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7 篇文章 |
|
大小便之疾治法(口渴小便不利,前列腺,癃闭、提壶揭盖法)太阳邪传膀胱,口渴而小便不利,此为太阳腑证。膀胱有尿,热邪入而博之,则少腹满为蓄尿;若无尿,热邪入无所博,则少腹不满,为蓄热。有为蓄尿过多,膀胱满甚,胀翻出窍,尿不得出,膀胀异常者,名为癃闭,不可用五苓。此提壶揭盖之法,使上焦得通,中枢得运,而后膀胱之气方能转运。 阅1 转自阿里哥118 公众公开 24-06-16 05:36 |
《金匮悬解》消渴,小便不利——栝蒌瞿麦丸(湿寒型)(附:结石病理)栝蒌瞿麦丸,瞿麦,附子,茯苓泻水而温肾寒,栝蒌薯蓣,敛火而润肺燥。茯苓戎盐汤,苓、术,燥土而泻湿,戎盐利水而清热也。滑石白鱼散,滑石通利小便而泻湿热,白鱼清泻膀胱之湿热,发灰泻膀胱之瘀热。茯苓戎盐汤,茯苓、白术,泻湿而疏木,戎盐清泻膀胱之湿热。五行之理... 阅7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4-04-08 01:29 |
治疗尿路感染的7种中成药汇总。机构反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复方石韦胶囊联合加替沙星片治疗尿路感染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缩短临床症状消退时间、退热时间、尿检白细胞转阴时间,提高尿细菌培养转阴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机构反馈:宁波鄞州中医院:联合应用尿感宁颗粒与头孢他啶治疗尿路感染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阅8 转4 评0 公众公开 24-03-19 06:14 |
从中医思维解读:肝司二便与肾司二便!中医学认为,津液的代谢主要与脾肺肾三藏关系最密切,小便的形成除了直接由膀胱主司之外,还依赖于肾的蒸腾气化,正如《素问·逆调论》曰:“肾者,水脏,主津液”、“肾主水,司前后二阴”。其次从肝的功能来看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气能化津、摄液并推动水液运行,尤其肝主疏泄可以协调肺通调水道,促... 阅27 转3 评0 公众公开 23-05-16 20:56 |
水湿之邪可致小便不利,水湿之邪表现有四:水饮停聚、水热互结、阳虚水泛和湿邪阻滞。太阳蓄水之五苓散证是典型的水饮停聚,猪苓汤为水热互结方证,阳虚水泛则以真武汤为代表。临证常用此三方,五苓散证为外邪犯表,表邪循经入腑,与水饮相结于膀胱,而成蓄水证,可见小便不利、口渴和身热等症,用五苓散化气利水和表。“小柴胡汤证”七个或然... 阅1 转自昊晟堂 公众公开 21-12-30 14:17 |
听到水声就尿频尿急。一直在医院认真治疗,但问题越来越严重,到今年7月底,感觉非常不好,只要听到水声就会尿频尿急,这就很麻烦,厕所的水声几乎都会让她尿到裤子里。因为喝水少,尿很黄,有时喝得多,在厕所里坐在马桶上喝反而没有那种尿频尿急的感觉。2021年9月15日,患者复诊,自述吃药,一开始喝一碗药,害怕自己会尿频尿急,都跑到厕所... 阅1 转自中医药方便 公众公开 21-11-22 15:58 |
这张方子,开宣肺气治尿频,真好。冬天尿频,那是肺气“堵住”了!谁能想到,竟然和肺气不利有关系。这方子,一共三剂。寒邪郁滞皮毛,则令肺气不利。肺不能正常输布津液,汗水出不来,津液代谢只能通过小便,所以患者就尿频啊。看起来,眼下的当务之急,就是宣利肺气。麻黄和桂枝,可以散寒解表,宣发肺气。杏仁,能通利肺气,辅助津液的宣发... 阅1 转自金坛区 公众公开 21-11-08 09:07 |
温肾祛寒缩尿。本方则在涩精止遗的基础上配伍交通心肾之品,使心肾相交,神志安宁而肾自固,主治心肾两虚所致的尿频、遗尿、滑精。傅衍魁,等:“本方具有温肾止遗功效。为治小便频数,小儿遗尿之有效方剂。方内乌药、益智仁皆为辛温人肾与膀胱之药,并具温肾固涩,行气散寒之性。而山药甘平补脾益肾以增强二药补.肾益脾之功。可谓补后天之脾... 阅1 转自图书 馆员 公众公开 21-09-11 14:04 |
平人精神不衰,饮食健旺,常口渴而欲饮冷,小便亦常觉不快,夜夜遗尿问曰:平人精神不衰,饮食健旺,常口渴而欲饮冷,小便亦常觉不快,夜夜遗尿者,何故?有真下元无火者,乃阳虚不能统束关窍,其人必精神困倦,饮食减少,有阳虚之实据可凭,法宜收纳元阳,补火为要。此则精神不衰,饮食如常,定是膀胱素有伏热,亦有心移热于小肠,肝移热于脬... 阅2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1-09-11 08:58 |
答曰:此膀胱之元阴不足,为邪火所灼,乃太阳腑症之甚者也。因邪犯太阳,从太阳之标阳而化为热邪,伏于膀胱,故口渴、饮冷而便痛,法宜化气行水,方用五苓散主之。其实近似淋症,淋症亦皆膀胱之症也。世人一见便痛为火,不敢轻投桂、附,是未识透此中消息也。亦有精停日久,阻滞气机,郁而为热,灼尽膀耽阴血,败精为邪火所熬,故有砂、石之名... 阅5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1-09-11 08: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