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雅士 IP属地:江苏

文章 关注 粉丝 访问 贡献
 
共 238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有人认为“六经辨证实即八纲辨证,六经名称本来可废”,甚而批评张仲景《伤寒论》“沿用六经以名篇,又未免美中不足”。有人认为,《素问·热论》的六经以表里分阴阳,《伤寒论》六经则以寒热分阴阳。清代医家张志聪《伤寒论集注·伤寒论本义》在阐述六经时云:“此皆论六气之化本于司天在泉五运六气之旨,未尝论及手足之经脉。”张氏...
先说说经络辨证与六经辨证先说说经络辨证与六经辨证。《灵枢.经脉》“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喝,烦心胸满,糯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汗出,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手太阴肺经的病侯,包括肺的本脏病,肺经循行部...
1六经辨证是包括了其他各种辨证方法的辨证体系      针灸临床常用辨证方法有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和经络辨证[1],殊不知六经辨证是既可以运用于外感病,又可以运用于杂病的辨证体系,是包括了其他各种辨证方法的辨证体系。2.3六经辨证的层次结构与针具的选择及针刺的深浅《灵枢·官针》曰:“凡刺之要,官针最妙。九针之宜,各有所为,...
这六经脉就是《黄帝内经》里说的天地间六气分六段时间的六六之节,随着时间的流逝,节气和中气时令的交替,人的气血会随着在节气时地气上升,气血都奔腾在手的六经脉中,在中气时,天气下降,气血都流注于足的六经脉中。在每一条经脉里,分不清经脉的本气处是表,经脉的标气处为里;只有当时间到而气不到或气先时而至的时间,才会出现天地各自...
朱燕中 | 《黄帝内经》之经脉的奥秘解析1.经脉的路线是如何制定的。经脉的流行顺序是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气的运行告一段落后,下一个阶段就是脉,因此,手少阴心经从胸走手,阴极阳生为手太阳小肠...
观念篇 | 经络是体液的无形通道观念篇 | 经络是体液的无形通道。这些横向的经络,似乎对应着横向的肋骨,而肋骨很可能和各条经络纵向的骨头一样,也存在着较大流量的体液通道,各条经络中的体液会循着肋骨流至背上的膀胱经。按摩目的在促进膀胱经中的垃圾往下方膀胱腧穴移动,减少膀胱经上连通各经络腧穴中堆积的垃圾,使各经络进入膀胱经的通...
灵枢经第七十三篇官能之二黄帝的针论 明于五俞徐疾所在,屈伸出入,皆有条理。针所不为,灸之所宜。为了弄清楚病情的部位和性质,特别应该注意观察病人的鼻子各个部位的颜色和反应。对于疾病,必须首先获得邪气病情之道,顺道而施针灸,采取稀释病情疏通经络的方法,对于病情稍深的部位,可以采取留针的方法。进针时应该徐徐进针。对于病情上下...
本条所论属于内伤,所指乃肝病生风引发的掉眩症状,属于内风范畴,如:肝热生风,肝阳化风,郁勃生风,此为肝脏本身的病证,又肾者水脏,主水藏精,真阴所寄,阴即水也,木赖水涵,精化为血,血能养肝,若肾阴内虚,水不涵木则木燥而生风,精虚血少,血不养肝则血虚而生风,此乃病在肾而证在肝,乙癸同源,肾病及肝。尚有病起大怒,怒者气上,...
五味学苑 公众号内回复“课程”领取内经、伤寒课程教材。五味学苑 公众号内回复“伤寒”领取伤寒论讲座全集(视频)五味学苑 公众号内回复“内经”领取内经讲座全集(视频)在诊断疾病的时候要:“审察病机,无失气宜;”  在治疗疾病的时候要:“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因此每一个为医者必须熟记病机十九条,但又难于记忆,现在背下了,...
取象比类,中医思维的基本方式取象比类,中医思维的基本方式(2015-05-13 07:43:59)转载▼。说到形象思维,我们就会说到文学,文学不就是形象思维么?这就是“比兴”,取象比类,是一种跳跃的思维方式。取象比类是传统学问的核心,周易之象,诗之比兴,都是这种思维。这是在陶冶情操,在培养取象比类的传统思维方式,在训练跳跃性的思维。五行,...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