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岛链”对抗门户---关于Web2.0的乱扯 - 《槽边往事》---比特海日志

 openlog 2007-06-03

以“岛链”对抗门户---关于Web2.0的乱扯

什么是门户网站?门户网站的意思就是“什么都为你做,什么都有,但是什么都做不好”。在网络世界的早期,门户网站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因为那时候的人们太多分散,必须要有一个公共信息中心,大家都去那里看由编辑从各地集成来的消息。但是,随着网络的发展,信息的高速增长,门户网站为了提供足够的信息,就不得不一再扩大,一再增加栏目和频道。但是这样一来,访问的人数反而减少了。这是为什么呢?

假如我有一台电视机,它能提供1000个台的节目,但是我能选台,却不能设置台的数量和位置,每次都得在这1000个台里去翻。那么,这台电视机还不如一台只有20个频道,但是我可以自己编辑选择的电视来得好。选择太多,等于没有选择。信息太多,等于没有信息。门户网站现在的问题就是这个样子。

而且,门户网站的人力发展跟不上频道发展的速度。同一件事,投入5个人去做和投入10个人做,结果完全不同。50个人同时做10件事情和10个人只做一件事,结果截然不同。门户网站的频道虽然多,但是没有哪个门户网站的个个频道都做到很专业的。举例来说,在投入等同资金和人力的条件下,门户网站的旅游频道不如专业的旅游网,专业的旅游网不如华南旅游网,华南旅游网不如广州旅游网,广州旅游网不如白云区旅游网。同样的50万元,10个人,可能做白云区旅游网的人能把每个公厕,每条小巷,每户大排档都做出来。但是门户网的旅游频道能做成什么样子呢?怕连每个省的省会都没做完吧?那么,我要你这个旅游频道干什么呢?你能提供我点什么呢?

问题出在信息的筛选模式上,门户网站是自上而下的筛选,是家长式的管理,网友的自主权很少。整个Web1.0时代里,都是在做门户网站的这种信息管理。站方帮你选择,排序,推荐各种信息,美其名曰:信息服务。潜台词是:我们比你更了解你的需求。这可能吗?假设一个门户网站的每日流量是一百万人次,这一百万个人起码有一千万条信息需求。但是这一千万条信息需求,居然由数百个编辑就满足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任何门户网站都做不过搜索引擎门户网站。因为用户逐渐发现,门户网提供不了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根本没有自己搜来的好,不如自己动手好了。一个用户可以一周不访问门户网站,但是不能哪怕一天不用引擎。

现在,网人们又提出了WEB2.0的概念。很多蠢货说这是个概念炒做,很多白痴说它没有实质内容,很多废柴说这只能丰富一下门户网站的服务而已。什么是WEB2.0,我用豆瓣网www.douban.com举个例子,现在已经没有人对它是个WEB2.0站点还有任何疑问了。豆瓣网是怎么个玩法呢?

站方只提供一个搜索引擎,可以通过它搜索到图书的ISBN编号,可以搜索到电影的IMBD编号。用户注册了进来,先去找自己喜欢的书、电影和音乐。如果站内已经有了,就可以把它添加到自己的收藏目录下。如果站内没有,允许用户自己添加进去,资料后面注明是谁谁谁的贡献。可以想象,很多人都被这种信息提供的模式迷住了。因为它不是站方提供,而是网人们自己去添加,去编辑。你不想看到的书和碟,永远不会出现在你的收藏里。

好了,这只是第一步,建立自己的书库、碟库。接下来,一个用户可能会关心三件事。1、某本书我没看过,某部电影我没看过,它究竟好看不好看?2、某本书某部电影我看过,我想知道别人怎么想,怎么看?3、我个人对某书某碟有自己的看法,我想发表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寻找到和自己志趣相投的人。

豆瓣提供了评论功能和对评论投票的功能。你去查某本书,它边上就是所有读者对这书的5级评分,一目了然。下面就是评论,每篇评论读者又可以投票,选择“有用”或者“没用”。你看了对书籍的评分以后,如果想看一篇有价值的书评,那么投票数会给你明确的指示。你自己也可以发表评论,有人会来表示赞同或者反对。你觉得这人有意思,那就可以加他为朋友,看看他经常读什么书,看什么电影,听什么音乐。大家觉得某个话题不错,那就组织一个讨论组,别人可以参与进来进行讨论。

