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樂山大佛

 w3322laile123 2005-12-19
赠给香客-佛门启示录


谨以此敬献给优友地带大佛的香客们.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山是一尊佛 佛是一座山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Posted by 乐山大佛 at 15:21   阅读(1) 评论(0) 引用(0) 图文藏屋

赠给香客-佛家开示篇


赠给香客-佛家开示篇


谨以此敬献给优友地带大佛的香客们.



01.依教奉行

    佛陀說法四十九年,度化眾生,當佛陀漸漸年老時,大家都很關心──將來佛陀入滅後,僧團由誰來領導?佛陀的精神由誰來傳承?

  佛陀入滅後不久,有一天阿難尊者到城內,經過其默婆羅門的住處,他看到阿難尊者,趕緊邀請他進屋內坐,互相寒暄問好。

  其默婆羅門很關心佛教的僧團,就問阿難說:「尊者,佛陀寂滅後,有什麼人能代替佛陀呢?」阿難尊者說:「佛陀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大覺者,是創立佛教的教主。我們只是遵照佛陀的教法自我修持,並將佛陀的精神傳播到人群中,教育眾生,所以沒有人能取代佛陀超然的智慧。」

  此時,剛好有位大臣雨行出巡路過此地,他看到阿難在其默家中,就很高興地進去聆聽他們的談話。

  雨行大臣聽婆羅門問阿難:「佛教僧團這麼龐大,以後由誰來領導呢?」就趕緊接著說:「這是全城人民所關心的事。佛法須靠僧眾弘揚,佛陀涅槃後,僧團由誰來領導?如果沒有人領導,那真是令人擔心。」

  阿難尊者說:「你們放心,僧眾奉行佛陀的教化,立定人生的目標;每個人都能依法為師,力行佛陀的教育,佛法就是我們所遵循的準則」。


    「佛陀平時教育弟子,皈依『清淨自性』──每一個人都是『自性中有佛,自性中有法』,如果人人都依照佛法來施行,在日常生活中守好僧人的本分,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大臣和婆羅門聽了,就說:「那我們就放心了。」

    有句話說:「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雖然佛陀時代距今約兩千六百多年,只要人人依教奉行,自修利人,宣揚佛陀的教化,佛法就能永存不息!


  總之,團體的美從個體做起,如果每個人都能愛惜自己,方向正確,則整個團體就會很和諧、很美好;有良好的大團體,那社會就充滿希望了。



02.廣結善緣

    佛陀在「本生經」中,曾說了一段與弟子阿難的過去生因緣──

    無量劫以前,有位老師父帶著一群年少沙彌,在一座古廟裡修行  。

    老師父對沙彌們很嚴格,教導他們勿懈怠放逸、虛擲時光。他常  叮嚀弟子:「要精進於道,在日常生活中,要時時刻刻背誦經文,即  使是出門托缽,走在
路上也要用心背誦。」

    其中有位小沙彌,將師父的話謹記於心、依教奉行。有一天,小  沙彌出門托缽,他一面走一面注視著缽,並且朗朗上口地唸誦著經文  ,專注而入神,竟忘了乞食。

    路邊有位長者看到小沙彌眼睛注視著缽,口中一直背誦經文,十  分可愛!於是開門等著讓小沙彌進去,可是他一戶戶地走過去而沒有  察覺,長者向前呼喚
道:「來!來!這位年輕的沙彌,你的缽還是空  的,怎麼走過我家門口而不進來呢?」

    小沙彌說:「長者,我太專心背誦經文,所以走過頭而不自知啊  !」

    長者問:「你為何這麼專心,對周圍的境界都沒注意呢?」

    小沙彌回答:「我的師父要求很嚴格,教我們不能放縱心念;他  規定我們每天要背誦很多經文,我怕忘記,所以不停地背。」

    這位長者慈悲地說:「你這麼用功精進,渾然忘我,不如以後我  每天供養你滿缽的食物,你專心背誦,那你就可以專心背誦,不用再  到處托缽了。」

    從那時候開始,這位長者日日月月持續供給小沙彌基本的生活所  需,讓他長年無憂無慮。小沙彌滿懷感恩,所以更專一精進,深入經  典。

    佛陀說到此,就告訴弟子:「當時的小沙彌就是現在的我,而那  位長者就是現在的阿難。」佛陀說:「阿難生生世世都護持我,我則  引導阿難入正知、正見,這就是因為過去彼此有結好因緣啊!」

    這則故事,是佛陀教導弟子,要時時與人廣結善緣;若能生生世  世結好緣,就少有障礙,而且能得到眾人護持。



03.貧窮之患

    佛世時,有位貧困的人生活非常潦倒,雖然想去謀生,卻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有一天,他看到富有人家非常風光地在辦喜事,就想到:我的兒子也已經到了適婚的年齡,我要拿什麼來替他辦喜事呢?

