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971 篇文章 |
|
后母戊鼎谜团多 ▌蔡辉。1976年2月,妇好墓被发现,一切豁然开朗:妇好墓中有后母辛鼎,与后母戊鼎的形制、纹饰和铭文风格一致,连合金配方都相似(铜84.77%、锡11.64%、铅2.79%)。妇好有战功,戊寂寂无名,为何后母戊鼎的体积几乎是后母辛鼎的2倍,重量则是它的6倍?武丁的个性本就张扬,戊的两个儿子都当了商王,加上铜矿供应充足,后母戊鼎...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5-04-09 18:37 |
马甲: 从护马甲胄到潮流单品 *** 张 颖。琵琶襟马甲。对襟马甲是左右两边衣襟相对,纽扣一般在正中间,穿着非常方便,这种款式与现代马甲最相像。以马甲为例,一方面,西式马甲、运动休闲马甲更多地融入百姓日常生活;1666年,英国国王查理二世正式将马甲确定为皇室服装之一,由此掀起了穿着马甲的潮流,马甲也逐渐成为绅士身份的象征。如摄影... 阅6 转1 评0 公众公开 25-03-26 06:44 |
《读书》新刊|李开元:秦用水德说:一个不可信的历史故事。然而,《史记·秦始皇本纪》明白无误写道,秦王朝建立以后,采用了五德终始之说,将秦的德运定为水德。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关于“秦用水德”的记载(来源:shidianguji.com)这句话说,秦始皇推演五德终始的传递,... 阅4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5-03-24 17:21 |
焦杰 谢宇荣:唐代妇女与长安节日气氛的营造作者:焦杰 谢宇荣。唐代妇女是岁时节日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她们一方面必须履行主内的职责,为节日宴饮和庆典提供服务,另一方面也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以女性独特的方式,为家人、为社会营造出快乐和谐的节日气氛。(一)长安妇女的节日踏歌。正因为如此,在中国传统节日中,妇女的工作不仅对节日功... 阅3 转1 评0 公众公开 25-03-08 22:53 |
都邑遗址考古与中华文明探源 ——陶寺考古的历程与成就 作者:高江涛。*都邑遗址考古与中华文明探源——陶寺考古的历程与成就。以往学界对1959至1963年晋南大调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这次调查不仅发现了众多遗址、开展了一些田野发掘,一定程度上还奠定了山西考古的早期基础,也是徐旭生夏墟调查工作的延续,调查中发现的陶寺遗址以及东下冯遗址...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5-03-03 07:28 |
曼荼罗作为用于佛教密宗仪式的宇宙图像得到格外重视,在圆仁日记中占据了很大篇幅:他详尽地记录了为每幅曼荼罗支付了多少钱,以及它们是怎样借助僧侣-商人网络提供的保护才得以在灭佛运动中幸存的。寺院和商人都从他们的合作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寺院经济中的交换机制也让协助僧侣的商人积累了功德(一种无形但有价值的商品)。信仰与... 阅6 转2 评0 公众公开 25-02-16 06:23 |
然而,随着考古学理论的发展,从过程考古学立场来看,殉人坑被看作社会分化的一种体现。再次,考古学在文化传承与认同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例如在研究古代文化传播和交流路径时,AI能够综合分析不同地区考古遗址中出土的相似器物、建筑风格、丧葬习俗等多方面信息,构建出复杂的文化传播网络模型,为考古学家提供全新的研究思路和解释视角,推... 阅2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5-01-18 07:25 |
麈尾的形制,跟人们相对更为熟悉的拂尘是大不一样的。这些画面中的麈尾形制符合徐陵《麈尾铭》的描述,并与日本正仓院所藏麈尾实物残件的主要特征相吻合,而与拂尘截然不同。麈尾与拂尘,从形制、功能到文化内涵都泾渭有别,已如前所述。然而,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本《红楼梦》却对“白犀麈”注释称:“白犀麈... 阅4 转2 评0 公众公开 25-01-14 07:50 |
“先周时期大型夯土建筑群,为判断周原遗址为灭商前周人都邑提供了关键证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周原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种建荣表示,以往西周城墙发现与发掘较少,有关西周城墙结构形制、西周城址形态的认识缺乏,周原大城、小城、宫城三重城墙的发现,特别是宫城南门与大城东门的发掘,不仅促进了周原聚落形态与性质的认识,更提供... 阅4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4-12-31 17: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