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修行慧能 IP属地:广东

文章 关注 粉丝 访问 贡献
 
共 185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原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柴胡四两,龙骨、黄芩、生姜(切)、铅丹、人参、桂枝、茯苓各一两半,半夏二合半(洗),大黄二两,牡蛎一两半(熬),大枣六枚(擘)。合方分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小柴胡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蜀漆+生铁落)+(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苍术)+(调胃承气汤―芒硝)―甘草。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
桂枝和芍药等量,葛根要加重,所以如果桂枝三钱,葛根就要用四钱,如果桂枝五钱,葛根用六钱。二一: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而心脏的血来不及喷,下面的血已经走了,这时候中间有间歇性的停下来,所以脉会跳跳跳很快,突然停一下,遇到这种情形,病人桂枝汤证还在,就把桂枝汤的芍药拿掉,否则静脉流回来的太快了,心脏喷出去的力量不够...
倪海厦讲伤寒论(1)本文转载自高山予鹰《倪海厦讲伤寒论(1)》 倪海厦讲伤寒论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篇(1) 一、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因为仲圣知道病人津液不断的在丧失,所以桂枝汤证一定有汗,「桂枝汤」的主证是病人有汗而且恶风,如果无汗,病人感冒发烧高热且完全没汗,就不是「桂枝汤」证。桂枝汤最明显的表证就是有汗,代...
若汗出不畅,或无汗则表现为体表部位充血津液,水湿停于体表,表现为:脉浮,头向强痛,热量(阳气)随气血津液到达体表,从而加剧了与外界的温度差,故恶寒。汗出不彻为太阳中风,无汗为太阳伤寒。简而言之,太阳病是机体欲出汗而汗不出或汗出不彻。当邪正交争与骨肉时,机体代谢机能亢进,调动全身正气抗邪与体表,欲以汗解,当汗出不彻时,...
桂枝汤---风寒。桂甘桂枝+甘草 2,桂枝甘草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 3,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不是桂甘汤加味)桂枝+甘草+生姜+大枣+蜀漆+龙骨+牡蛎 桂枝去芍救逆汤(不是桂甘汤加味)比较如下:伤寒论 金匮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加...
14条云:“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本证乃太阳中风兼邪客太阳经输,经气受阻,津液不能上达,经脉失养,故见项背强几几,以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祛风,加葛根鼓舞胃气,升津舒经,诸证可愈。因为邪客少阳,枢机不利,三焦阻隔,津液不得正常分布,“痰饮溢于上焦”与“津液不得下滋胃府”并见,用小柴胡汤和解...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是《伤寒论》的补充。张从正处于和张仲景同一时期,故仿《伤寒论》主以攻邪。成无己时代的几位伤寒大家,只是适在林亿校正《伤寒论》之后,故对《...
《伤寒金匮教学文集》之二《伤寒论》原书名《伤寒杂病论》共16卷,据马继兴氏考证:撰写年代在公元206年(建安10年)左右,原本失传。综上可见,凡论中病、证、方证均系不同层次证侯,即含义不同的症状群所组成的树状关系结构,其层次关系可归纳为伤寒六病、病中之证、证中指方证,如伤寒、太阳病、结胸证、大馅胸汤证。即出现一项《伤寒论》六...
伤寒金匮教学文集杨麦青。清?柯琴谓:“自晋王叔和编次,伤寒、杂病分为两书。”又说:“世谓治伤寒,即能治杂病,岂知仲景《杂病论》即在《伤寒论》中。”“伤寒之中最多杂病,内外夹杂,虚实互呈”,“条文不冠伤寒者,即与杂病同义。”并举“结胸、藏结、阴结、阳结、瘀热发黄、热入血室、谵语如狂、或因伤寒、或非伤寒,绘云杂沓,兼见杂病...
天上的五运包括玄天之气,丹天之气,素天之气,苍天之气等。阳明之上,燥气治之,只要见到是阳明,就要考虑它是燥气,只要见是阳明,就要知道它是经气,只要见到阳明,就是以降为顺,所以以足阳明胃经来讲,它的气机是降的,但是阳明胃经所含的是子气不是本气,它的本气应该是湿气,所以说它中见太阴,应该是从湿气来论,在临床上也可以看出,...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