    他想著想著,忽然間聞到一股難聞的味道,低頭一看,原來是一隻流浪狗,全身又髒又臭。看到狗狼狽的模樣,貧窮人不禁心生憐憫,也想到自己目前的處境和這隻狗也差不了多少!「我這麼貧窮,家裡還有太太、孩子,要拿什麼養家?」也因此他一直不敢回家,實在苦不堪言。


    在艱困中度日,貧窮人心裡一直疑惑著:為什麼我活得這麼辛苦?於是,他就到給孤獨園佛陀住的精舍,向佛陀吐露他流浪在外的苦悶,請佛陀指示一條路讓他走。


    佛陀聽了很同情,告訴他:「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報。由於從前你有一分貪念,見好必取,甚至欺淩強奪,使得許多人陷入困難的生活中,而且有人因此至死。這都是你過去生所種的貧窮之因,所以今生在人間會受到如此的果報。」貧窮人就問佛陀:「既然如此,那麼我將來該怎麼辦?」


    佛陀又說:「照顧好你的心,不要讓內心產生任何的欲念,如果產生貪念,就是種下貧窮的因;一旦有了貪念就要及時消滅,趕緊培養豐富的愛心。」貧窮人回答:「我什麼都沒有,要怎麼付出愛心?雖然我愛我的妻子、孩子,卻無法給他們什麼,我很慚愧,所以不敢回家。」


    佛陀就說:「你還是回去吧!你的家人所愛的不一定只是物質,而是需要心靈的依靠;在生活中用心地付出,就是一分愛的培養。現在要好好地造就愛與慈悲的心念,以平等心對待一切眾生,如此就能讓你的貪念消除,所結的貧窮果報,也會慢慢減輕。」

    貧窮人聽了佛陀的教法,心想:愛,應該是很美的,就像剛才那隻狗雖然很臭,無形中也讓我生起憐憫心,這大概就是愛吧!他將這分心得告訴佛陀。佛陀微笑地說:「是的!我們對於一切苦難的眾生,包括所有的生靈,應該時時生起憐憫心,自然就能培養一分慈愛之念。」


    貧窮人明白了──慈悲,不一定要靠給予豐富的物質來表達,最重要的是一顆知足的心;更不應貪求別人的物質以滿足自己,貪欲若無止境,人生就不會快樂,而且會造許多罪業。

    其實,若能淡泊知足,願意努力付出,處世就沒有什麼困難的事。所以,只要努力精進,去除對身外物的貪念,內心自然會寧靜清明,眼界也就會開闊。我們要為未來著想,不可為了眼前短暫的利益而讓行為偏差了。



04.人生的本分

    有一則新聞報導說,一對年輕夫妻,他們有兩個女兒,大女兒三歲,小的才三個月。由於先生很喜歡賭博、釣魚和結交朋友,所以對妻兒很不關心,沒有負起家庭負責任。

    太太一直勸他先生,有時甚至為此而吵鬧。她希望先生能多留一點時間在家裡,可是先生卻靜不下來,每天一樣出去找朋友。太太勸他時,他總是敷衍地回答:「好啦,好啦!我會改啦!」但事後依然故我,還是每天出門遊蕩。


    如此經年累月,太太勸累了,一時想不開,竟以「死諫」來了斷。她先灌兩個孩子喝農藥後,自己再飲藥自殺。先生回來時,馬上報警,叫一一九來搶救。但是,她們母子已經往生好幾個小時了......

    太太只留下一封遺書,寫滿了心中的怨恨與懊惱;表示先生不聽她的話,只知道賭博、釣魚、遊蕩,不照顧妻兒,她們才會走上絕路!


