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98 篇文章 |
|
当一个侦查员把希望寄托在被告人的驯服态度上、对“不老实”态度的发生进行惩罚时,这个侦查员称不上是理智的侦查员,而不够理智的侦查员是很难成为优秀侦查员的。一个想着预防犯罪的侦查员,更是一个政治家、宣传家,而不是一个真正的侦查员。一般的案件侦查员是让人失去自由,所有的判决都是建立在侦查员的工作之上的,没有侦查员发现罪行、... 阅1 转自元yb宝 公众公开 23-05-31 17:19 |
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第五十五条规定,案件审理部门对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退回重新审查调查,需要补充完善证据的退回补充审查调查。审理阶段退回重新审查调查,针对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情形,需要纪检监察机关主要负责人批准。检察机关退回补充调查,针对移送审查起诉的职务犯罪案件需要补充核实的情形,需由审理部门承接并向主要负责人... 阅1 转自元yb宝 公众公开 23-05-31 17:11 |
常见刑事案件证据链条及证据清单证据指引目录。 阅1 转自见喜图书馆 公众公开 23-05-31 17:09 |
纪检监察机关如何提高依法行政和依法办案的能力。三、建立纪检监察机关依法行政和依法办案长效机制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对依法行政和依法办案工作的领导 为建立纪检监察机关依法行政和依法办案的长效机制,建议中央、省、市、县四级纪检监察机关,一是要上下对口,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解决"上细下粗"问题,并赋予其统计分析... 阅1 转自沙沙1979 公众公开 23-05-19 11:06 |
从案件审理视角看当前案件调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在案件初步核实阶段,案件调查人员就要加强对被调查人主体身份的审核,准确把握监察机关的立案对象。总之,在案件调查中,案件调查人员要以办成铁案为标准,努力把影响案件定性的事实和法定情节调查清楚,在证据的充分性上下足工夫,确保证据之间能够相互印证,合理排除证据之间的矛盾性,形成... 阅1 转自知达猎人 公众公开 23-05-03 19:11 |
详细注明笔录起止时间,还关系被调查人是否具有主动交代等情节。但在基层执纪实践中,个别调查人员为图省事,将以往同类违纪描述简单地复制、粘贴,笔录相近、失真现象严重,甚至导致某些被调查人在后来的审理环节中极力否认谈话笔录内容。(1)证明被调查人看过笔录的签字过于简单笼统,如有的只写上“属实”或者“一样”等,这样的词句不能反... 阅1 转自治墨之剑 公众公开 22-09-22 16:22 |
一、更新侦查审讯观念,强化侦查审讯思维,这是审讯突破工作的前提。在审讯突破前,审讯人员应尽可能去收集有关犯罪嫌疑人的相关资料,包括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家庭成员情况、工作单位情况、社会关系情况、以及侧面了解其性格特点等,并且对收集的材料熟记心中,分析研究,有疑点的问题记录在笔记本。犯罪嫌疑人一般对审讯人员有一种本能的... 阅1 转自kk024 公众公开 22-03-03 10:26 |
贿赂犯罪讯问中的证据利用贿赂犯罪讯问中的证据利用 2012年3月9日 10:58 中国纪检监察报。被讯问人承认存在犯罪事实后又翻供,拒不供认时,可能是因为觉得侦查人员没有确凿的证据,此时使用证据,能够打消被讯问人逃避罪责的念头。在就同一事实存在多个证据时,亦应遵循同样的原则,仅使用其中的一个或少部分证据,争取以尽可能少的证据使被... 阅1 转自收藏宝宝 公众公开 22-03-03 10:23 |
【监察实务】突破口供20种“谈话”技巧。例如,“谈话”被调查人的目的是让其供述交罪,而“谈话”人员在语言的表达上却反过来说“我们对你‘谈话’的目的,不是来让你认罪的,只是履行一下‘谈话’的程序。”这样一来便消除了对方的戒备心理,调查人员越是说不是为了对方供述交罪,对方就越会往这上面考虑,是不是供述对自己有利,否则“谈话... 阅1 转自富以宁静 公众公开 22-02-03 12:23 |
侦查讯问的空间导致犯罪嫌疑人的沉默,是因为嫌疑人有沉默的条件和语境,能够满足非合作性的需要,如果讯问人员不给嫌疑人沉默的条件,那么嫌疑人就很难沉默。如果讯问人员此刻也保持着无话语的默许,那么嫌疑人就会感觉到交流受阻产生不适,同时讯问人员的沉默,在嫌疑人看来是一种等待,等待着嫌疑人的回答,经过沉默一段时间后,讯问人员突... 阅1 转自xiejb波澜... 公众公开 21-05-09 09: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