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在要不要买基金

 富贝伦 2005-07-13
个人观点:不买,不要盲目相信基金的所谓专家理财,就长期投资而言,国外成熟的金融市场,股票型基金也就只有少数赚钱的,何况在我国不成熟的市场,大家都希望看到美国70年代的基金时代,但在中国这个有特色的市场真的会出现吗?

1.货币基金:
证监会对货币基金已明令“12不准” 货币基金收益率将被迫“瘦身”
货币基金的收益水平正呈现全面回落的趋势。5月23日,16只货币市场基金(除平均剩余期限90天的上投摩根以外)的7日年化收益率已经回落至2.35%,这跟他们表现最好的时候相差1%!
 随着光环的逐渐褪去,货币基金的令人担忧的一面也开始表现出来。“2.3%的收益也并不比银行存款高出多少”。而且货币市场基金也并不是没有出现亏损的可能。货币市场基金出现亏损其实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具体来说,如果货币市场基金还处于建仓期,收益率偏低,一旦面临大规模的赎回,可能会被迫低价卖券,从而导致最后出现亏损。

2.债券基金:
2002年第一只债券型基金成立时,首发规模达到了51亿份,远超同期的股票型基金规模,然而,现在个别债券型基金的份额仅剩下7600多万份,已经逼近5000万份的“生死线”,面临清盘的危险。债券型基金总份额在近一年来大幅下降。表面上看,是债券市场大幅波动导致了基金净值下降,但原因并非如此简单。持仓品种价格剧烈波动确实为基金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但是基金管理人可以通过仓位调整来化解这种风险。2003年8月份,国债大幅下跌,很多债券型基金的仓位调整都不够果断与及时,导致净值下跌。今年一季度,债券市场开始大幅反弹,但是多数债券型基金在市场判断上都出现了失误,将相当比例的资产配置到可转债,导致业绩恢复不理想。这才是债券型基金滑坡的真正原因。

3.股票型基金:
大盘在连续5周下跌以后,伴随着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的启动,近两周盘面上又出现新的特点:原来“抱团取暖”、能够顶住大盘下跌风暴的基金重仓股终于“抱”不住了,在中集集团、烟台万华、万科 A的领跌下,一批绩优蓝筹股的“高台跳水”使基金在上周经历了自诞生以来净值损失最惨重的一周。基金,这个近期一度被认为是“熊市资金的避风港”,一夜之间成了股市的“重灾区”。
  作为沪深股市的价值中枢,基金重仓股的暴跌不免引起市场的恐慌。基金为什么要抛售重仓股?它们的抛售是否意味着机构主流对后市的看淡?是不是赎回的压力迫使基金被动地减仓?这一系列的问题值得深思。
  上证指数在4月29日至5月19日期间,从1168点跌至1103点,最低点一度达到1082点,击穿了1100点的心理关口,跌幅近5%,盘中震荡加剧,显示市场分歧较大。而同一期间,封闭式基金净值平均下跌5.5%,开放式基金净值下跌5.75%,两者跌幅均超过大盘。考虑到基金的股票仓位低于70%,可以推测基金重仓股跌幅还要深于净值。基金持有的股票损失达106亿流通市值,基金可使用的资金估计仅剩180亿左右,市场的资金对基金的支持已经处于弹尽粮绝,山穷水尽的地步。而由于行情的长期低迷,场外资金的观望和极少介入,使得基金面临的是只减不增的压力,也必须卖出一些股票来应付赎回,也导致基金出现了真正的抛售。
基金净值“灾情”严重,共计54只开放式基金的累计净值跌破面值,占同类基金的半数。封闭式基金也身陷"重灾区",54只封闭式基金中有53只成交价格在1元以下。


三大因素推动基金重仓股大幅度下挫  
 首先,近年来,价值投资成为包括基金在内的市场主流资金主要投资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业绩变化的预期必然会影响到相关股票的估值,并进而反映到股价表现上。
 其次,市场重心的持续下移降低了基金重仓股原先所具有的估值优势。
 最后,“旧的估值体系被推翻,新的估值体系尚未建立起来”,这是近期常被分析人士提到的一句话,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市场的估值系统发生紊乱。对于股票市场的长期发展而言,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无疑是一大利好,但在解决股权分置问题过程中所带来的供给增加和补偿方案的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紊乱了目前市场的估值体系。由于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的不确定性,基金目前的确处于一个估值模糊期。原来基金评价一只股票是不需要考虑非流通股上市流通问题的,但现在却不得不考虑。但此前一直是在股权分置的条件下进行投资,试点究竟会对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冲击几乎没人能说得清楚。在试点公司出来后,市场肯定会对同类公司进行横向比较,根据不同的补偿标准重新调整其估值水平。而更重要的是,由于试点进程并无确定时间表,一个公司何时推出试点、进程会否顺利、非流通股上市的时间安排,乃至大股东变现的意愿等现在都很难做出判断。即便个股基本面保持稳定,但时机的选择仍在很大程度决定了投资的成败。