    如果這位先生不沉迷於外境,也不會讓妻兒走上絕路啊!他未來的人生,是不是會生活在長久的內疚與後悔呢?這都是因為他的身心靜不下來,犯錯之後,所造成的遺憾。

    其實人的本性原是清淨、良善的,只因後天的染上各種習氣,若無法改掉不好的習氣,就常會造成身心的痛苦;如果能時常保持清淨心,則不論遇到何種境遇,都會守人生的本分。




05.機智的童女

    從前在一個小地方常有大蟒蛇出來作怪,當地的人都認為蛇已成精,所以常常祭拜牠,並且每年送一位童女給牠果腹。


    過了九年,已經有九位童女喪失寶貴的生命,全鄉的人都很煩惱。到了第十年,送童女祭蛇的時間又接近了,但哪有為人父母者願意讓女兒去送死呢?鄉長很擔憂,必須設法去買,若有父母逼不得已要賣女兒,也是痛不欲生啊!


    當時有一戶家庭非常貧困,這對父母生了六個女兒,最小的女兒對父親說:﹁今年是第十年,鄉長一直四處找人選,我可以自願去,這樣爸爸可以收一些錢來應應急,維持家庭生活。我身為女孩不能負擔家計、改善家庭的貧困,所以我願意去。﹂


    她的父母親再怎麼窮也不肯讓孩子去餵蛇,可是女孩已下定決心,因此她偷偷跑出去了。她去找鄉長說:﹁我自願去蛇洞,但是你必須把錢送去給我父親。﹂說完,她就走向蛇洞。

    在這之前,她準備了一些摻了香油的飯團,並且帶一隻狗和她同行。到達蛇洞時,她把香噴噴的飯團放在蛇洞前,不出所料,那條大蟒蛇果然立刻爬出來了!牠一聞到飯香,立刻大口、大口地吞食那些飯團。


    當牠吃得渾然忘我時,那隻狗猛然衝向前,咬住大蟒蛇的脖子。儘管大蟒蛇不斷掙扎,但那隻狗還是把牠的脖子緊緊咬住不放。女孩順勢制服了大蛇,結束牠的生命。

    她走進洞內,果真看到九具屍骨。女孩黯然地說:﹁你們真可憐啊!因為缺少了勇氣、智力,所以不幸都喪命了。﹂

    她平安地回到家裡後,地方上的人都很敬佩這位女孩,因為她竟然毫髮無傷,甚至還能夠為地方除害。這消息傳到國王那裡,他也很敬佩這位奇女子,於是請她入宮。由於她既有智慧又常常幫助人,深受國王喜愛,所以後來還封她為皇后。

    這雖然是一則故事,但也是一種教育。面對人群或一切事物時,若恐懼怯弱,沒有勇氣面對現實,抱著逃避的心理,就會迷茫。有的人常常去求神、問卜、算命等等,這就是因迷惘、逃避所產生的無所適從之行為。


    我們在人生道上一定要有智慧、毅力和果斷力。信仰,一定要選擇﹁正信﹂;假如一時茫然誤入﹁迷信﹂之途,了解真相後就要及時回頭,不用害怕,因為正信才是最正確可靠的教育!




06.黃帝與牧童

    《莊子》中有一篇文章,其中一段是敘述黃帝問路的故事。黃帝與六位賢士去訪問一位修道的隱士,在山上迷了路,當時,正好看到一位牧童在放牛、牧馬。


    他們就問牧童說:「具茨山要往哪裡走?我們要找一位大隗隱者的住處。」牧童回答說:「你們現在所到的地方就是具茨山了。我認識他,他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人。」說完即為他們指點路怎麼走,怎樣通過山路。


    黃帝聽了很佩服這個牧童,就跟他說:「問路,你很清楚;問人,你也這麼清楚,你真的知道很多事情。我還想問你,一個國家的政治要怎樣治理,才能真正天下太平?」

    牧童就回答他說:「那還不簡單!就像養馬一樣。你看,一群馬裡面若有一隻「害群之馬」,就會使馬群動亂不安,只要把害群之馬抓出來、趕出去,那這群馬就能順利成長了。」

    黃帝聽了趕緊下馬,和六位賢人一同拜他為師!因為牧童指點他們正確的路,又指點他們人性的優缺點。

    其實,人生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清淨本性,把煩惱和複雜的心念去除,就能回歸純真、無污染的本性;能發揮純真無邪的愛,關懷普天下的眾生,就是救人的「菩薩」,所以,即使貴為賢達,也要向孩童學習這份天真無染的本性啊!


