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滴水 IP属地:江苏

文章 关注 粉丝 访问 贡献
 
共 15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Nano Energy: 正极材料电压迟滞?研究领域包括锂离子和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和导电粘结剂、锂硫电池、全固态电池、仿生材料等。领导建设了世界第一台专注于能源材料研究的超高效率软X射线共振非弹性散射装置,并将其应用引入能源材料研究领域,实现了对电池电极中氧的氧化还原(O redox)的可靠测试,澄清了领域内对于软X射线光谱的许多误解,...
近日, 台湾大学的Kuo-Ching Chen等人发现,电池的长期储存对其循环寿命有决定性的影响,这种影响在电池循环寿命的后期更为明显。有趣的是,在第75次循环之前,无论储存温度和储存时间如何,容量损失都很小,而在第75次循环之后,电池容量迅速下降。对于相同储存温度但不同储存时间的电池,电池a2的dQ/dV变化,即Δ(dQ/dV),略大于电池a1。该...
随着LixNCM622的SOC增加,热分解反应加速;(b)加热过程中Li0.5NCM622、Li0.3NCM622和Li0.2NCM622的chex.-晶格参数。如图3a所示,Li0.5NCM622,Li0.3NCM622和Li0.2NCM622中LS开始转变为DSS的温度为Tonset,分别为262、273和297 °C,完全转变为DSS的结束温度Tcompletion分别为475、368和357 °C。Li0.5NCM622和Li0.3NCM622的Ni-O键长度...
图2. NiMn-CS,NiMn 80/20和NiMn 50/50样品的XRD精修的晶胞体积和在Li层中的Ni含量。初始的pH值可以用来定量评估残余Li的量,滴定的结果证实所有样品包含一定量的Li2CO3,对于在氧气和干燥空气中合成的NiMn-CS以及干燥空气中合成的NiMn 80/20,LiOH的含量更能反应残余Li的量,在空气中合成的样品会形成更多的碳酸物种,从而对于NiMn 50/50,其...
为了阐明氧气释放的不确定性,本文使用差分电化学质谱(DEMS)仔细测量了Li2MnO3的气体释放,其中在Li2MnO3的初始活化时(4.5V)不存在与氧气相关的气体(脱锂率低于20%),并在Li2MnO3脱锂率超过20%时开始检测到。2.通过BCDI观察的应变演变同时,布拉格相干X射线衍射成像(BCDI)能够可视化电极材料中的结构、形态和晶格应变信息,进行原位BCD...
正极Ni2+溶解对石墨SEI的影响|能源学人。研究Ni物种对阳极上固体电解质界面(SEI)的影响和分布对于了解这种情况下LIB的失效机制至关重要,但由于SEI的复杂结构,很少有工作报道。1. 本研究结合TOF-SIMS和MVA分析,综合研究了石墨电极上SEI膜的结构和SEI中溶解Ni的分布。在NCM88/石墨全电池循环后,SEI外层仍以磷酸盐和氟磷酸盐为主,但以无机LiF...
深度解析高温下(100℃)NCM界面失效机理|能源学人锂离子电池在高温下的循环稳定性与正极电解质界面相(CEI)的稳定性密切相关。因此,假设CEI的形成与高温下成膜添加剂的初始分解无关,高温下CEI成分的初始形成与循环后的样品不同。由于LiDFOB的较低氧化稳定性(<4.4V),在高压正极材料中被用作CEI成膜添加剂,其倾向于在正极表面形成稳定...
因此,吸收谱进一步证明,即使是本征不含Li-O-Li构型的高镍层状氧化物,由于过渡金属迁移和阳离子混排导致了过渡金属空位(当过渡金属迁移后其原来位置未被其它离子填充时,出现“Li-O-空位”构型)或过渡金属层出现锂离子(当过渡金属留下的空位被锂离子填充时,出现Li-O-Li构型),也可以发生O的氧化还原。深度脱锂时阳离子混排导致 Li-O-Li 或 L...
图 1. 电池容量与循环圈数的关系图. (C_–25 °C: ?25 °C下, 每10圈测定的实际放电容量; C_23 °C: 常温下第三圈测得的标准容量; R_D: 脉冲放电阻抗; R_C: 脉冲充电阻抗).图2展示了低温下,恒电流放电容量占全部放电容量的比例(低温CC-CV制度下,放电过程包括恒电流放电及恒电压放电),可以看到,恒电流放电容量逐渐降低,并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孙金华和王青松课题组以不同体系的NCM脱锂正极材料(NCM111、NCM523、NCM622、NCM811)为研究对象,通过非原位同步辐射软X吸收光谱、球差矫正透射电镜等手段,探究了在热诱导下的不同NCM正极二次颗粒表面氧空位的形成与聚合过程,并定量分析了热失效后的NCM正极颗粒内部的氧空位浓度分布情况,基于氧空...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