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4 篇文章 |
|
桃花源记。王羲之行书《桃花源记》(集字之作)此文章原本就描述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给自足,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而王羲之的行书更是写的隽永秀丽、错落有致 ,与文章相映相成,十分得体。王羲之勤练书法,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终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阅263 转21 评0 公众公开 19-07-05 06:20 |
唯一真迹。原来这幅作品是王羲之的《丧乱帖》,这是王羲之在东晋永和年间创作的一幅行草书书法作品,当时王羲之听说自己先人的蟇被人摧毁以后,内心非常的悲痛,但是自己又不能立马前往整修神墓,于是就写了这幅书法作品《丧乱帖》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悲痛和无奈。而书法艺术是没有国界的,正是因为王羲之的《丧乱帖》非常具有艺术美,所以,就连... 阅238 转13 评0 公众公开 19-07-03 06:20 |
真《兰亭序》丰刻神龙《兰亭序》河北唐山学者王开儒,通过把冯承素本与宁波天一阁明代书法家丰坊摹刻的神龙两帖逐字比对发现,现存于天一阁的丰坊刻本才是真正的《兰亭序》,质疑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冯承素摹本《兰亭序》为明代赝品。王开儒还把丰刻神龙与乾隆之前奉为第一的吴炳定武本与《圣教序》逐字比对,定武本仅八字接近《圣教序》,而... 阅85 转15 评0 公众公开 19-04-07 20:51 |
《聖教序》絕版墨跡《聖教序》 《大唐三藏圣教序》,简称《圣教序》,由唐太宗撰写。最早由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称为《雁塔圣教序》,后由沙门怀仁从王羲之书法中集字,刻制成碑文,称《唐集右军圣教序并记》,或《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因碑首横刻有七尊佛像,又名《七佛圣教序》。《圣教序》虽是集字成碑,且缺失之字... 阅103 转13 评0 公众公开 19-01-16 06:13 |
兰亭序神龙本[冯承素摹本]宋拓定武兰亭序吴炳旧藏本 纵26.0厘米 宽66.5厘米 日本国立东京博物馆藏 传说唐太宗命擅书之臣临写《兰亭序》,而欧阳询所临写的最为逼真,故刻之于石。其间作诗三十七首,结纂为《兰亭集》,由王羲之为此作序,这就是“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也称《兰亭序》、《兰亭》。褚遂良所临又传有《神龙半印本兰亭... 阅136 转4 评0 公众公开 18-12-07 06:24 |
王十七帖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十七帖》《十七帖》草书,前人评为“笔法古质浑然,有篆籀遗意”,也有人认为帖中字带有波挑的笔势,字字独立不相连属。这正表明他善于“兼撮众法,备成一家”,所以才能形成他独具风范的草书体势。 阅118 转18 评0 公众公开 18-05-17 05: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