    總之,無論做任何事,最重要的是這一念心,時時顧好自己的心,走的路就正確了。




07.精靈的猴子

有一則小故事--

      在一座深山裡,有一群猴子,相處得非常和睦,好像大家庭一般。其中有一隻很精靈的猴子,看起來比其他的猴子聰明。

     牠什麼事都想帶頭當領導,但是,許多猴子都離牠遠遠的,因為牠很驕傲。這隻猴子常常認為,「我比你們聰明、精靈,為什麼大家都排斥我?好吧!沒有你們,我也生活得很好。」牠依然故我,非常驕傲。

    有一天,一個獵人來到山上,遠遠地看到了猴群,於是走向前去。當時,所有的猴子都一哄而散,趕緊躲起來,只有那隻精靈的猴子在樹上跳來跳去、逗弄獵人,賣弄牠的聰明。

    獵人張開弓箭向牠射去,但是,射了好幾箭都射不著。其實,獵人原本無心射殺猴子,但是,那隻猴子卻特別調皮,故意捉弄獵人。獵人被逗弄得怒火中燒,於是指示後面的一群獵人說:「來,我們同時把箭射過去。」

    儘管那隻猴子多精靈,最後總是逃不過眾人同時射出的箭,結果那隻猴子身中好幾支箭死了。

    這個故事可以讓我們引為警惕,在生活中若能群居和睦,就能相安無事;假如認為自己與眾不同,比人家能幹,賣弄小聰明,自以為優秀或孤芳自賞 -- 認為「我很聰明能幹,別人都是愚昧無知……。」這樣的人生是很痛苦的啊!

    好比那隻猴子一樣,牠若能和整群的猴子和睦相處,有人來侵犯時,也隨著猴群同進退,就可以保得平安啊!可惜牠自以為很聰明、很靈巧,卻因而喪命,實在令人惋惜。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論是言語動作或待人接物,也要時時注意,面對每一天、每一刻、每一人、每一事、每一物,都要很謹慎,就像在學走路的人,一個腳步都不可踏錯,方向也不能有一點偏差,因為,「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08.疑心釀災禍

  慈濟醫院的志工曾報告兩則個案,這兩個家庭就是缺少了「善解」的智慧,彼此不能互相包容,結果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劇!

  第一個案例是:夫妻倆白手起家,先生很努力,日常生活也很規矩。以前經濟景氣很好時,他的事業興隆,都會拿錢回來給太太,全家過著很平靜、安穩的日子。

  但是,最近社會經濟不景氣,影響到這位先生的工作,他為了要維持家庭開銷,不得不另外多做幾份工作,因此較少在家,甚至拿回家的錢也有限。太太就起了疑心──先生怎麼了?最近不常拿錢回來,金額也比較少,是不是有了外遇?疑心既起,她就常和先生吵架,
先生很無奈,儘管對她解釋,可是太太仍然沒辦法體諒。

  於是,先生就隨她去說,不再理她也不辯解。太太卻認為先生是默認,真的有外遇了!後來,和先生再發生口角時,先生還是保持沈默,太太一氣之下就服毒自殺!被送來慈濟醫院時,性命已無法挽回。這是件很遺憾的事情,只因無端的懷疑,缺少善解、包容,一條寶貴的生命、一個很好的家庭,就這樣破碎了。

  另外一件個案是先生懷疑太太,平時他自己常在外面花天酒地,因此推想太太也不很守婦規,便存著報復心態對待太太,夫妻倆就變得對立了。

  有一天,夫妻吵架,先生一氣之下,拿起利刃往太太心臟連刺好幾下,等送到醫院急救時,已經回天乏術。而他行兇時,孩子就在旁邊一直喊著:「爸爸不要這樣!爸爸不要這樣!」儘管孩子在身旁大聲為母親求饒,還是阻止不了父親的殺性。血淋淋的悲慘事件,竟然就這樣在孩子的面前發生了!

  太太送到慈濟醫院急救時,十六、七歲的女兒在母親身旁一直哭泣,當醫生無奈地宣佈急救「無效」時,她忍不住放聲大哭。那時先生才知道下手太重了,一時的糊塗已經鑄成大禍。當他想靠近時,女兒不肯讓他靠近,恨透了父親。想想,這個家庭,將來要怎麼過呢?

  殺人者一定要受法律的制裁,坐牢是逃不掉的,出獄以後,他是不是能得到孩子的原諒?他們眼睜睜地看著媽媽被爸爸殺了,孩子怎會原諒父親呢!

