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7477R4h3 IP属地:福建

文章 关注 粉丝 访问 贡献
 
共 20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转载]《伤寒杂病论》原文 (2019-04-13 14:08:21)原文地址:《伤寒杂病论》原文作者:BT-四郎  《伤寒杂病论》原文:  脉法——《伤寒杂病论》第一篇  问曰:脉何以知气血脏腑之诊也?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不行,涩者荣气不逮。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衰,涩者荣气不足。寸口脉弱而缓,弱者阳气不足,缓者胃气有余,噫而吞酸,食卒不下...
伤寒杂病论卷第一.假令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脉,然尺中时一小见,脉再举头者①,肾气也;壮火食气,病生于内,心与小肠,先受其害。师曰: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和平,虽剧当愈。【1.55】 问曰:病有战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1.56】 问曰:病有不战而汗出解者,何也?【1.57】 ...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府、风池,却与桂枝汤。即桂枝汤二升,麻黄汤一升,合为三升,每服一升,日三服,将息如桂枝汤法。太阳病,服桂枝汤后,大汗出,大烦渴,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太阳病,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桂枝甘草汤方。凡柴...
新本伤寒杂病论(二)脏病三十六,腑病三十六,合为一百八病。壮火食气,病生于内,心与小肠,先受其害。色赤者,病在心与小肠。色黄者,病在脾与胃。色白者,病在肺与大肠。阙庭脉,色青白,推之久不还者,病在肺;明堂阙庭色不见,推之色青紫者,病在中焦有积;病人长叹声,出高入卑者,病在上焦;师曰:上焦受中焦之气,中焦未和,不能消谷...
即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之,将息如桂枝汤法。【6.25】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府、风池,却与桂枝汤。【6.27】太阳病,服桂枝汤后,大汗出,大烦渴,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6.29】太阳病,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同时...
另外,湖北叶发正研究员于1995年在其《伤寒学术史》一书中(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77页)对湘本载文作了全面统计,如云:“湘古本与宋本《伤寒论》相比较,新增条文148条,重要漫衍在‘平脉’、‘温病’、‘伤暑’、‘热病’、‘伤燥’、‘太阳’、‘太阴’、‘霍乱’等篇中。增长方子85首,重要表如今‘伤寒例’、‘温病’、‘太阳’、‘太阴’...
坐而伏者,短气也。问:《难经》说:脉有三菽重、六菽重的,是怎么回事?老师答:医生用手指按脉,如三粒小豆一样的重量就能切得脉搏的,是肺气之脉;如六粒小豆一样的重量而切得脉搏的,是心气之脉;如九粒小豆一样的重量而切得脉搏的,是脾气之脉;如十二粒小豆的重量而切得脉搏的,是肝气之脉;重按至骨始得脉搏的,是肾气之脉。寸口脉微而缓,微...
《平脉法》之“辨证论治”最外一层候肺气,最底一层候肾气,记住候的是气,肺气肾气归根到底就是身上气,人活一口气,就说的是这个气。四损经气绝,五损腑气绝,六损脏气绝;胃气的升降主导全身气机的升降,胃气的升降正常,气的出入才会正常。气的出入正常,胃气的升降才会正常,比如:太阳中风,表气不和,气的出入就不顺畅,所以鼻鸣,出入...
气血有盛衰,脏腑有偏胜。不管是正常脉象还是病理脉象,都是体内信息在体表的反应,气血是信息的载体,气血受脏腑调控,这是脉象形成的基本原理。直到张仲景推广、完善了寸口诊法后,寸口诊法才取代了其他古老诊脉方法,使寸口诊法成为中医脉法的主体。此乃三元法,亦即三才法,因三才应天地人,三才归一为太极法,阴阳相乘为阴阳法,太极法、...
假令得纯弦脉者死,这和《难经》上“春脉微弦曰平,弦多胃气少曰病,但弦无胃气曰死,春以胃气为本”,正是同一意义。《内经》说:“形气有余,脉气不足,死;脉气有余,形气不足,生。”也就是这个意思。【原文】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衰,涩者荣气不足,卫气衰,面色黄,荣气不足,面色青。②宗气:水谷之气,外达四肢,上聚于胸,名叫宗气...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