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雅轩345 IP属地:上海

文章 关注 粉丝 访问 贡献
 
共 543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1571年,铸造的青铜巨钟坐落在惠南镇古钟园中心景区内,该钟高1.62米,钟身周长3.4米,重1600千克。关于这座中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明代福泉寺中的一位老僧,历尽千辛,筹得一口大钟,以普及众生, 钟声传得越远,福泽到的老百姓就越多,但钟铸成的3日内不得敲击,否则钟会灵气尽失, 可顽皮的小和尚背着师傅偷偷地敲响了大钟, 老僧几里外听...
漫步上海 || 静谧苏州河与璀璨外滩。走走静谧苏州河与璀璨外滩。是旧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处于苏州河下游河口,是上海市区连接沪北、沪东的重要通道,苏州河入黄浦江口的第一座桥,依次向里的桥也有俗称“里白渡桥”(今乍浦路桥)、三白渡桥(今四川路桥)。外滩全长1.5公里,南起延安东路,北至苏州河上的外白渡桥,东上海辟为商埠以后,外...
【海派文化】近代中文第一报,成就上海城市精神!在人人向手机俯首称臣的时代里,如果在上海的地铁人群中看到一个戴着近视眼镜的小伙子,正在津津有味的捧读一份报纸,估计能称得上这个时代的一股清流了吧。英国商人嗅出中文报纸背后商机。十多年生意场的经历,让他敏锐地观察到当时《上海新报》一家独大背后是上海的中文报纸巨大商机。
【闲话上海】老上海元宵节“走三桥”,如今的“三桥”可以这么走……明清年代的上海人要跨过三座桥非常容易,当年的上海县平均不到200米的河段上就有一座桥,有的间距近百米内就有一桥。上海其他地方妇女“走三桥”也因地制宜,秦锡田《周浦塘棹歌》说道:“元宵例合走三桥,环洞新桥只二条。吾愿苏家桥改建,三桥走遍路迢迢。”大意是说,当时...
【沪上趣闻】“电话听筒”与“十三点”沪上趣闻。“十三点”是上海方言中一个常用词,在江南一带十分流行,苏州人唱评弹时,说白中经常用到。这个词是从时钟报时引申而来,过去老式时钟(称“自鸣钟”)到时候就自动敲打钟点。后来又有好事者挖空心思用“电话听筒”取代“十三点”。老年人对新事物难免不太熟悉,然那些自诩新潮的青年不懂早年流...
【上海辰光】老虎灶。在我家附近就有两家老虎灶,一家就在我们弄堂的对面,一家是在后弄堂穿出去靠近吴淞路嘉兴路处,这两家老虎灶对我来说,留下了孩提时代的记忆。记得小时候,阿娘给我猜过一个谜语:“长长弄堂,转弯火缸。”我就猜是老虎灶,但谜底却是烟斗,可见老虎灶在我心目中的地位。这时候的阿爷喉咙已经嘶哑,人也缩了一大截,随着...
淮海中路的尚贤坊,郁达夫、王映霞曾在此邂逅 | 阅读建筑。今的尚贤坊正在规划改建中,原来的老上海石库门建筑会改造为特色酒店及里弄式商业设施,北部地块新增一幢超高层建筑,整体融合 Art deco风格的尚贤坊将以‘丰盛·尚贤坊”的全新面貌成为淮海中路的新亮点地标。上海爱马仕之家位于淮海中路与嵩山路交汇处,红砖水泥外墙和露台窗户...
漫步上海 || 东长治路-长治路的历史被这辆公交车承包了。135路公交车真神奇,乘坐它不仅能将百年杨树浦路的工业历史经历一遍,还能把北外滩“东长治路-长治路”附近的历史景点玩个遍,不了解北外滩的可以坐这辆公交车试一试~第二站,海门路长阳路(海门路长治路),下海庙。除此之外,在东长治路到长治路上,还有许多优秀历史建筑,比如:长治...
漫步上海 || 大沽路的日与夜。比前同事早入职两年,常来大沽路的原因是这里有家老字号的生煎馆。大沽路的一头连着黄陂北路,那是上海最市中的地方。大沽路的另一头连着石门一路,那里直达上海最金领的消费场。中间被南北高架桥拦腰隔断,主流消费群熟知的大沽路,是连着石门一路的酒吧休闲街,躺着一摞的小语种餐厅。可能是弄堂真的窄小,只要...
上海年味:白相城隍庙。在许多老上海人的记忆里,城隍庙曾是孩提时代的乐园。过去每逢春节,“白相城隍庙”是上海人一个必不可少的节目,城隍庙也因此成为上海年味最浓的地方。为了白相城隍庙,很多上海人都是扶老携幼举家出动,城隍庙成了上海年味最浓的地方。过去城隍庙的年味在大年三十晚上就已经进入高潮,人们合家团圆吃好年夜饭之后,便...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