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Web2.0周刊

 weicat 2006-02-09

  Blog的回复实在是一笔财富,除了恼人的spam之外,几乎没有人不希望自己的Blog被热烈评论,象老罗那样决绝的人毕竟是少数。但Blogosphere是个开放的系统,无法象在某个封闭社区(如flickr)内那样方便的管理回复,自己在数个Blog发表的留言不易被跟踪和管理,难以形成持续的讨论,降低了发表回复的意义和数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家探索了各种各样的办法,但仍然不尽如人意。

  coComment看起来提供了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coComent试图通过跟踪并分享Blogosphere中的评论,来形成一个Conversation,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创造新的价值。

  由于CoComment采用邀请制,而我没有,所以无法登录进去亲身体验,但是从页面的介绍就可以大概了解该服务的运作机制了,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1. 抓取
    当你在某个Blog上发表评论,coComment会在一个叫做“你的对话”的页面上保留一份该评论的copy。并包含原文链接的信息,以方便你查看曾于何时何地发表了何种评论,用来实现评论跟踪的功能。
  2. 分享
    在你自己的Blog上显示曾你发表过的评论,以往我们分析Comment和Trackback的区别时,往往说基于人的自私心理,不愿意将自己写的东西只留在别人的地盘上,而coComment的这个功能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这个缺点。
  3. 提示
    发表了评论之后,也许很需要跟踪其后的所有新评论,以便形成讨论和对话的可能,此功能正是如此,可以实时的给予提示。

  不多不少,刚刚好,这三个问题,恰恰是Blogosphere中comment这件事情上最需要被解决的,coComment准确的抓住这个痛点,至于是否真正的搞定了,要等拿到邀请后考察一下才有资格评说。但看起来应该是很不错了,而且将comment组织成对话的形式,似乎也具有相当大的想象空间。

Technorati Tags:

Posted by Herock at 03:20 PM | 本文网址 | 评论 (4) | 引用 (1)

January 16, 2006

Email阅读RSS?

  看到RSS邮天下这个新服务,卖点显然是希望用“Email”这种接受度非常之高的阅读方式,来享受“RSS订阅”的乐趣,只需要填入要订阅的rss地址以及用来接收更新的Email地址即可。

  但我没有试,原因是其页面上并没有标注明确的退订方式,我不知道是否能够方便的退订,而且要加入新的订阅条目的时候,可能也会比较麻烦。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

update:多谢Tangos提醒,原来页面上已经注明了,我竟然没有看见,太粗心了。

Posted by Herock at 10:55 AM | 本文网址 | 评论 (3) | 引用 (1)

January 07, 2006

2006年第一周简报-第9期

  2005年飞身而过,Web2.0仍是热度不退,06年第一周,部分相关的讨论总结如下。

  一、Blog,仍然作为Web2.0的基本标志而备受重视

  中青网开通了Blog服务,也被冠以“重点新闻网站涉足web2.0”这样的噱头。不过中青网这个Blog:青年博客,倒是令人颇有些小惊喜,摒弃了国内大部分BSP大杂烩的风格,清新的绿色背景下,只有纯文字的内容呈线性展示,有点儿Del.icio.us当初的极简作派。

  只说分析了“社会化Blog”,强调Blog服务还是需要凸现一些社会化意味,我倒觉得并不尽然,Yahoo360几乎已经可以当作失败的案例了吧,另外,Blog作为一种与自我真实形象契合较紧的表现形式,其联系的维度也应该是多方面的,被禁锢于单一的所谓“sns”中,显然是缺乏生命力的。

  Andy Wibbels则对四大主流Blog服务进行了对比,包括TypePadWordPressBloggerMovable Type,Andy另有一份报告是介绍关于Blog的商业化使用,值得看看。

  二、Web2.0虽经反复争论,但对其的理解、认识仍在进行中

  刚刚做成了一笔大买卖的刘韧提出,用户登录是web2.0的前提,要让网站知道你是谁,让别的用户知道你是谁,才能更好的享用互联网,我现在常用的服务,都是保存了密码并自动登录的,所以基本感觉不到登录的麻烦,而尽享其便利。

  bslgw谈了对Web2.0公司推广的一些看法,与Cero品评豆瓣的文章结合起来读,觉得很有意思,后者的行为恰是Web2.0公司推广的较高级境界,既然Web2.0公司多是bslgw认为的”功能单一、专注某个方面“,那就应该坚持自己既定的路线,不论是高端,还是低端。

  这副图:Web2.0 - extended mindcloudmap则是用很“2.0”方式展示Web2.0,其中的note由多人添加而成,比较有趣。

  三、Web2.0的视觉要素

  也许我们说不清Web2.0的概念,但对大多数网站而言,往往只看一眼,就会觉得:“恩,真是2.0!”,或者相反。看来视觉要素会造成相当大的影响,同样的内容,以不同的外观展现,对受众的影响截然不同,本周有两篇值得关注的文章,分别谈到了颜色和设计的趋势:

  四、在Web2.0的国度,RSS扮演了高速公路的角色,正是意气风发之时,很难受到冷落。以下关于RSS的思考,都很有价值:

  五、有趣

  六、简讯

  Creative Commons藉着Blogger们的传播,渐为众人所知,也俨然成为Web2.0时代最”时尚“的著作权授权规则,其中文项目-“创作共享中国大陆项目”(Creative Commons Mainland China)目前正在提交公众讨论,采用了Google Group作为讨论的方式。 

  附件:mindjet_favicon.png 本期内容mmap文件下载 免费mmap阅读器下载

Posted by Herock at 01:31 AM | 本文网址 | 评论 (1) | 引用 (1)

December 28, 2005

【blogherald】2006年十大web2.0预言

来源

又到年关,又是一个总结和预言的时候。我不喜欢预言什么,永远牢记孔夫子的教诲:述而不作。还是转述别人的预言吧。

blogherald,某些人或许会将它翻译为博客先驱,怎么叫无所谓,我也不在乎。这个网站昨日(12月27日)发表了一篇2006年十大预言,这里给各位一一道来。

十大预言
 

  1. Technorati将被收购。Technorati大家该不会陌生吧。在没看内容之前,我私下认为Technorati应该被Yahoo!收购,居然blogherald和我想的一样。Yahoo!看样子注定要成为Web2.0killer了。只可惜Flickr和Del.icio.us被收购后三天两头宕机,yahoo还得多注意才是。
  2. SixApart不会被出售。blogherald预言SixApart可能在2006年进行IPO(首次公开募股),然后在Nasdaq上市,预计市值将达到2亿美元!
  3. Nick Denton将出售Gawker Media。尽管Nick Denton曾多次声明不会出售Gawker Media,不过世事难料,就像大多数人想不到mop收购donews一样。
  4. MSN Spaces用户将超过1亿。这个似乎可以实现。
  5. blog数量将达到4亿。今年7月,blogherald的统计数据是:全球大约有7000万个网志。
  6. blog网络将得到巩固
  7. blog广告将(再次)繁荣
  8. 针对blog的规则将更多。这个,我想中国blogger最有发言权了。
  9. 政治blog将继续失去在blog圈的影响力。
  10. 将新出现150家web 2.0公司,但是将以全军覆没告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