  這種家庭悲劇的發生都起於「一念之差」,因為不會去善解,又時時抱著懷疑之心,才不斷不斷地累積怨恨;因煩惱解不開,再加上一時的衝突,莽撞的行為就發生了。不論是自殺或者殺人,這都是缺少智慧、缺少善解的偏差行為。

  總之,我們平時就應練得心境平靜,平靜的心才能生智慧,有了智慧才有辦法善解,能善解才能時時身輕、心安,解脫自在。




09.貪心失金鵝

    一位婦人在先生往生後,帶著三個女兒到富有人家裏當奴僕,母女四人過著非常困苦的生活。

    有一天,一隻全身長滿金黃色羽毛的鵝,突然飛到三位女孩面前說:「我是妳們的父親,我知道妳們的生活很困難,母親養育妳們也很辛苦,妳們可以拔我身上的羽毛去賣錢,改善生活。」

    婦人聽了高興地要女兒們趕快動手拔牠的羽毛;金鵝的的羽毛閃閃發亮,母女四
人每人拔四、五根羽毛,束成一把出售,賣得的錢,足夠讓她們生活無虞。


    金鵝也遵守承諾,每三、五天固定來一次,讓她們再拔幾根金羽毛去換錢。漸漸地,母女們的生活就安定了下來。

    有一天,婦人對三位女兒說:「人心都靠不住了,更何況是禽類的心呢?這隻金鵝雖然固定讓我們拔牠的羽毛去賣錢,但是,要是哪一天牠突然不來了,我們的生活不就會發生問題嗎?這次牠如果再來,我們把牠全身的羽毛都拔光,多換點錢存起來,以後的生活才有保障。」


    因此,當這隻金鵝再來時,母女四人聯手將牠全身的羽毛都拔光。失去羽毛的鵝,渾身光溜溜的,再也無法飛起來,婦人只好把牠關在籠子裏飼養;不久,鵝的毛又慢慢長了出來,但新長出來的卻是一般的白色羽毛,再也不是金黃色的了。


    物質不過是幫助我們維持生活而已,若不懂得節制,貪無止盡,不但會讓自己的行為舉止失去規矩,也可能招來他人的毀謗,以及自   己無窮的煩惱。


    日常生活中,不要有非分之想,取物要適可而止;否則貪心一起,就像掉落無底洞,讓人不可自拔。





山是一尊佛 佛是一座山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Posted by 乐山大佛 at 15:19   阅读(2) 评论(0) 引用(0) 图文藏屋

图片文摘-知名咖啡


图片文摘-知名咖啡


点击查看原图片




摩卡咖啡
  
摩卡咖啡在小巧的杯中显出浓厚的纽约风味.
  
配制方法:在杯中加入巧克力糖浆20毫升和很浓的深煎炒咖啡,搅拌均匀,加入1大匙奶油浮在上面,削一些巧克力末作装饰,最后再添加一些肉桂棒.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摩卡薄荷咖啡
  
摩卡薄荷咖啡:“在冷奶油上倒上温咖啡”冷奶油浮起,成冷甜奶油,它下面的咖啡是热的,不加搅拌让它们保持各自的不同温度,喝起来很有意思。这是美国人爱好的巧克力薄荷味咖啡,薄荷味和咖啡相称地调和酿造出来.
  
配制方法:在杯中依次加入20克巧克力、深煎炒的咖啡、1小匙白薄荷,再加1大匙奶油浮在上面,削上一些巧克力末,最后装饰一片薄荷叶即成.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卡普奇诺
  
这种咖啡,颜色好像意大利修道士戴的头巾,所以定名为卡普奇诺(加奶油块咖啡)。伴有肉桂棒,再淋上柠檬汁,显示出复杂的风味.
  
配制方法:把深煎炒的咖啡预先加热,倒入小咖啡杯里,加2小匙砂糖,再加1大匙奶油浮在上面,淋上柠檬汁或橙汁,用肉桂棒代替小匙插入杯中.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椰子汁加奶油块的咖啡
  
带有椰子芳香味的香味咖啡。椰子的香味很强烈.
  
配制方法:先在杯中滴上2滴椰子香精,注入深煎炒的咖啡和煮沸的牛奶60亳升,再加一匙奶油浮在上面,撒上一些熟椰子末作装饰即可.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混合咖啡
  
将等量的咖啡和牛奶混合在一起,成为维也纳风味的牛奶咖啡.
  
配制方法:先在杯中加入稍深煎炒的咖啡,将等量的牛奶倒入奶锅,用小火煮沸,起泡前加入奶油,不要等泡沫消失就倒在咖啡上.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那不勒斯风味咖啡
  
那不勒斯风味咖啡是很苦很热的早晨咖啡,美国的年轻人更喜欢叫它黎明咖啡.
  
