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生活激活作文教学的课堂 @ 作文教学

 w3322laile123 2006-01-07








]
  一、无欲不举笔:设计突发情境,激活学生的创作激情
  班级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在一个班风纯正的班级里,集体活动常常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热情如果语文教师同时又兼任班主任,那么,这样的机会是应该予以关注和发掘的。生活中不缺乏激情,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引导学生去感受这种激情。
  这是在我一堂“议论文写作训练课”开始时我与学生的对话:
  “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此刻你们心里最期待的是什么?”我问。
  “春游……”学生异口同声。
  “这……安全问题,再说我们的学习也不能耽误,因此我建议,取消这次活动。”我态度有点暧昧。
  “为什么不让我们去?”
  “为什么不答应?”
  “其他班都去!”
  ……
  教室里群情激愤,吵吵嚷嚷,有些站起来,有些敲打桌子,有些满脸胀得通红,有些趴在桌子上直生闷气。
  “辱骂和恐吓绝不是战斗!”我调整着学生的情绪。
  ……
 班长站了起来,大有为民请命之势:“我想问老师,为什么不让我们去?”
  “我也想知道,为什么你们要去?”我巧妙地将话语引入正题。
  大家陷入了沉默。
   “你们也许不愿意明说,那你们把你们的理由写出来吧!”我接着在黑板上写上《我们为什么要春游》。
  此时的学生,带着自己的意愿,带着自己的希望,带有些许悲壮,带着不吐不快的激情,写下他们情感激荡、浩气四塞的作文。
  几十分钟下来 ,我收到一篇篇论据翔实,说理充分,情理并茂的作文。有的我还看到作文纸上斑斑的泪迹,我不得不为之感动。
  有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我理解你的心情,你是为我们好,是想让我们在学习上有所突破,可是你作为一个老师,不理解学生的心情,一味地强调学习,这将给的教育和教学带来多大的损失啊。你常常告诫我们有张有弛,劳逸结合。我们把拳头收回来是为了更好的打出去,我们蹲下来是为了跳得更高……”
  有的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蓝天白云下,在溪水旁,在草地上,师生同游,促膝谈心,这样不仅互相了解,还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在高三的紧张而枯燥学习和生活当中,时时回味我们曾经的友谊,那将是一件多么有意义和值得回味的事情啊!”
  有的“情中有义,软硬兼施”――“在我的记忆中,陈老师是那样的通情达理,是那样的和蔼可亲,我一直以为,我在这个班是我的福气,也是我的荣幸。我从心里佩服和敬重你,但今天是让我感到遗憾,我并不是遗憾我们不能去春游,我担心的是你的形象会在同学们的心目中大打折扣,为你将来的工作带来不利影响,也将给我们的团结向上的集体蒙上一层阴影,作为一位关心你的学生,我不得不向你进言,顺应民意,众怒难犯,请你三思。”
  有的“有理有据,反将一军”――“我们学过许多游记,游褒禅山让我们明白“志”趣,雨中登泰山让我们明白“雨”趣,黄山三日让我们明白“景”趣,这次的春游一定有我们的“情”趣,在祖国的怀抱里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陶冶我们的情操,从而培养我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这老师不会反对吧?”
  ……
  这种方法讲究相机而动,随机应变,求变出奇,奇中有新。学生置身于教师精心设计的情景中时,他们会忘记了是在写作文,而不过是在急切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而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