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96 篇文章 |
|
肺癌标志物五项结果解读。肺癌标志物五项结果解读涉及对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和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这五项指标的理解。临床意义:NSE可作为SCLC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鉴别诊断依据,对SCLC的病情监测、疗效评价及复发预测具有重要价值。SCC水平... 阅13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4-10-09 06:07 |
临床上常见于弥慢性血管内凝血(DIC)、深静脉血栓(DVT)、肺栓塞(PE)、急性心肌梗塞、脑梗塞、恶性肿瘤、卵巢癌、肺癌、败血症、肝病、妊高征孕妇、先兆子痫、烧伤、外科手术、创伤和脓毒血症等均可使D-二聚体升高,但是D-二聚体检测的升高并不能说明血栓形成的原因及位置,必须结合临床和其他检测分析结果。在脑梗死、肺栓塞、弥漫性血管...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4-09-23 06:38 |
大兴检验课堂: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与临床意义。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也被称为高半胱氨酸,是一种人体内的含硫氨基酸,为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三、同型半胱氨酸的临床意义:①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容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造成血管壁弹性明显下降,进而可能增加血管内压力,诱发高... 阅7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4-09-21 18:45 |
正常血压的标准是:收缩压<120mmHg和舒张压<80mmHg。如果清晨血压≥135/85mmHg则为清晨高血压,与其他时间段测量的血压水平无关。与家庭清晨收缩压<125mmHg的患者相比,清晨收缩压≥155mmHg患者的脑卒中风险和冠状动脉事件风险分别增加了5倍和5.2倍。一般情况下,正常人的脉压为30~40mmHg,小于20mmHg则为脉压过小,大于60mmHg就为脉压过...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4-09-21 18:45 |
一图读懂,“B超、CT、增强CT、核磁共振、PET-CT”究竟有何区别?这里的“片子”包括:B超、CT、增强CT、核磁共振、PET-CT.CT:全方位的“立体摄影师”注意事项:CT检查有一定辐射,目前CT检查所用的均次辐射剂量都是安全的,但是孕妇和儿童应尽量避免。增强CT:CT的“加强版”可以看作是CT的“加强版”。PET-CT:精准的“侦探”通过注射放射性... 阅14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4-08-03 14:10 |
2,年龄>65~79岁的高血压病人,动脉血压可以降低至140/90mmHg以下,如果难受性比较好,动脉血压可以降低至130/80mmHg以下;3,年龄>65~79岁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人(仅收缩压高,舒张压正常的病人),收缩压应降低至140~150mmHg之间,如果耐受性比较好,可以把收缩压降低至130~139mmHg之间。单纯高血压病人的舒张压<70mmHg时,降压时应谨...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4-06-30 09:40 |
2、高血压诊断标准1)在未服用降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023):1)年龄65~79岁、血压≥140/90mmHg,生活方式干预同时启动降压药物治疗,血压控制目标为<140/90mmHg,在能够耐受情况下将血压降至<130/80mmHg;2)年龄≥80岁,血压≥150...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4-06-19 22:54 |
在众多高血压患者中,病人对自身病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都相当低,面对高血压病这个无声的杀手,必须改变一些患者的错误观念,纠正认识上的误区,采取规范的策略防治高血压,最大程度上降低高血压病的危害。钠盐可显著升高血压以及高血压的发病风险,而钾盐则可对抗钠盐升高血压的作用。(1)建议高血压患者定期进行家庭血压测置,了解自...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4-05-31 14:15 |
名医说 |发现“颈动脉斑块”怎么办?无回声/低回声斑块,以及斑块内回声不一致的混合回声斑块。大多数颈动脉斑块是不危险的,但如果达到中重度狭窄或斑块不稳定,就会增加脑梗死的风险,需要服药甚至手术治疗。颈动脉斑块的治疗以他汀药物为主,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是常用的具有强化降脂作用的药物,通过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LDL-C),... 阅2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4-05-07 14:06 |
图 6图源:作者制作04其他血清酶图 7图源:作者制作(1)γ- 谷氨酰胺转肽酶(GGT)在肝脏中,γ- 谷氨酰胺转肽酶(GG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核肝内胆管上皮中,虽然 GGT 并不只分布于肝脏中,但是血清中的 GGT 主要来自肝胆,因此可以反映肝功能状态。人体中存在两种胆碱酯酶,一种是乙酰胆碱酯酶 (真性胆碱酯酶),另一种为血清胆碱酯酶(假性胆... 阅3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4-05-04 06: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