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行上市前夜:和广北重新定位中银香港

 胡琳柟 2006-03-28
中行上市前夜:和广北重新定位中银香港


分类业务经营收入的构成

 



  
  中国银行年内来港上市,使中银香港(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银香港”,2388.HK)此刻的谋变之举显得势在必行。
  3月23日,中银香港公布2005年度业绩的同时,更着力宣布了其2006年-2011年的五年发展大计。其中,对中银香港今后的定位问题,中银香港副董事长兼总裁和广北有详细分解。
  一改中银香港之前的传统商业银行形象,和广北将未来的中银香港描述为一个“在区域市场建立战略据点的、最佳质素的金融服务集团”。这意味着,无论在业务领域还是地区分布上,中银香港都将与以前有显著改变。
  收购中银人寿控股权
  中银香港的谋变之举从进军人寿保险业开始。
  3月23日,和广北证实,中银香港当前正与中行协商收购中银集团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下称“中银人寿”)控股股权。
  中银香港乃是中行的控股子公司,中行目前拥有其65.97%控股权。中银人寿是中银集团保险有限公司(下称“中银集团保险”)的全资附属子公司,而中银集团保险则是中国银行的下属机构,法定股本10亿港元。
  根据香港保险业监理处2005年度的临时统计数字,中银集团保险在2005年的整体保费收入为49亿港元,其中寿险的收入大约是一般保险收入的3倍。
  截至2005年12月底,中银人寿在长期保险业务的有效保单保费收入为36.38亿港元,较2004年的23.24亿港元上升约57%,2005年的市场占有率约为3.1%。一般保险方面,2005年内,中银集团保险的毛保费收入则有12.7亿港元,较2004年的13.41亿港元减少5.3%,2005年的市场占有率为5.3%。
  目前,中银人寿主要由中银香港、南洋商业银行及集友银行销售各种寿险保单。其中,南洋商业银行为中银香港的全资附属公司,而集友银行的70.49%股权由中银香港持有。
  如此一来,一旦中银香港收购中银人寿成功,则意味着其销售网络较之前更加通顺。和广北表示,之所以决定进军人寿保险业,主要有两点,一是中银香港在分销渠道上具有优势,另外,其对人寿保险业也兴趣甚浓。
  和广北称,该收购协议仍在商讨之中,具体出价尚未最后敲定。
  从中银香港2005年业绩报告看,其成绩单可谓不俗,和广北表示,以中银香港目前的财务状况来看,应付中型收购没有问题。
  2005年,中银香港录得股东应占权益134.94亿港元,同比增加12.8%。每股盈利1.28港元,同比上升12.8%,董事会建议每股派息0.48港元,加上中期派息每股0.328港元,中银香港年度派息0.808港元,较2004年增长13%。
  到2005年末,中银香港总资产达8221.05亿港元,综合资本充足率为15.37%。
  除了进军人寿保险业之外,中银香港还计划大力拓展资产管理和证券经纪业务,通过加强产品制造和分销能力,丰富其金融产品系列。
  不排除在内陆收购
  显然,中银香港的胃口已越来越大。这一点,从3月23日和广北所作的中银香港业绩公布报告题目中便可窥见一斑:向更广阔的未来迈进。
  “广阔”除了业务领域的拓宽之外,更主要的是,中银香港已明确提出,要“透过在香港的雄厚基础,巩固在中国内陆的地位,在区域市场建立战略据点”。由此,中银香港的扩张之路已经开始。
  根据香港联交所有关规定,同时在港挂牌交易的子母公司必须在经营范围上有严格的界定。而今年2月底,在被问到中行上市之后中银香港将如何定位时,和广北还低调表示,中银香港正就定位和战略问题与中行进行协商,并不急于在内陆拓展分支机构。
  仅仅月余,和广北的中银香港扩张战略便高调出炉。
  和广北称:“中银香港现已定位成一个区域性全功能的金融服务集团,因此必须要有一个足够的业务平台,香港现在已经有了,其他的区域也应该有。为了配合发展,我们在香港之外的其他区域,包括在内陆,都要做进一步扩展,不排除通过收购完成。”
  他明确提出,中银香港将更积极拓展内陆的业务,扩大在内陆的网络,确保中银香港在中国内陆外资银行的领先地位。同时,中银香港也将利用与母行中国银行的密切联系,提高在内陆市场的渗透率。截至2005年底,中银香港共有分行301间,其中287间在香港。
  对于投资者关注的与中行之间的竞争问题,和广北坦陈,其个人并不认为中银香港在内陆的扩张,势必会与中行之间有冲突。中银香港与中行之间的目标客户定位不同,优势也不同。中银香港的优势在于跨境业务,为香港客户到内陆发展或者内陆企业到海外发展提供金融服务。
  “在针对不同客户的情况下,我相信我们不会同母行的内陆业务造成很大竞争,相反应该有更多的合作机会。”和广北表示。
  和进一步解释,这种合作效应实际上在2005年业绩中就已经体现。2005年,中银香港在内陆的总客户贷款业务强劲增长,增幅达61.4%,总额为150.93亿港元。“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和母行共同合作的结果。”和广北强调,到2005年年底,中银香港与中行之间的两地转介客户超过150户。
  2005年,中银香港的中国业务模型和矩阵式管理进一步得到巩固,其通过位于上海的中国业务总部,整合中银香港、南洋商业银行和集友银行的内陆业务。
  除了在内陆扩张之外,中银香港还计划在亚洲或者其他地区寻求扩展业务机会。“我们将考虑通过收购或建立合营公司,与亚洲地区其他金融机构建立伙伴关系。这不仅可以为我们提供在区内拓展新业务的机会,而且有助于加强我们在香港和内陆的地位。”和广北表示。
  如此一来,中银香港将能够更专注于为香港客户和日益富裕的内陆客户,特别是有意于在亚洲或全球发展的内陆公司,提供所需银行资源。
  用和广北的话说,中银香港的今后五年发展计划包括五点,即强化在香港的领先地位,加强产品制造及分销能力,建立更稳固的内陆业务,寻找区域性扩展机会,提升企业价值和核心优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