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化学与机理 IP属地:江苏

文章 关注 粉丝 访问 贡献
 
共 57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铜催化醇的氧化—有机反应机理系列58.1975年M. F. Semmelhack提出了TEMPO催化氧化醇制备酮(或醛)或醛的方法。1984年M. F. Semmelhack提出CuCl-TEMPO催化分子氧氧化醇的方法,CuCl可以与TEMPO形成高活性的单电子转移试剂,提高了活化分子氧的能力。在反应过程中铜催化剂首先与DBADH2形成活性催化中心,其可以有效活化分子氧,其中Cu主要起到了...
高价碘参与的醇的氧化—有机反应机理系列57上世纪80年代,高价碘类氧化试剂由于其选择性好,条件温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开始应用有机合成中,其中有一类含有五价碘的试剂被称为高碘烷。高碘烷中最常见的试剂就是IBX和DMP。1983年,D B Dess和J C Martin由IBX的酰化合成了能溶于多种有溶剂的戴斯-马丁氧化剂(DMP)。以DMP为氧化剂的氧化就称作Des...
铬试剂参与的醇的氧化—有机反应机理系列56.Collins试剂是Sarret试剂(CrO3·2Py)以二氯甲烷为溶剂的一种改进的试剂。PCC和PDC的氧化选择性与Collins试剂相同。Jones试剂与Collines试剂、PCC、PDC的比较。对伯醇的氧化,Jones试剂产物往往为羧酸,而后三者可生成醛。Collines试剂与PCC、PDC的比较。PCC与PDC的比较PCC:呈弱酸性,氧化对酸...
DMSO参与的醇的氧化—有机反应机理系列55.1976年,D Swern发现三氟乙酸酐(TFAA)能在-50 ℃下活化DMSO氧化醇为醛酮。通过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和DMSO氧化醇得到醛酮的反应,也被称为Pfitzner-Moffatt氧化。Pfitzner-Moffatt氧化反应特点:Pfitzner-Moffatt氧化反应操作。将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溶于DMSO中,然后加入醇和催化酸(磷酸,三...
碳负离子的形成及其反应性—有机反应机理系列53.1 碳负离子形成碳负离子形成主要三种途径:碳卤键被金属还原、不饱和烃与亲核试剂反应、C-H键异裂。(1)碳卤键被金属还原碳卤键能被一些金属还原,生成碳负离子,其中格式试剂的制备是典型的例子。(2)不饱和烃与亲核试剂反应碳负离子也可以由烯烃与亲核试剂反应形成。2 碳负离子反应性碳负离...
碳负离子及其稳定性—有机反应机理系列52.碳负离子与不饱合体系,如CH=CH2,Ar等相连时,稳定性增加,因为碳负离子可以与不饱和体系形成p-π共轭,进而将负电荷分散到整个共轭体系中(共振效应)。当碳负离子从sp3到sp2到sp,碳负离子稳定性逐渐增加。当然也有例外,如与碳负离子相连的苯环增加时,虽然分子内张力增加了,但苯环与碳负离子之间...
自由基的检测和捕获—有机反应机理系列51.关于自由基的检测和捕获的实验方法主要包括:自由基捕获实验、自由基钟实验和EPR检测自由基。自由基钟(即环丙基甲基自由基)的实质是一种已知的速率反应的化合物,来确定另一个反应的速率提供了校准,为间接测定自由基反应动力学提供了依据。很多情况下,研究者更多的是利用环丙基甲基自由基可以重排...
自由基链式反应和非链反应—有机反应机理系列50.自由基引发剂作用下的反应通常为链式反应,如自由基加成、取代反应通常为链式反应。又比如过氧化二苯甲酰与苯的自由基取代反应,也是一个短链反应,因为第二步自由基转移的速率很慢,无法持续完成自由基循环。在这些自由基反应中,催化剂有助于产生自由基。如光催化剂吸收光的能量形成激发态,其...
基于自由基路径合成有机硅化物—有机反应机理系列49.烷氧自由基从氢硅烷提取氢以生成硅自由基。硅自由基与底物反应形成自由基中间体,其与先前的过氧化物反应以产生醇和硅基化产物,并产生电子进入自由基循环。尽管研究者和已开发出大量的自由基硅基化反应用于形成C(sp3)-Si和C(sp)-Si键,但直接通过自由基途径构建C(sp3)-Si键的反应并不多见,...
自由基参与的有机反应—有机反应机理系列48.自由基夺取氢的反应则相反, Me3C-H的氢容易被自由基夺取,RO-H的氢则难以被自由基夺取,因为RO-H键的BDE高于Me3C-H键的BDE。(3) 自由基的复合和歧化两分子自由基利用各自的自由电子所在轨道形成新的s键的反应称为自由基复合。自由基夺取另一自由基分子中的氢,形成两分子八隅体结构产物的反应称...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3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