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74 篇文章 |
|
金文考释(五)释文:上弗官□(上庚下月)食器物铭文拓片?,像鼎耳部位。上字,会意字,上半部分一竖一横“丄”,即古文“上”字,下半部分左“彳”右“止”,《说文》:彳,小步也。对临铭文?“上庚下月”字,容庚《金文编》收录,备做一说;且上图例字取自上乐鼎,字形与此拓片非常接近,不知道上乐鼎与这件上弗官器有无关联性。 阅3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3-05-23 02:38 |
故宮博物院古物館傳拓商周盉四件. 原刻. [China : s.n., 商周, between 1300 and 256 B.C.]. 伯定盉 -- 商盉 --父丁盉 -- 父庚盉. 拓片, 摺葉, 未托裱, 墨紙尺寸: 28 x 23 cm 至 4 x 3.5 cm 不等. 民國(1925-1931)拓本, 全形拓. 金文. 伯定盉另附金文拓片二塊, 父庚盉另附金文拓片二塊, 其他僅各存金文二塊. 阅27 转1 评0 公众公开 23-02-05 10:05 |
陈介祺|藏三代彝器拓片45种。一直奉行“藏古当传古”的陈介祺,为传拓古器物卯足了劲,在做全形拓的方面成就极高,所藏的大部分青铜器,都有拓片传世。今天,录斋找来国家图书馆所藏的部分陈介祺藏三代彝器铭文的精彩拓片,分享给大家:/王宴。仲作宝尊彝。其子子孙孙永宝。王呼/史虢生册令颂。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有西周中期的厘伯钟,... 阅18 转5 评0 公众公开 23-02-05 10:02 |
考古表明:中国文字始于7300年前,不可能源于苏美尔文字。因此,如果一定要说苏美尔文字与中国文字之间存在联系,那么与其说中国学习了苏美尔的象形文字,不如说苏美尔向中国学习了象形文字。综上可见,就迄今为止的考古证据来说,中国文字史至少已有7300年,甚至已有8000年,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比苏美尔楔形文字早了2000年,比... 阅4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2-07-11 07:57 |
商代的金文书法风貌,字形结构严谨,字形趋长方,象形程度较高,笔画有肥笔现象。西周初期的铭文书风秉承晚商餘绪,由于对礼制的大力提倡,书史的长篇铭文急剧增加,这就直接促进了金文书法的发展。西周早期的书法风格约有三类。西周中期之初许多铭文还保留著肥笔和首尾出锋的现象,中段以后则完全脱离了早期的端严谨持和凝重譎奇的格调,字形... 阅78 转4 评0 公众公开 21-11-11 23:16 |
微距镜头下的甲骨文,震撼人心!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最早被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村民们找到,当时他们还不知道这是古代的遗物,只当做包治百病的药材“龙骨”使用,把许多刻着甲骨文的龟甲兽骨磨成粉末,浪费了许多极为有价值的文物,后来,晚清官员、金石学家王懿荣于光绪... 阅126 转22 评0 公众公开 21-04-29 14:58 |
第一组甲骨缀合后出现了一条新的卜辞,这条卜辞可进一步加深对“登”字字义的理解,也纠正了旧有考释中的误识。赵爱学曾对善斋甲骨与其他甲骨缀合研究成果进行了汇总统计[7],从他所作表格中我们发现,此前还未见国图甲骨与德国库恩东亚艺术博物馆藏甲骨缀合的例子,本组缀合填补了这一“空白”。《合集》8822与《合集》5924这两片甲骨上的“取... 阅153 转2 评0 公众公开 21-04-22 09:47 |
甲骨文的261个象形字,你认识几个?▲这块商代的“田猎卜甲”是我国甲骨文研究最珍贵的资料之一。甲骨文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 阅695 转22 评0 公众公开 21-03-12 14:00 |
巴蜀符号 | 符号梳理(九)这类符号,学界多称之为“巴蜀符号”,又称“巴蜀图语”。从这个角度而言,对巴蜀符号的深入考察将弥补现代语言符号研究中缺失但又极其重要的一环。巴蜀符号相关的器物数量众多,且大量散落民间,器物所刻符号的保存质量更良莠不齐,这些都为整理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巴蜀符号'''''''... 阅169 转5 评0 公众公开 21-03-04 11:22 |
巴蜀符号 | 符号梳理(八)这类符号,学界多称之为“巴蜀符号”,又称“巴蜀图语”。从这个角度而言,对巴蜀符号的深入考察将弥补现代语言符号研究中缺失但又极其重要的一环。巴蜀符号相关的器物数量众多,且大量散落民间,器物所刻符号的保存质量更良莠不齐,这些都为整理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巴蜀符号'''''''... 阅117 转3 评0 公众公开 21-02-22 00: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