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丈红尘客 IP属地:广东

文章 关注 粉丝 访问 贡献
 
共 1246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信心的核心是行动。其中,也包括今天这里设定的题目:“信心的核心是行动”,这个题目不是我想出来的,是刷视频时看到并忽然有所感悟。良知的核心就是行动,就得靠行动,习以为常了的就是信心——也包含了脸皮厚,根本不在乎自己是否犯错。所以,“信心的核心是行动”,还得加上半句“犯错是行动的比选项”。你看,不怕犯错而勇于行动,是不是...
时与势,道法术。然后,我们可以聊一些要紧的概念或者说是法则了,这些法则之上的“道”可以试着描述为:一时一势一易,这里的“易”,先解读为“应变”即可。此时想到,《易经》中的“爻”,是什么抽象内涵呢?要举例子,最接近《易经》思想内涵投影的就是“交易”。交易之道法术器势。道法术器势的思维框架存可作用于各行各业,作为认知框架...
有没有头绪,做事分水岭。本着“用进废退”的现象和效用,人们通过被互联网的长期驯化,越来越不喜欢进行深度思考,越来越不知道“什么是头绪”。由此可见,获得头绪要么从追问本质维度出发,这具有典型的哲学性;当一件事的“哲学性”和“实践性”并重的时候,“理出头绪”就更为的困难。希望,以后能够更多的人重视头绪的事儿,把理头绪当成...
不以所为(wei)而为(wei)读到这里时,“为”的读音分辨,就十分的重要了。由此,使我想到了“无为而治”中的“为”字是何种读音才可以容易理解呢?现在,偶然发现里面两个“为”的读音可能可以是不一样的。再举一个例子,人人皆知的:为人民服务,这里“为”字读音即是wèi音。所以,无为(wèi)而治,就解释为不执念、变通灵活、务实...
我们也曾终日游荡,在故乡的田埂上。所以,感悟就变成了:“我们也曾终日游荡在故乡的田埂上”,是的,我们那里遍地都是农田。我们的活动半径里,要么是村庄,要么是田野,而田野显然更广阔。因为田地的重要,想不终日游荡在故乡的田埂上,那都是不可以的。只能跟着家长下地种地,顺便,实现了与田野的一次次亲密接触,鼻子里充斥着田野的气息...
什么是知行不合一?“知行不合一”是指个体的认知(知)与行动(行)之间存在脱节,表现为明明知道正确的道理或目标,却在实际行动中因感性冲动、外部诱惑或内在情绪矛盾,而偏离了初衷。是典型的“知行不合一”的现象。理性敌不过感性,知行永远难合一。在某一事,某一时,能够有知行合一的状态,能够找到这种感觉,比如:做饭时、钓鱼时、打...
人生五苦必须吃透。脑力的苦,深度思考。深度思考作为一种高阶认知活动,其“苦”源于对大脑默认模式的抵抗与认知资源的超负荷调用,但这种“苦”恰恰是突破思维边界、实现认知跃迁的必经之路。学习的苦,爬山渡海。学习的“苦”如同“爬山渡海”,既是身体与意志的淬炼,也是认知与境界的跃迁。“委屈的苦”与“放下我执”是心理痛苦与解脱的...
为了认识而生分别心,因分别心而自造了裂缝。这事得从“斯宾诺莎的上帝”说起,这也是爱因斯坦所信奉的“上帝”。“斯宾诺莎的上帝”是17世纪荷兰哲学家巴鲁赫·斯宾诺莎(Baruch Spinoza)提出的哲学概念,彻底颠覆了传统宗教中人格化上帝的形象,将上帝与自然、理性及宇宙法则等同起来。整体论(Holism)是一种哲学和科学方法论,强调系...
暗室飞蝇,借光而行。相对应的,飞蝇暗室遇到一灯即明,所以更容易可能理解佛家讲的“千年暗室,一灯即明”的禅理学说的意境内涵。暗室飞蝇与暗室飞萤,二者哪一个文字表达力的意境更好些??宇宙本身就是暗室。地球就是宇宙中的“暗室飞蝇”,太阳就是宇宙中的“暗室飞萤” ,以此为例,不仅看到了更为渺小,也看到了贴切的事实案例。是不是,...
第一有精神思想,第二精神思想有力量,第三精神思想有光芒,第四也是最极致的觉醒。如若还有坚持不放弃冒险精神,我们是不是就认为他已经疯疯癫癫了?这里聊到的疯疯癫癫,主要是指与“平常”不同的行为举止表现,尤其是指在精神思想心态理念上的不同,展现为稀少,具备了成为不凡的外显属性而已。如果,假如,具有一种这样的逻辑:思想独立、...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5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B2-20242964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