配制方法:在有把儿杯中注入很的深煎炒咖啡,然后在表面放上一片柠檬,摸黑喝下.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热的摩加佳巴
  
俄式咖啡也叫热的摩加佳巴,具有浓厚的咖啡味.
  
配制方法:将深煎炒的咖啡、溶化的巧克力、可可、蛋黄和少量牛奶在火上加热,充分搅拌,加入1小匙砂糖,搅拌均匀后,倒入杯中,加1大匙奶油浮在上面,削上一些巧克力末作装饰.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印地安咖啡
  
印地安咖啡购买成对有把儿咖啡杯,或是按所喜欢的商标品牌一个一个购买。单个收集时,首先要确定好主题,再按颜色花纹来购买,也可成为收藏展品。稍加一点盐,会提起牛奶的纯甜味。端起有把儿咖啡杯喝这种咖啡啡,全身都会暖和起来.
  
配制方法:将牛奶倒入锅里加热,在牛奶沸腾前倒入深煎炒的咖啡和红砂糖10克,再稍加点盐,充分搅拌.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土耳其咖啡
  
土耳其人在喝完咖啡以后,总是要看看咖啡杯底残留咖啡粉的痕迹,从它的模样了解当天运气.
  
配制方法:在奶盆里倒入研细的深煎炒咖啡和肉桂等香料,搅拌均匀,然后倒入锅里,加些水煮沸3次,从火上拿下。待粉末沉淀后,将清澈的液体倒入杯中,这时慢慢加入橙汁和蜂蜜即成.


点击查看原图片




冰冻奶油块咖啡
  
冰冻奶油块咖啡,是不加冰块的,而是冰镇过的。这里介绍用咖啡制成冰加入的美式饮用方法.
  
配制方法:在玻璃杯中加入咖啡制成的冰块,倒入加糖煮沸的牛奶,从上面慢慢注入冰冻咖啡,这时牛奶和咖啡分成两层。牛奶泡沫在最上层,撒一些肉桂粉作装饰.







山是一尊佛 佛是一座山


Posted by 乐山大佛 at 09:51   阅读(6) 评论(2) 引用(0) 图文藏屋

图片文摘-婺源春色


图片文摘-婺源春色


婺源,音wuyuan,古代徽州府属地,位于安徽、江西、浙江三省交界处,现隶属江西上饶市,实际为景德镇郊县。朱熹故里。有“中国最美的乡村”之称。在美丽的春天,到婺源寻绿去,当一切的清新秀色仿佛在瞬间闯入我的视野,心情也豁然开朗起来。

雨中造访

从江西景德镇转汽车去婺源。长途车在仅能容纳两车悖行的小路上飞奔身后留下一长串雨中的车辙……不知颠簸了多久,眼前骤然明亮起来。汽车穿过了雨带,随即而来的是满眼的绿色,水边的田,扎成小人状的用来喂牛的青草……溪河在雨中涨了,浑了,漫漫流淌。每过一道塘渠、塘堰,便形成一道小小的瀑布,光滑圆润像梳理过的头发。塘堰上则波平如镜几只白鸭浮在上面。

走入历史

行走在婺源,就像走在历史的风尘里、自然的深邃中。明清古建筑、灵岩古洞群、古树名木及古文化,一并称为婺源“四古”特色。这里享有着“书乡”之誉,文化底蕴深厚,无数文人名士从这里走出,当然这里面最有名的当属宋代的朱熹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理学大师当年的诗句和朱熹老宅据说是他亲手种下的杉木都仍然显出旺盛的活力。

在婺源,返璞归真、崇尚自然是被歌颂的主题。从混凝土堆砌的城市出逃的我们,对这里有一种莫名的亲近,一切都那么古朴、自然。毫不经意却移步换物皆成风景。

婺源像一本画册,提供了偶然保存的原始淳朴的一面,也给人带来了无尽的思索和怀念。在这座偌大的乡村公园、深邃的古民居博物馆,我们不仅倾服于历史所刻画下的精妙绝伦,更叹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山水的水乳交融。还记得汪口一家门上的红对联所写:“牛耕绿野千仓满,虎啸青山万木春。”这才是人与自然相辅相存的理想境界。


