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平08的图书馆 IP属地:北京

文章 关注 粉丝 访问 贡献
 
共 50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颐和园颐和园中之“水木自亲”“水木自亲”殿,位于昆明湖北岸,为慈禧太后乐寿堂的正门。1908年,清政府在颐和园以“水木自亲殿”(当年这里是慈禧太后走水路出入颐和园时上下船的码头)为端点架设了经西苑至中南海“来薰风门”东配殿的电话线,专供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联系使用。颐和园知春亭。颐和园谐趣园中知鱼桥谐趣园是一个占地数亩的小园...
西堤的六桥从北向南是界湖桥、豳风桥、玉带桥、镜桥、练桥、柳桥。据说桥上原有桥亭,笔者也认为应该有,但有人认为此桥是走船的平桥,不应有桥亭,此讲不敢苟同。68、《玉带晨光》玉带桥此桥可称为颐和园里最美的桥了,其实它和绣漪桥样式、用料一致,甚至桥栏的望柱雕刻都是一样的,但是玉带桥所处的位置更为理想,正好处于中央,在东堤和南...
颐和园四季综合篇。颐和园的“之春”的10篇分别为:《探春》、《西堤三月桃花雪》、《三上西堤》、《乐寿堂的玉兰花》、《拍海棠话海棠》、《花红柳绿再游西堤》、《唯有牡丹真国色》、《小西泠岛万字河春色》、《长廊两侧春光好》、《春意盎然》。夏日里,特别是在蓝天白云下,颐和园有山有水的景观特别容易出片。所以“之夏”的3篇我就从《蓝...
颐和园之冬(6)——雪后篇 颐和园之冬,不能没有雪景。每次雪后上颐和园拍摄,我大多是从北宫门入院,进门就是苏州街→四大部洲→万寿山山上→乐农轩→谐趣园→乐寿堂→仁寿殿→知春亭→十七孔桥。↑(3)四大部洲,是颐和园万寿山后山中部中轴线上的一组汉藏建筑群。↑(12)千峰彩翠城关也是颐和园六大城关之一,位于万寿山上,是六...
颐和园之冬(5)——光影篇 拍风光,只要有阳光,就会产生光影。也就是说,四季拍摄都会有光影。可我的《紫禁城四季》和《颐和园四季》,只有在介绍冬季时,都设置了“光影篇”。也正是这个斜度夹角,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太阳对地球直射的部位不同,于是使地球南北两个半球有了四季之分。↑(8)八角亭光影 ↑(9)登上佛...
颐和园之冬(4)——暖阳下 本篇所说的“暖阳”,不是指日出、夕阳时分的暖色调的阳光,而是冬日在暖和的阳光下拍摄的颐和园的景观。↑(7)暖阳下,在昆明湖北岸“鱼藻亭”眺望西堤豳风桥和玉泉山,和晨光下的光效不同。↑(12)经过界河桥,从西堤往南行,下一座便是豳风桥。↑(20)经过西堤南端,绕过绣漪桥,来到昆明湖东岸眺望西...
颐和园之冬(3)——夕照时 应该说,夕照时和晨光下,光照的色温低、投影长的特点是一样的,不同的就是景观被光照的受光角度不同。↑(2)从桥的西侧拍摄夕阳下的十七孔桥。↑(9)夕照时分,玉带桥的桥拱与倒影也能呈现出“玉带”状。↑(11)夕阳下的西堤豳风桥 ↑(12)豳风桥桥亭一角,背景为佛香阁。↑(22)夕照文昌阁 ...
颐和园之冬(2)——晨光下 从色温来讲,太阳刚从地平线升起和落日时分,是最低的。↑(3)在昆明湖东岸知春亭附近拍摄的晨光初照昆明湖万寿山。↑(6)晨光中的长廊 ↑(7)清晨,暖色调的昆明湖北岸鱼藻亭段长廊。↑(10)晨光初照石舫 ↑(11)透过石舫眺望西堤豳风桥。↑(12)在西堤拍摄晨光下的石舫,侧逆光的照射...
颐和园之冬(1)——日出日落篇 以往到颐和园拍摄大多是春季的春花、夏季的晚霞、秋季和冬季几乎不去颐和园。四年前,一位好友向我推荐了一个关于颐和园冬季拍摄的美篇。↑(3)十七孔桥日出前早霞 ↑(4)十七孔桥是清代桥梁建筑杰作,是颐和园内连接昆明湖东岸与南湖岛的一座长桥。图为镜桥落日。↑(11)西堤练桥落日 ...
颐和园之秋(6)——昆明湖东岸 昆明湖西侧那是一条堤坝,故而称其为西堤。↑(4)西堤练桥与西山、玉峰塔。↑(6)南湖岛和西堤上的镜桥、玉泉山玉峰塔。↑(15)在知春亭小岛上远眺昆明湖北岸鱼藻轩、西堤的豳风桥、玉泉山玉峰塔和雄伟西山。↑(18)昆明湖秋日夕阳 ↑(19)落日时分泛舟昆明湖 ↑(20)游船返坞至此篇...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3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