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在安阳殷墟的铸铜作坊遗址中出土的一块红铜,其含铜品位高达 97.2%,这是已经炼成的铜金属,被作为铸造青铜器的原料而从冶炼场所运来的。经过发掘的铸铜遗址中,以偃师二里头发现的铸铜作坊年代最早,发现了用草拌泥制成的坩埚残片、铜渣、陶范和小件铜器等遗物。后来,安阳殷墟的铸铜作坊中发现了直径约 80 厘米的大型熔铜炉,炉底与炉...
青铜器又因其主要成分有别而分为锡青铜、铅青铜和锡铅青铜三种。也有人认为三里河遗址所在的地区,铜锌矿或铜锌铅共生的矿物资源十分丰富,龙山文化的烧陶技术为冶炼黄铜创造了必要的技术和高温条件,并据此进行了模拟实验,证明用这类矿石进行冶炼锌是通过蒸气由表层向金属铜的中心扩散得到黄铜的。有人曾用电子探针对一件铜爵作过定量分析,...
从湖北大冶铜录山、江西瑞昌铜岭等地发现的商周采矿遗迹看到,露天采矿与坑采这两种方法均已采用。当时冶炼铜矿石的方法,是将矿石与木炭放在冶炼炉中进行冶炼。春秋时期的冶铜技术是在商代与西周时期的冶铜技术的基础上发展来的,从出土的商代与西周铜器数量之多,用铜量之大,或许说明当时的冶铜业还是比较发达的,因此有理由认为,商代与西...
原始纺织技术。但是纺轮作为纺织工具,说明距今 8000 年前的磁山文化先民在探索纺织技术方面已经走出了重要的一步。人们最初使用的织物原料是野生的麻纤维。它们都是纬线起花的罗纹织物,织物的密度为:经线每厘米 10 根,罗纹纬线每厘米 26—28 根,地部纬线每厘米 13—14 根。良渚文化时期家蚕的形体更小,所以钱山漾出土的蚕...
新石器时代石器制作技术的改进,出现了不少专用工具,这使手工业内部进一步出现分工,出现了雕琢玉器的专业工匠,创造了一批具有相当水平的礼仪制品和工艺品。最初发现铜金属,可能是自然界存在的自然铜。自然铜的含铜品位可以高达 90%以上,人们拣拾到自然铜块以后,只要冷锻即能制成铜刀一类小工具。如武威皇娘娘台出土的 30 件铜器中,...
方位的确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人们很早就掌握了方位的辨别知识。这些实例都说明仰韶文化与大溪文化的先民对数与几何图形的认识已达到一定水平。正是人们对这些几何图形有了认识,因此,在当时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大到建造房舍,小到制作工具、饰品,或者装饰图样的设计与记事符号的刻划,都能很好地体现方、圆、平、直的...
陶器的发明与制陶技术。它的发现,说明我国古代先民至少在 1 万年以前就已掌握了制作陶器的技术,并已懂得了在做炊器用的陶器中要加进砂粒,以防烧裂。这样烧出的陶器器表光亮,称为磨光陶器。这一时期,陶窑的结构又有改进,烧制温度可达 1000℃,并掌握了在高温时密封窑顶,再从窑顶渗水入窑,使窑室内氧化不足,让陶器在还原焰中焙烧,...
原始社会的建筑技术。地面建筑的出现,在建筑史上是个进步。我国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居址,有窑洞式居址、地穴、半地穴式居址、地面建筑居址和干栏式居址等。与此相应的是,先民们为使居室干燥,想出了许多防潮的办法,如半坡遗址中的居室地面,有的涂上 5—10 厘米厚的细泥涂层;在大溪文化中发现了外形为一座房舍,内部则分隔为若干居...
原始社会的建筑技术。地面建筑的出现,在建筑史上是个进步。我国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居址,有窑洞式居址、地穴、半地穴式居址、地面建筑居址和干栏式居址等。与此相应的是,先民们为使居室干燥,想出了许多防潮的办法,如半坡遗址中的居室地面,有的涂上 5—10 厘米厚的细泥涂层;在大溪文化中发现了外形为一座房舍,内部则分隔为若干居...
木、竹、漆器与船、车的制作。大致有柱头和柱脚榫卯、平身柱与梁枋交换榫卯、转角柱榫卯、受拉杆件(联系梁)带梢钉孔的榫卯、栏干榫卯、企口板等 6 种。当时除了使用有榫卯木构件营造干栏式建筑外,还用木构件制作水井的井圈。在年代稍晚的良渚文化中,漆器也不断被发现,如余姚反山、瑶山墓地中都发现有漆器,其中瑶山 9 号墓出土的一件朱...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