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p2075 IP属地:江西

文章 关注 粉丝 访问 贡献
 
共 13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榜样篇--曾国藩修身的十二条铁规戒律 !《菜根谭》说:“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做到一时的恭敬并不难,而所谓“有礼”是指内心长久的恭敬,这只有“无事时心(常)在腔子里”的功夫才能做得到,处理日常事务时才能不被杂事儿所干扰。【注】常人做不到“无事时心在腔子里”,而这个方法却是训练“应事时专一不杂”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自...
[相册]
历史人物曾国藩 pingpu.
曾国藩“脱胎换骨”的操作过程(解读曾国藩)道光二十二年,曾国藩在写给弟弟的信中说,他已经立定了终身之志。他精通医术,常为曾国藩家人诊病,与此与曾国藩往来十分密切,因为一件小事,郑小珊对曾国藩口出"慢言"。写日课修身,就是曾国藩一生的"猛火煮"阶段。曾国藩与此人气质不合,素来就对他心存厌恶,正月初三,金...
曾国藩的十三套学问。他认为,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兵少而国强”,“兵愈多,则力愈弱;饷愈多,则国愈贫”。曾国藩不信医药,不信僧巫,不信地仙,守笃诚,戒机巧,抱道守真,不慕富贵,“人生有穷达,知命而无忧。”曾国藩认为:“养生之法约有五事:一曰眠食有恒,二曰惩贫,三曰节欲,四曰每夜临睡前洗脚,五曰每日两饭后各行三千步。”养...
曾国藩:社会大乱之前 必有三种前兆。清末,曾国藩曾说,社会大乱之前,必有三种前兆,将曾国藩的文言文译成今天的语言就是说:  其一是无论何事,均黑白不分。由此一个社会越是小人就越猖獗,而好人就只能忍受坏人的猖獗了。整个晚清,清醒的只有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一人。从晚清延至民国,于右任老先生在《亡国三恶因》中,出于特殊时期,说...
曾国藩家庭教育。通过对曾国藩家庭教育伦理思想的主要内涵的挖掘,我们不难发现其思想中所体现出来的重要特征:教育内容是德在事先,即他在家庭教育中,主要是对子弟进行道德教育,德育贯穿于家庭教育的始终,无处不突显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的色彩;家庭教育是人类史上一个永恒的重要课题,只有通过搞好家庭教育,使子女感化而成人成材,我们亿万...
曾国藩论读书。一 曾国藩强调治学要甄别书中真伪,不可盲从书籍他重申孟子关于“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观点。他说,“久处兵间……自问所办皆知极拙极钝之事,于神速二字几乎相背,即手古人论兵成法亦千百中而无什一之合,私心既然得自愧叹,又因此颇怀疑古人之书皆装饰成文而不可以尽信。再如,1851年,他以右部侍郎的身份上了《议汰兵疏》,指出,“天下...
曾国藩读书的十二条规矩。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据唐诗戡所撰的《曾国藩治学之道》一文中介绍,咸丰八年(1858年)曾国藩在军务繁忙之际,犹定申、酉、戌、亥四个时辰温旧书,读新书,偿外债(指诗文债、字债),写笔记。曾国藩曾说:“凡奇僻之字,雅故之训,不手抄则不能记。”曾国藩喜欢读史...
曾国藩的十三本著作。他认为,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兵少而国强”,“兵愈多,则力愈弱;饷愈多,则国愈贫”。曾国藩不信医药,不信僧巫,不信地仙,守笃诚,戒机巧,抱道守真,不慕富贵,“人生有穷达,知命而无忧。”曾国藩认为:“养生之法约有五事:一曰眠食有恒,二曰惩贫,三曰节欲,四曰每夜临睡前洗脚,五曰每日两饭后各行三千步。”养...
曾国藩的遗嘱。所以能够慎独的人自我反省时不感到愧疚,可以面对天地,和鬼神对质,绝对不会有行为无悔恨而心却退缩的时候。如果一个人每天穿的衣服吃的饮食,与他每天所做的事所出的力相当,则看到的人会赞同他,鬼神也会加以称许,认为他是自食其力的人。勤能够广济百姓,而神灵敬仰,安逸对人无好处,鬼神也不羡慕。曾国藩的遗嘱对其子孙后...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