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8926AVU2 IP属地:北京

文章 关注 粉丝 访问 贡献
 
共 269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北京南锣鼓巷59号和贰臣洪承畴。清乾隆皇帝因洪承畴为叛明降清之人,将其列于贰臣甲等列入《贰臣传》。据民国时期的《燕京访古录》记述:“洪承畴府第,在后门外(地安门外)方砖厂东口外路东,今府已废,惟府门外之二铁狮巍然独存。府后门在南锣鼓巷,尚居洪氏子孙。”南锣鼓巷59号曾经为洪承畴府邸的一部分。根据史料分析,洪承畴府邸的旧址...
北京灵境胡同的传说。提起灵境胡同这个名字,很多老北京人都知道,它地处西城区中部,呈东西走向,东起府右街,西至著名的商业街西单北大街,中与枣林大院、西黄城根南街、东斜街、新建胡同、背阴胡同相交,全长664米。可说起灵境胡同的名称来源,很多人都不知如何开口了。其名称也在老百姓的口耳相传中,经过一番“以讹传讹”,把“灵济”变成...
除了砖塔胡同外,很多胡同的名称都是源自明清时期而未经改变的,如从明朝叫到如今没什么太大变化的绒线胡同、头发胡同、松树胡同、门楼胡同、罗儿胡同、翠花胡同、史家胡同、灯草胡同等。或被“雅化”,例如,驴市胡同被改名为礼士胡同,屎壳螂胡同被改名为时刻亮胡同,猴尾巴胡同被改名为侯位胡同,小羊圈胡同被改名为小杨家胡同,鸡爪胡同被...
中华老字号“砂锅居”的传奇。相传,砂锅居在创建之初,宫中有官员常到此品尝砂锅白肉,并大为赞美,乾隆帝知道后,非常感兴趣,便差人传砂锅居厨师人宫制作这“京都一绝”,乾隆帝吃后对砂锅居白肉赞美有加,于是题笔赐字:“此乃珍馐,味之一绝。”从此,砂锅居在京城出了名。新中国成立后,砂锅居得到很大发展,并增添了用小砂锅炖煮的砂锅...
中华老字号荣宝斋的由来。并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将店名松竹斋改为荣宝斋,取“以文会友,荣名为宝”之意,请当时有名书法家陆润庠题写了荣宝斋的大字匾额,悬于门楣。1896年,荣宝斋又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开创木版水印事业,设“荣宝斋帖套作”机构。荣宝斋做的木版水印,已经达到了中国木版水印的最高水平,无论是复制的小幅作品,还...
海鲜有粉皮辣鱼、潘鱼、葱烧海参、汆鲫鱼青蛤蜊、烩乌鱼蛋、扒鲍鱼龙须、绣球海参等菜肴。其中的一个菜,还有一个有趣的典故,那就是“潘鱼”,曾与任菜、江豆腐齐名。有一天,潘氏突发奇想,认为“鲜”字为“鱼”“羊”二字之合,如若用煮羊肉之汤烧鱼,其味道必将特鲜,遂将此意告知餐馆主人,令尝试以羊羹烹鱼之法。结果所烹鱼品不仅滴油不...
中华老字号瑞蛱祥绸布店的传奇。瑞蛱祥绸布店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华老字号,为旧京城“八大祥”之首,创始人叫孟鸿升,济南府章丘县旧军镇人,是孟子的后裔。1876年,瑞蛱祥掌门人孟洛川把目光投向了京城最繁华的商业区——大栅栏。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以后,洋布大量涌入中国,孟觐侯向孟洛川建议,开设布店,孟洛川出资八万两银,在大栅栏买...
古代大家闺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二门”在四合院中众多的门之中,垂花门是其中装饰得最为美丽的门,是四合院的门脸,代表着整个四合院的品位。垂花门作为内宅的宅门,是四合院主人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品第森严的封建社会,有钱有势之家,都很注重对垂花门的修建和装潢,所以垂花门一般都极为考究、华丽。日常生活中,人们...
中华老字号“便宜坊”的故事。便宜坊烤鸭店是北京著名的“中华老字号”饭庄,创立于明朝永乐十四年(1416年)、距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是中国商务部首批认定并授予牌匾的“中华老字号”。旗下老字号品牌众多,除了以焖炉烤鸭技艺独树一帜的“便宜坊烤鸭店”,还有乾隆皇帝亲赐牌匾的“都一处烧麦馆”、光绪皇帝御驾光临的“壹条龙饭庄”、建于...
经过多次试验,他终于选用油烟,再加上其他辅料,制成了可以与墨锭相媲美的墨汁,亲自书写对联赞美墨汁:“一艺足供天下用,得法多自古人书。”墨汁试制成功后,谢崧岱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开办了墨汁店,并取对联的首字,定店名为“一得阁”,当时的王公贵族、文人雅士无不光顾,使“一得阁”生意日渐兴隆,声誉日臻。2004年,一得阁墨汁厂...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5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B2-20242964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