雾里看山

大嶂山是江西和安徽之间最后一道屏障,也是江西最高的一座山,海拔1625米。


先行者们介绍说,大嶂山可观日出看云海。时间不巧,日出我们是赶不上的,但是我们却看到了变幻万端的云海。在山脚下望山,云雾在山头缭绕;往山上走,云雾也逐渐围绕着我们,或许这大嶂山的得名也是因为充满雾气的缘由吧。

司机把我们带到一个极佳的观云点,那是悬崖边的一个阶梯平台,据说爬山上来的人就是走这条阶梯的。阶梯很窄,仅容一人,又陡又直,如果从山脚下步行爬上来,可能要6个小时。司机说悬崖很深,扔块石头下去听不到落地的声音,于是,我们就傻傻地找石头,费尽力气扔出去。石头飘飘摇摇跌下去,悄无声息。

在这里,你会很自然地想到“谷”字,两山夹峙为之“谷”。我们对面那座山布满葱葱密林,山体斜斜向外倾躺;我们这边的山是悬崖峭壁,皮毛不生,光溜溜地适合攀岩。团团云雾就在这两座山夹峙的谷底里翻滚。在这种氤氲的环境里,仿如在梦中,踏云而来,追云而去。

雾是变幻万端的,似乎安静沉聚着的雾内里在积存着力量,当风从谷底吹过,雾便乘风势向着密林山体蔓延。这时你会看到一幅写意的图画,密林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白的云、墨绿的树林纠缠一起,如梦如幻如在仙境。风继续吹过,云雾的势头减弱了,慢慢地又从山上退下,沉聚在谷底,重新积聚、酝酿,等待下一次的飞扬。


放歌山野

在婺源乡村,串起各家的小路是青青的石板。最好以赤脚亲吻它那平滑和坦荡与水同行走向耕作的农田,那一片绿油油的深处。落日时分,青青的石板映着金色的夕阳,隐约中竟好像是伸向了遥远的天际……


婺源人民很淳朴,甚至有些害羞。当我把镜头对准挑着扁担的老人,他羞涩地扭过了脸,避开了镜头,留下的是稍稍有些隆起的背部和夕阳下拉长的影子。傍晚,在溪边玩水的孩子笑意盈盈,天真快活。可爱的小狗从我身边悠然地走过,时间也仿佛放慢了步伐。

天完全黑下来的时候我们唱着山歌从青石板小路往预定的客栈走去。陪伴左右的是闪着绿光的萤火虫。深夜里,爬上客栈的天台,微风带着青草的香气,迎面袭来,感觉些许凉意,但人却是清爽的。深蓝而纯净的天空中满天的星星像是伸手可及,让人感觉这生命也如同这时的天空,清亮明净,世俗喧嚣的一切已不再重要,我已经与自然合二为一,生命中透出原始的单纯……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山是一尊佛 佛是一座山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Posted by 乐山大佛 at 09:46   阅读(3) 评论(0) 引用(0) 图文藏屋

2005/12/16

感谢校长-七束心香送给爱丽丝


感谢校长-七束心香送给爱丽丝


七束心香送给您--UU校园校长alice .我的校长,我的优友.


点击查看原图片


第一束愿您身体健康,青春永驻

点击查看原图片

第二束愿坚毅伴随您左右

点击查看原图片

第三束愿您永保一颗宽大善良的心

点击查看原图片

第四束愿您每天充满智慧



第五束愿您在困难面前勇气十足



第六束愿您快乐每一天

点击查看原图片

第七束愿好运每天与您相伴


点击查看原图片 







山是一尊佛 佛是一座山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Posted by 乐山大佛 at 16:29   阅读(98) 评论(1) 引用(0) 图文藏屋

感谢校长-愿你天天有个好心情


感谢校长-愿你天天有个好心情


送给优友地带UU校园校长爱丽丝,祝愿她天天都有好心情.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山是一尊佛 佛是一座山


Posted by 乐山大佛 at 16:26   阅读(88) 评论(0) 引用(0) 图文藏屋

2005/12/11

音乐笔记-再别康桥


音乐笔记-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 - 徐志摩


点击查看原图片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点击查看原图片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点击查看原图片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点击查看原图片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点击查看原图片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点击查看原图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点击查看原图片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


点击查看原图片


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点击查看原图片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点击查看原图片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点击查看原图片


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点击查看原图片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点击查看原图片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点击查看原图片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点击查看原图片





