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会软件如何改变学习与知识传播方式

 马儿 2005-12-01
作者:庄秀丽 | 2005年03月16日 17:37 | 原始出处:
社会性软件如何改变学习与知识传播方式

社会性软件如何去变革我们的学习方式

首先讲学习方式的变迁。从目前的社会现象中,学习发生了哪些变迁的现象。从学校里来说,或者说培训以及学校的教育,越来越从传统的关注老师,如何教,如何设计教学活动,到更多地关注如何帮助学生来学习,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转变。
第二个转变就是怎么把这个学习,就是传统的认为学习只是发生在学校里面这个固化的观念,转换到如何把学习转变为伴随我们一生的终生学习。学习实际上从学前教育一直到工作退休以后,这个学习的活动一直在发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人的发展的过程,特别是目前知识的增加,知识变化频率的增加,导致学校里所教育的知识,你如果在工作之后没有知识的重新积累和更新,是很难适应社会的变化的,所以也强调终身学习。
第三个方面我们也从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来讲,一般认为上学或者接受正规的培训才是学习活动的发生,现在我们越来越关注(非正式学习),正如20/80这种数字的比喻,有专家研究表明,人的知识的增长或者说学习活动的发生只有20%是发生在正式学习的过程中,而个人知识的80%是发生在非正式学习的过程中,比如与朋友的聊天,或者看电影,或者通过网络浏览一些网页,这些都是一些非正式的学习活动。
第四个方面,我们从传统强调学生自己个人的学习,越来越强调同伴之间的相互的协作、对话、共同完成一个项目得到知识、能力的增长的一种互助、协助的学习。
第五个方面,我们从传统的注重知识的记忆,学校的考试也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过分地关注背或者记忆的能力,因为现在知识总量的增加使一个人无法,不论这个人多努力,都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穷尽,所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或者说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要关注学习能力,这种学习能力其中一个主要的表现方式就是你是不是学会学习了,也就是说you know why, not you know what,即你要知道为什么和怎么做,而不是你仅仅知道了什么。
最后一点,从哲学的角度上面,我们对于学习的关注,传统的观念是把学习放在认识论上,即人认识客观对象的活动,实际上学习活动与人改造外部世界的活动具有同等的地位,人的学习活动也在进行世界的改造,我认为这个观点非常好,在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创新就是社会财富的累积,就是生产活动。
我主要从这些现象上面归纳出这几个方面,即有关学习的变迁。知识经济的发展就是围绕着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创新等这样的经济活动,这是一个主要的影响因素。还有,就是我们对知识的研究,我们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也就是知识的累积和转化。这种对知识的划分和转化理论对于促进知识的创新和增长具有革命性的意义。我们现在对知识的认识实际上除了客观存在的,我们关注的目标越来越包括学会学习,或者说一些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知识如何积累,还有对于个人学习能力的提升我们越来越关注隐性知识的积累和学习,这是有关学习的变迁的第三个主要的影响因素。另外(第四个因素就是),终生学习的教育理念、学习理论和教育思潮的发展。第五个比较大的要素,学校的教育目标及对学生的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6年提出了未来的教育一定要围绕学会认知即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四大目标来进行设计和计划,这对全世界的教育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目前每个国家的教育改革实际上都是围绕这四大目标来进行,这四大目标怎样来产生,实际上也是由知识经济和全球化趋势所引发的,这里面还有一个微观层次的主要对学习产生影响的,就是建构主义,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到认知主义再到建构主义的发展,对于学习的变迁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一个核心的观点就是说,学习的过程,知识,学,是学习者本身内部通过协商、会话,与他的环境相互作用,然后形成自己的对于知识的理解,这就是我讲的学习的变迁。

