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654 篇文章 |
|
巡警骂他说:“你这东西又脏又瞎,汽车快来了,还不快往胡同里躲!”幸而他没把手里那根“尚方警棍”加在瞎子头上,只挥着棍子叫汽车开过去。这瞎子,他的侄儿,却用“可怜我瞎子……”这套话来生利。瞎子已经两天没回家了。瞎子“哟”了一声,哀求他叔叔说:“叔叔别打,我昨天一天还没吃的,要不着,不敢回家。”瞎子那些铜子是刚在大街上要... 阅14 转2 评0 公众公开 23-09-17 11:28 |
为什么要做好事不做坏事?今天要谈的一个话题,也是我写书的时候想到的,那就是:人为什么要做好事,不做坏事?临行之前,他对儿子说:“我要劝你以后做坏事吧,可坏事终究是不能做的,我要劝你做好事吧,可我一辈子没做过坏事,却是这么个下场。”我记得柏杨老师好像曾拿这个故事批评中国人脑子糊里糊涂,其实这种批评是不对的。但是面对“人... 阅9 转2 评0 公众公开 23-09-11 22:36 |
此书的作者卡普拉(Fritjof Kapra)是物理学的专业人士,在维也纳大学获得理论物理学博士。他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理论物理学中最伟大的科学贡献来自日本,这可能表明远东传统中的哲学思想与量子理论的哲学实质之间有着某种联系。”《物理学之道》引用了这句话,借用海森堡之口向东方哲学致敬。《物理学之道》、《洞见》证明,东方文明(... 阅11 转1 评0 公众公开 23-09-11 14:38 |
何谓现代国家(上篇):什么样的国家不是现代国家?正因为如此,通过反殖民运动建立起来的民族国家在独立建国之后,并没有走向使它们独立建国具有内在正当性的那些原则所要求的自由社会,相反,与最初的欧洲民族国家一样,大都走向了集权,成为单纯的民族国家而仍停留在古代社会里。基于法家所理解的治世之道,韩非颠倒了君臣关系与父子关系:... 阅18 转2 评0 公众公开 23-09-08 22:46 |
破解远大目标对思维的禁锢。但对于非常高远、伟大的目标反而却要谨慎,目标的合理性尚且不论,很可能如何实现目标都完全没有头绪,这样的目标可能会约束探索的脚步,或为了实现目标而采取并不正确的措施,最终导致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设定伟大的目标还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即我们会经常检视自己有没有趋近于目标,为了尽快实现目标,我们有可能... 阅12 转2 评0 公众公开 23-08-23 21:50 |
在现实考虑方面,刘邦晚年感觉到吕后政治势力的强大,思考着中央集权帝制在朝廷出了问题时如何补救,如果有可靠的地方诸侯存在,就既能拱卫朝廷,也能对中枢变乱形成有力的制约。帝制下的封建制一方面要诸侯完全听命于朝廷,取消了分层权力结构,另一方面要诸侯拥有实力在朝廷危难时挺身挽救,即希望在特定时刻复活分层权力结构,这种割裂事物... 阅12 转2 评0 公众公开 23-08-21 22:07 |
但终究,他们的读者远远超出那些通俗作家。这个名单中的主流是西方人和具有西方观念的作家,因为我认为文学的源头就在西方,而中国,从一开始文学就不是作为独立的精神产物而存在。中国文学自古以来缺少文学最基本的特征——人对自身本质的自觉的认识。没有精神追求的文学是伪文学,描写表面的经验的文学则是浅层次的文学。每一位能在文学创造... 阅13 转2 评0 公众公开 23-08-19 22:29 |
就想坦然地做一个野蛮人。《野蛮人入侵》电影海报选取的画面。《野蛮人入侵》是一部很难用语言讲清楚的电影,这部电影由马来西亚导演陈翠梅自编自导自演,讲述了她在生育后一系列探索自我的故事。看理想:看《野蛮人入侵》,最大的感受是又特别又难以概括,有一些幽默的成分,又是一个女性自我探索的故事,还对爱情电影和谍战电影的形式有所借... 阅17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3-08-10 22:28 |
这一现象后来被称为“唐宁-格鲁克效应”,简称“达克效应”。(见:我没那么好,我不配,我骗了大家)人们对自己的认知经常出现偏差,还有一个效应叫“高于平均效应”:大家都觉得自己比周围人强,高中生普遍觉得自己比平均水平更受欢迎,每个足球运动员都觉得自己比其他队员能力强,这明显违反统计学逻辑。“判断其他人是个蠢货实在是太容易了... 阅19 转3 评0 公众公开 23-08-07 17:39 |
这个故事原本是一部写给两位女演员的剧本,其中一位是白人,一位是黑人。在莫里森看来,这部作品“几乎被批评界齐心协力驱逐出美国文学殿堂”(69页),并不是出于格局有限或江郎才尽之类冠冕堂皇的理由,而在于凯瑟描述了一个在黑人面前暴露其脆弱性的白人自我;莫里森依然从历史——奴隶制入手,指出美国黑人在主流文化中的“他者化”源起于... 阅3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3-08-07 11: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