从这里能看出来,豆瓣的站方不提供多少信息服务,除了最早他们自己录进系统的那批书和电影。提供信息服务的是网友自己,选择什么信息服务的还是网友。和门户网站最大的不同就在这里,在WEB2.0网站,网友对信息的提供和接受有绝对的自主权。新浪读书可以推荐一本破书,把它置顶。在豆瓣做不到,因为网友根本不买帐,评分极低,甚至没有人去评论。一句话,这里不提供无用信息,这里以投票保证信息的公正和有效性。真正有用的信息,会被网友“顶”起来,一条都跑不掉。

而对于网友自己来说,豆瓣虽然有海量信息,但是我只取一瓢,其他的海量信息再怎么多,不会侵占我的屏幕,要我自己去筛选。我选择我需要的,我提供我喜爱的。整个数据库越来越大,越来越方便。而且可以形成即时的讨论和人际沟通,我不高兴别人如此评价一本书,我可以跟贴反对,我甚至可以通过站内信箱扔砖头。

讲到这里,其实一种在网络上的新鲜玩法已经出现了。它不再依托传统的WEB1.0网站,而是转而为自我为中心。核心是你的个人BLOG,一个BLOG就是一个站点。你在你的BLOG发表你的意见,不需要网管审核。你的BLOG可以订阅和收藏你所需要的RSS,满足你对信息发布和收藏的要求。你通过你在BLOG上订阅的RSS,去了解你所需要了解的信息,只选择一次,以后再不用寻找。

整个网络世界对于你来说,不再需要门户网站那种坚实的陆地,你所需要的只是你的小岛---你的个人BLOG。它上面有很多链接,一个个链接把你和其他人的BLOG,WEB2.0站点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岛屿链。

每天,你应该是这么开始你一天的网络生活:首先打开自己的BLOG,去音乐点播站定制今天需要循环播放的几首MP3。听着音乐,你看有没有朋友留言,自己的BLOG有没有什么评论。然后打开信箱,看里面有什么信件。点开你RSS订阅网站,看更新后的新闻和信息。有兴趣那就TRACK到你自己的BLOG上,或者写上一段评论或感想。然后根据你的兴趣和爱好,顺着你的链接访问专业Web2.0网站,就房子或者书籍或者衣服或者股票看一下,给其中你觉得有价值的几篇投票,或者是写上自己的评论并且自己推荐进去。最后,是打开你的IM,你这时已经有很多想法可以和你的朋友们做线上交流。

突然,你临时接到一个任务,要去桂林出差。你打开票务的Web2.0网,查询指定城市之间的交通工具价格,根据货比三家表,确定购票。然后你再进入你定制的旅游网,查找关于桂林的旅游信息,搜索“桂林”的TAG。看看有什么吃的,有什么玩的,有什么买的。网站中推荐人数最多的旅游攻略可以告诉你所需要的一切,按时间排列的功略可以了解到关于桂林最新的消息。哪条路不好走,哪家以前最可亲的旅店现在换了个黑心的老板。信息搜集完毕,关机,闪人。

到了桂林,景色果然动人,拍了无数相片。回到宾馆,打开自己的BLOG,找到提供像册服务的Web2.0站点,把你的照片做成幻灯,在你BLOG的侧栏播放。这时候,你那条“我出差去桂林啦”的日志下面,已经有很多朋友留下了问候。看看有没有桂林本地籍的网友,大家约一下晚上一起在江边吃米粉K啤酒。临出门前,打开地图网站,看看网友上传的桂林地图,确定你的宾馆和你要去的地点在图上的位置,顺手把自己标在GOOGLE MAP上。。。。。。

没有门户网站,不需要,而且是根本不需要。岛链已经完成了你所有的信息搜集和发布工作,而且都具有专业水准。所有这些信息服务完全以你自己为中心,任你予取予求。在这个你自己定制的岛链上,有你所需要的一切信息,连接你和你的朋友,满足你对信息和人际交往的需求,提供你及时和真实的信息情报。它所涵盖的深度和广度,它所体现出来的个性化服务,是任何门户网站所不能企及的。如果能再配合上跨BLOG平台的留言和即时通讯工具,绑定到手机和PDA的信息贴身提醒,你就等于拥有了整个世界。

有了岛链,还需要门户干什么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