 资金面压力导致基金防守乏力  
 由于基金重仓76占基金股票投资市值的比例较高,为了保持净值的稳定性(包括上涨和下跌),基金一般会通过结构性操作的手法以实现增减持的目标,但此次基金重仓股76几乎是全线下跌,并且跌幅偏大,说明基金在资金方面遭遇了较大的压力,从而导致其防守乏力,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对盘面的控制能力。
事实上,今年年初以来基金的资金面一直呈现偏紧的格局。
首先,基金仓位仍维持较高水平,这使得基金资产中可动用的现金比例相对较低。
其次,以股票为主要投资方向的基金申购赎回情况并不乐观。在第一季度,偏股型基金出现了80.71亿份净赎回,成为第一季度份额缩水最多的一类基金,平均赎回比例达8.56%。与此同时,平衡型基金的平均净赎回比例为6.55%,份额缩水了30.15亿份。指数型基金的平均净赎回比例为5.10%,总份额缩水了1.69亿份。而从我们所了解的情况来看,以股票为主要投资方向的基金申购赎回情况自4月份以来仍然不能令人乐观。
最后,以股票为主要投资方向的基金发行依然艰难。今年年初以来,以股票为主要投资方向的基金发行一直比较困难,截止4月底成立,今年成立的以股票为主要投资方向的基金有11只,平均首发募集份额只有9.87亿份,合计份额也只有108.61亿份,尚不及2004年发行高峰时,海富通收益增长和中信经典配置一只基金的首发募集份额。
 紧张的资金面使得使得基金在投资方面显得较为被动,而在较高的仓位水平下,一旦出现赎回压力,将迫使部分基金被动减仓。
  
宏观面引发不确定性  
  自去年以来,围绕利率、汇率的争论始终不绝于耳,被不少市场人士认为“早该进行”的第二次加息始终没能到来,市场始终未能摆脱加息压力。在汇率方面更是如此,美国频频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国内外媒体对此也是高度关注,虽然去年以来,围绕利率和汇率所进行的各种预测大多与事实不符,但围绕这两个问题的争论却始终热度不减,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担忧。
  股指走势任何时候都是多种市场因素的综合反应。从具体点位看,市场的确随时可能迎来反弹,但如果将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宏观面等因素综合起来看,市场似乎仍未到转折之时。


近期“在跌市之中新基金通过谨慎建仓回避风险”成为本组设立不足半年的基金的最大看点,但事与愿违,上周的统计结果显示,全部证券投资基金的每份额资产净值缩水幅度最大的基金又一次出现在这组基金中间,华富竞争力基金份额净值缩水1.94%,超过了国内所有证券投资基金的每分额资产净值的缩水幅度。这家基金于今年三月份设立,到4月29日份额资产净值为,0.9863元,连续两周的资产净值快速缩水后已经下降到0.9086元。落到在本组基金的倒数第二。
据统计,截至昨日,今年新成立的13只股票基金(包括股票型基金与混合型基金)全线亏损,其中成立于今年1月12日的天治优选的单位净值已跌至0.8726元,跌幅达12.74。
  其实,不单是新基金表现不佳,即使是老基金,也在不断回吐以前的盈利。据记者对92只股票基金的统计,年初至今取得正回报的只有16只,即71亏损,29赢利。
基金净值近两周大幅下跌,特别是在5月16日至20日的一周内净值跌幅超过5,是必须引起注意的。
重仓的基金很被动。面对困局,一些基金果断实施减仓,但大多数基金的仓位仍然较高。由于交叉持股严重,基金投资组合的流动性较差,基金能否熬过难关令不少市场人士感到担忧。
基金的表现主要取决于股市。在目前这种市场形势下,各基金公司旗下基金的近期走势更加微妙。个别大型基金公司的旗下基金由于交叉持仓严重,流动性较差,已积累了巨大的风险。

基金公司频频更换基金经理也从侧面反映了基金的困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