社会性软件的特点。
社会性软件实际上把个人跟这个社会,这个社会,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还不是我们理解的相对于个人的外部的那种社会,而是把个人、个体融入到社会当中这个有机的过程,因为说他是环境或者说提供的空间都可以。
另外一点就是说把物的时空和信息的时空有机的结合起来,比如正常的我从家到学校,或者到公司,这是我的主要的生活的地的时空,那么我周围会有结交的人,而通过社会性网络,实际上我所获得的信息和交流的朋友已经完全突破了物理位置和物理时空的限制,包括今天的交流,实际上是在信息时空当中进行的,虽然我今天还不能明确指出信息时空的特质,它与物理时空都有哪些明确的界定,我在这方面的认识还不深刻,也不能给出明确的描述,但是如果你体验过社会性软件,你肯定能够领会信息时空对你的生活的影响。
第三个方面,社会性软件带来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能够把你的学习和你的工作有机的融合到一起,因为他提供了一个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平台,知识积累的平台,你的知识的积累会对你的工作产生贡献,反过来,你在工作中的知识的积累也会对你的社会化网络上的知识产生贡献,这是相互作用的。
还有,就是社会性软件有机的把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融合起来,一般来说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是很难界定的,也有人在我的blog上面留言关于什么是知识,用简单的话语是很难把他描述出来,所以我这里加了一个资源,为你所利用的资源在社会性软件里面可以得到有机的整合,那么显性的资源你可以通过比如,我参加 cnblog,上面有很多关于blog的知识,这是一个很显性的资源,那么我自己写呢,也是对他的一种贡献,这是显性的资源。那么隐性的资源,像能够参加这个会,大家坐在一起,这里面就蕴含了隐性的资源。
再有,社会性软件实际上把人、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和他积累的内容有机的整合在一起,这是我总结的社会性软件的一些特点。

那么究竟什么是社会性软件,如果今天我们在线的一些朋友没有用过,而仅仅对这个感兴趣,我就建议你去注册一个blog,先使用一下,然后去参加一些合作的项目,找你比较感兴趣的topic,比如在网上写一些东西,对你的知识的积累做一个铺垫,这是社会性软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软件。对于社会性软件的划分,我最早写在我的blog上的,比如RSS作为共同的底层技术协议作为支持,然后在上面有一些rss阅读器作为支持,第三个层次就是像blog、wiki、 uu 等,尽管他们应用的目的有很大的差异,但是都属于应用、协作的、发生人与人之间关联的,而不是纯技术、纯工具的。他们的思想有了沟通,有了凝聚,这个小的圈可以与周围的圈发生关联(注:指图上)。这里面对于个体也同样的,小组里的人也用同样的方式与他人进行沟通和关联,构成了一个基于社会性软件的一个相互协作的环境。

社会性软件如何变革学习的方式,其实变革学习方式不是我最想表达的意思,实际上我想说是变革了学习,即变革了学习的内容,变革了学习的途径,变革了学习者参与的的方式,变革了学习者与环境互动的方式。
在社会的网络当中,每一个个体都有一个身份,就是说是“你”,你是个体的主人,所以你在参与的过程当中,在学习发生的过程当中,你是学习的主人,而且你是全身心参与投入的一个过程,你在通过与别人的协作会话或者交流,这种会话不一定要通过网络电话,你通过阅读别人的blog,你实际上与别人的思想在发生互动,你了解了他的思想,这里面也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就是说通过社会性软件,..写、录、思、享、品、学,这就是所讲的社会性软件使学习的个体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传统的老师向你灌输,告诉你什么什么,你是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
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你是怎么学习的呢,实际上你是通过全身心的主动参与,通过与别人的协作来进行学习的,你的个体融入了你所关注的社会群体当中的一个过程。在学习过程当中,学习的真正变成你个人的知识管理。
关于个人的知识管理,钱志刚老师写过一篇文章,我觉的他的观点非常好,他讲了个人知识管理的三层架构,首先是信息的管理,比如说联络人的信息,邮件的地址等等有关信息和资讯的管理,如IE 浏览器里面浏览的信息,在网上看到的有用的信息,你如何把他们及时管理起来,在这里还有专家资源的管理,比如你所关注的领域,每个领域里面,比如我所学的教育技术专业,都有许多专家,如何把这些专家管理起来,管理什么呢,就管理他们都在研究什么领域,通过专家可以了解这些领域前沿都在发生什么状态。
还有你的个人知识管理,就是对你本领域里面知识体系结构的管理,这种体系结构你可能通过专业的杂志、专业的书籍来阅读。也就是说,社会性软件架构了一种环境,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沟通、学习,而且主体是以你个人为主的学习环境,在这个学习环境里面,最关键的是把你的个人的知识管理做好,这样才能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效果。
实践社团,Community of Practice,Community就是社区,有时候我们也把他称为学习共同体。实践社团有三个要素,一个是领域,领域里面也就是共同关注的话题,还有一个要素是社团,还有一个是实践。有关实践社团大家可以看一些相关的资料,我自己怎么跟社会性软件关联进行理解的呢,领域就是每一个圈子都有一个关注的主要话题,关注的问题域,比如cnblog,他关注的是blog在国内的发展和研究等相关的话题。
关于社团,我是这么认为的,基于信任的一种社会结构的关系,当然这种关系的节点是人,人与人之间是基于信任组织起来的一种社会结构。这里的实践,我是这么理解的,实践实际上是知识的转化的过程,这种转化可能是个体的隐性知识、显性知识的转化,还有就是个体与群体之间知识的转化,群体本身的积累和转化,也就是说,从图上可以看到,社会性软件把各个部分关联在一起,把个体的学习过程关联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由实践社团组成的群体,他们的特点就是有共同关注的领域,通过协商会话进行集思广益,促进领域的发展,他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实际上是一种社会的生态结构,这个里面还有很多的东西可以继续探讨,有一些东西我理解的不是特别的清楚,我先把这个概念提出来与大家讨论,这里面生态结构有知识本身或者信息在里面被消化、被增长,还有人本身所处的层次结构和知识的消化过程是完全不一样的,也就是说,你可能一开始是一个新手,你都不是这个领域里面的,你一开始感兴趣接触到,但是你可能很快地就成为一个专家,或者你会成为一个 connector,或者说你会成为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人,他不取决于你原始的状态,原始你处于哪一个社会结构中的状态。