徐志摩(1897~1931)新月派诗风的代表人物之一、诗人、散文家。


点击查看原图片


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省海宁县人士。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

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著有诗集小说散文集等。并有传世的名篇,《再别康桥》就是一首深受人们喜爱的传世佳作。



 







山是一尊佛 佛是一座山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Posted by 乐山大佛 at 09:48   阅读(278) 评论(0) 引用(0) 图文藏屋

音乐笔记-李白诗选


音乐笔记-李白诗选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背景音乐:







山是一尊佛 佛是一座山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Posted by 乐山大佛 at 09:46   阅读(279) 评论(0) 引用(0) 图文藏屋

2005/12/09

图文随笔-绝美的木兰围场


图文随笔-绝美的木兰围场

  
泱泱紫塞,地大物博,名山大川,不胜枚举。

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木兰围场”,是近年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旅游胜地,也是全国摄影界人士竟相瞩目的一块“风水宝地”,一度被人们誉为“拍不烂的塞罕坝”。
  
  
这些展现木兰围场绚丽风光的照片,使人产生一种如晤故人、如沐春风的感觉,不仅心旷神怡,逸兴遄飞。可以感到一种雄浑苍茫的远古之气迎面扑来,塞罕坝独具魅力的四季风光带着原始的野性映入人们渴望的眼帘,撞击着人们因受到震撼而加快了律动的心灵。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坝上薄雾缭绕、晨曦初露中的山村;水光潋滟、倒影如画的湖泊;蓝天白云下面一望无际、摇曳着绿草繁花的草场;悠然自得、闪烁着缎光釉彩的畜群;莽莽苍苍、蓊蓊郁郁的林海;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迷人秋色以及千里冰封、万里辔飘的塞外高原……。

毫不夸张的说,这每一张照片都是一首诗,一幅画,一段清纯的不杂一丝尘埃的乐曲。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山是一尊佛 佛是一座山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Posted by 乐山大佛 at 08:55   阅读(419) 评论(2) 引用(0) 图文藏屋

图文随笔-神秘的藏族饰品


图文随笔-神秘的藏族饰品 


西藏,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 她就像一幅画:傲立的雪峰,静默的圣湖,眩目的蓝天,神奇的庙宇,虔诚的居民,那种震撼的美让无数人魂牵梦绕。西藏,又是一种生活方式;而这样的生活方式又透过藏饰折射出那份神秘和恒久。
  
藏饰,一个能让人充满遐想空间的古朴符号,渗透着藏文化的远古和神秘……  
  
精挑细选的宝石和精美的雕刻,藏着雪域高原手工艺的最高境界,每一件都是藏族艺人的骄傲。透过那特色、精致的雕琢,你是否也能感受到藏人的那份天然的淳朴、突出自我的个性……其实那片土地离我们并不遥远,真正遥远的是那份心情。是否踏上过那片土地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能找到灵魂的净土、心中的西藏。   

还记得那样一句话:民族即世界。少数民族饰品日益成为都市时尚的主流,行走在街头,不经意间就能看到颈项、手腕、胸前佩戴民族饰品的女子,洋溢着浓浓的民族特色。其中藏饰以她古朴、粗犷、洋溢着神秘的色彩而博得众人的喜爱,而西藏风格的服饰也成为人们追逐的时尚,西藏服饰艺术除服装鞋帽外,首饰同样以丰富的种类,富有特色地为传统的服饰文化增添着耀眼的光彩。



藏刀上的铜环

点击查看原图片

牛头型的耳环

点击查看原图片

藏族饰品中的挂坠

点击查看原图片

藏族饰品中的骨图腾手链

点击查看原图片

藏族饰品中的骨图腾手链

点击查看原图片

狼牙

点击查看原图片

镶嵌石头的耳坠

点击查看原图片

红色的图腾珠

点击查看原图片

镶嵌宝石的手镯

点击查看原图片

镶嵌宝石的耳坠

点击查看原图片

木质的图腾手链

点击查看原图片

带花纹的木质的图腾手链

点击查看原图片

耳坠

点击查看原图片

藏刀上的彩石

点击查看原图片

金色的藏族佛教器具——转轮

点击查看原图片

藏族饰品中的木质图腾项链

点击查看原图片

藏族饰品中的耳环

点击查看原图片

许愿壶

点击查看原图片

戒指

点击查看原图片

耳坠

点击查看原图片

琥珀吊坠


点击查看原图片




山是一尊佛 佛是一座山

点击查看原图片
点击查看原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