血压应<150/90mmHg,脉压应在20~40mmHg。一般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140/90mmHg为高血压,因此诊室测正常血压范围上限为140/90mmHg。高血压也可参考家庭自测血压≥135/85mmHg,家庭自测血压上限应<135/85mmHg。正常血压范围内,若血压<120/80mmHg为正常血压,血压≥120/80mmHg为正常高值血压,后者发展为高血压可能... 阅3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2-10-31 17:54 |
85岁患者的血压标准是多少。85岁患者的血压标准值是:高压(收缩压)90-140mmHg之间,低压(舒张压)为60-90mmHg之间。85岁患者血压的标准值跟其他的成年人是一样的,如果患者的身体素质比较差,比如合并有比较严重的动脉硬化、颈动脉狭窄等情况,血压控制可以稍高一些,如果血压过低,容易导致脑供血不足。患者血压过低以及血压过高都需要引起... 阅13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2-10-31 17:54 |
其次,在没有吃药的时候,总胆固醇水平超过7.2mmol/L或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超过4.9mmol/L的患者,心血管风险属于“高危”,不能停用降胆固醇药物!那这里,可能有朋友会问,医生让我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给降到1.8mmol/L以内,但我现在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都已经降到了1.1mmol/L左右,这难道还不需要把药物减量吗?最后,总结一下,在胆... 阅57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2-10-30 18:03 |
血压刚过线需治疗吗?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高血压病区副主任 马文君:我们要测量血压准确,首先要有一个比较合格的血压计,我们是建议用电子血压计,在测量的时候我们要求来说,是要坐下休息至少3—5分钟,不要一坐下来撸起袖子就量,这时候不是一个平静的状态,另外要让我们的环境比较温暖,要注意保暖,因为寒冷会让血压升高,另外量血压的...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2-10-21 21:13 |
20221008 《全国高血压日特别节目》识别血压72变。血压情况不明、确诊高血压但血压不稳以及已经确诊高血压后接受长期治疗的患者。通常建议若无明显不适,初治或血压情况不理想的患者就诊前最好连续测量7天,调整药物后再至少连续测量家庭血压7天,若血压稳定后可改为每次测量2次。过于“稀疏”的测量,会漏掉血压的峰值,哪怕血压在一天内很多... 阅5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2-10-08 18:09 |
遗传因素对于是否发生高血压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高血压病人中,约半数有遗传背景。肥胖是导致血压升高的常见且重要的原因之一,轻度高血压的人减肥后血压完全可以恢复正常。8.最重要一条,定期测量血压,做好血压监测日记,规律服药,特别是注意清晨高血压的管理。医护人员提醒,高血压是慢性病,可能会引起脑卒中、心梗、肾衰竭等并发症,...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2-09-11 18: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