社会性软件变革知识传播的方式
隐性知识会表现出某个人的特点和特质,这种特制很难用语言把他的能力、特征描述出来,那么群体也会有这样的一个特征,刚才毛老师提到的大尺度效应,就是说某个人的社会网络,增加到一定数量以后,就会产生出某种特质,我这里实际上是引用了系统论的观点,系统论认为当某个系统到达一定的层次结构的时候,他会表现出他那个层次的特征,当他的层次结构再往上累加的时候,当然不是简单的累加,再发展到另外的层次规模的时候,他又表现出另外的层次的规模的特征,就拿社会来说,社会的组成的单元,比如小的单元是家庭的细胞,再大一些就是社区,但家庭和社区所表现的外在特征和特质、被别人捕获的信息是完全不同的,也就是说你的所构建的社会网络的群体,他的规模究竟在一个怎样衡量的度量,我现在还没有找到很好的思路,这还有待于大家共同来探讨,即在怎样的规模上面会出现怎样的特征,那么中间实践社团。。。实践社团中的人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基于社会性软件来进行对话和相互学习,关注同样的领域,进行知识的积累、转化,所以整个社会性软件是融入到了这个过程中,产生了显性知识的积累,促进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化,个体知识对群体知识的相互的贡献,另外当群体发展到一定规模,。。。群体的社会价值和个体的价值如何有机的结合起来,并找到一种很好的管理方式(是要进一步去探讨的)。

在社会性网络当中,为什么要量化,其实每一个事情它存在我们都可以去研究他,在这个研究方法中,国外主要采用量的方式,特别是自然科学方面,首先要对这个现象进行分析,然后怎样把他量化,数字化提取一些指标,每一个指标赋予一定的权值,然后再来进行数量的统计、分析,然后得出一个结果。
那么在社会性网络当中,我们怎样来衡量学习者和他所在的群体的学习的价值,实际上就是说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进行度量,学习的度量我们也可以引入社会资本的度量。当学习者主动参与跟他这个群体进行协商会话,他个人自身得到不断的发展和积累,隐性知识得到不断的提升,同时对于群体知识得到不断的贡献,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怎么进行个体的度量和社团的度量。个体是怎样不断进步的,可以作为一个衡量的量,可以引入一个成熟度的概念。
这里我先解释一下。在实践社团里面有三个要素,第一是领域,即共同关注的话题,第二就是社团,就是基于信任的社会结构,第三就是实践,实践就是知识的转化和传播的过程,这也是我的理解。实践社团主体结构又分为核心组、积极组和外围组。社会性软件有一个社会身份,比如说blog就是一个很好的个人的成长的档案袋的记录,那么我们也可以对档案袋进行评价。第三,我们可以对他所构建的社会网络的结构来评价。网络的关系、质量、人为因子、客观因子,这些我们可以把他个人的角度上面来看社会性关系构建得怎么样。
对于团体的度量,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度量,第一就是把他作为 “project”,就是从项目评测的角度来度量;第二就是看网络中活跃的个体,是多少或者其他,我是把他作为一个评测的指标,在一个实践社团里面,活跃的个体是一个很重要的度量的指标,这里面可以对于个体的多少、个体不同的特质,因为相同的特质反而对于群体的贡献会少,比如的 freeculture的翻译项目,有的人懂法律,有的英文好,有的人善于协作,不同的活跃个体的特质的差异性和活跃性也是对于团体进行评价的一个重要的指标的纬度,另外一个重要的评价纬度就是社团积累的知识对于社会或者说这个领域的贡献。
我觉得在这个社会当中,我们可以用社会性软件来构建自己的学习空间,做终身学习的主人,活出生命的色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