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经的兵 IP属地:湖北

文章 关注 粉丝 访问 贡献
 
共 462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会搞经济的鄂州刺史——卢商。卢商,唐代名臣,生于公元779年,卒于公元849年,字为臣,卢广子,卢植二十世孙,范阳(今涿州)人,少年时家境贫寒,但是卢商非常勤奋读书,当时正值科举制盛行,这就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上升的空间,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随后,明降暗升的将其派到当时唐朝经济军事重镇鄂州出任刺史兼武昌军节度使一职...
元代武昌(鄂州)监邑铁山达噜噜在鄂州的另外一件功绩 ...清光绪版《武昌县志》,在“龙川书院”时,有这样一段话:龙川书院在县西南一百二十里金牛镇。龙川书院从此就成了官办的学校。“世祖皇帝初定鄂,改郡为府,以武昌县隶焉,遂为府学。至元癸巳,去府存县,仍以为县学。”意思是说,当年改郡为府的时候,下属武昌县,而金牛街的龙川书院...
鲜为人知的鄂州民间花样歌儿。近百年来,樊湖一带的民间艺人们,不仅为鄂州撑起了一片“花样剪纸”的蓝天,而且还为我们留下了许多鲜为人知的花样歌儿,这些口头创作的四言八句至今仍广为流传。“花样箱,花样箱,百花的园地,鸟兽的天堂,人间喜庆箱里藏。”、“春风燕儿剪,布谷声声催,不用吆喝‘咚咚锵’姑娘们都来选花样,唧唧喳喳多热闹...
古代的鄂州曾是一个战火越千年,民怨懑沧桑的地方。有歌谣云:“恶月恶日五月五,团风过来一帮虎,守城的武松白喝酒,闻风丧胆无影踪,出樊口,进梁湖,烧杀抢掠民叫苦。”这是一首写实的歌谣,据史料记载,崇祯十六年端午节这天,张献忠的部队从团风过江直逼武昌县,当时武昌县的守军早已逃光,因而张献忠的部队不费一兵一卒占领了县城,随即...
吹吹打打,别具一番风味的鄂州民乐。直到那个禁锢的年代一结束,民间文化这个园地可谓是解了冻、开了河,汪师傅便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一些文化活动,玩龙灯、学吹打,重操旧业,潜心钻研“丝线锣鼓”。因工作需要,在一次民俗活动调查中,我发现一个湾子,为还六十年前“玩龙灯”的“香愿”(因抗日战争,三年一届中断了一年)扎了五条龙灯,经...
山美、水美,民间歌谣更美的鄂州。民间歌谣自古以来,就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上述两首歌谣,真情实感地唱出了无情的水灾,给樊湖人民所造成的灾难。水袋子民间指梁子湖或樊湖水系,它涉及周围的武昌、大冶、黄石、咸宁、黄州等,民间俗称七县搭一州三个饿、饱、撑字的巧妙运用,堪称平直出奇巧,浅显含深意,形象生动地概括了樊湖水系的特...
送花篮、挂布标、放焰火,鄂州市民生活中的新俗。
顺口溜溜的鄂州民间“咚咚呛”,其实就是官轿路过的开道锣鼓 ...民间的锣鼓家业历史久远,种类繁多,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使用着。在广大的农村有一种季节性的栽田锣鼓,这种锣鼓不成套,也没有正规的锣鼓点子,一般只有一锣一鼓。旧时,在葛店、华容一带的公路两旁,经常有一些州、府、县的官轿路过,农民们一听到开道锣鼓,男女老少都要撂下手...
七月半放河灯,不一样的鄂州七夕情人节!河灯河灯,纸糊纸扪。现在回忆起来,好像不完全是“纸糊篾扎”,全都是用红、白“油光纸”(有的地方用纱、绸)将河灯扎糊成碗状平底的白莲形、西瓜形、荷花形的河灯,然后在河灯的底部,涂上厚厚的一层溶化的“松香”(干后不进水),整个河灯讲究圆、薄、重心平稳,最后一道工序便是安灯捻儿倒上吃的...
鄂州民间楚戏窝子们的有趣行规。许许多多楚剧爱好者至今仍活跃在鄂州城乡,尤其是华容、葛店、泽林、碧石、汀祖一带,被人们誉为“楚戏窝子”,传说他们的祖师爷是唐明皇。一些大姓的村落,通常要选在每年的“月半”、“中秋”等传统节日期间,以及“迎家谱”、“接太公”时接班子搭台唱戏,其间有许多行规和讲究。临时搭建的戏台,其朝向一定...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