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逐梦的中国维基人

 渴望飞翔的虫虫 2006-03-31

   对于国内最早的一批维基人来说,与其说维基是一种新的互联网创业模式,倒不如说那是他们将知识、思想自由交流和共享的理想

  本刊记者|张炯 

  鲍鸣浩是个很有理想的人。

  上世纪70年代初出生的他,骨子里透着一股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家、国、天下”的历史使命感。他觉得自己不应该是个商人,然而事实似乎依然不容质疑。

  作为国内第一批维基网站之一“维库”(WikiLib.com)的创始人和管理员,鲍鸣浩在中文维基的探索上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我现在一半以上的工作时间和几乎所有业余时间都用在了维库上。”鲍鸣浩用快乐来形容自己的付出,而别人则更愿意把他这种状态当成他的一种理想,将知识、思想自由交流和共享的理想。

  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维库是2004年9月开始上线测试的,但实际上从2003年我就开始关注维基了。”谈到鲍鸣浩对维基的情有独钟,得从他和互联网的缘分说起。

  早在1994年,鲍鸣浩就创办了自己的“电话BBS站点”(一千零一夜,国内第一个四线电话BBS),这在当时的中国极为少见。“我和丁磊、马化腾都是当时国内Fido网络(China Fidonet)的积极参与者,基本同时接触的互联网,到现在我们还有联系。”据鲍鸣浩说,当初丁磊还曾经力邀他加盟网易最初的创业,不过,由于工作的原因以及创业时机方面的考虑,当时热衷于钻研网络技术的鲍鸣浩没有参加。

  1997年,鲍鸣浩和冒志鸿(现在为UUZONE的创始人及CEO)等人合作创立了定位于互联网的北极星软件公司,虽然成功推出了棋牌游戏和即时通讯软件(网际精灵),并曾在初期一度领先于联众、腾讯,但由于管理、资金等多方面的原因,最终走向了失败。“北极星带给我很多互联网创业的经验和教训,”鲍鸣浩沉吟着。

  虽然第一次互联网创业没有成功,但鲍鸣浩对互联网的热爱和思考却一直没有停顿过。后来鲍鸣浩又在家乡江苏做起了SP。“在做电信

增值业务的同时,我总在试图找到一种技术——它应该具备互联网交流与知识传递的优点,又能够避免内容良莠不齐的缺点,起一个知识共享平台的作用。”直到他看到了维基。

  “从知识积累角度来说,维基给互联网带来的变革是巨大的,比blog还大。因为blog关注的是个人的个性张扬,鱼龙混杂并且大众参与程度低;而维基则是分享的社区,通过相互补充和修订来不断完善内容,其开放性也使每个参与者都有很强的成就感。”鲍鸣浩说。

  对维基大感兴趣的人还有很多,

上海人叶群峰就是其中一个。叶群峰的网站“网络天书”(cnic.org)比维库起步还要早一些。“刚一开始接触维基那种开放、合作、平等和共享的网络文化,我就被深深吸引,有了很强的做维基网站的冲动,”叶群峰告诉记者。

  2003年,叶群峰做了第一次尝试。他参照国外一个维基引擎的程序,花了几个星期的时间进行调试、修改,做出了一个中文维基系统,并把它应用到了cnic.org。而他最初的想法也很简单,就是想模仿英文的维基大百科网站。“我个人不认为网络天书会发展成一个权威的百科全书。‘天书’,顾名思义,包含了一些较自由与理想化的理念。”叶群峰在维护网络天书的过程中逐步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中国的维基还很小

  当被记者问及维库当前的规模,鲍鸣浩这样说:“与英文维基百科约200万个条目比较起来,所有中文维基社群建立的条目现在还不到5万。经常上维库网站的人进行词条维护的人大概有六、七十个,而英文维基百科的积极参与者有几万人,这也是中文的维基内容不够多、价值不够高的根本原因。”他感叹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维基规模还太小:“维基在业内虽然已经广为人知,但其重要性和价值还没有被充分认识,在大众中更远远没有普及。”所以,鲍鸣浩认为他现在的主要任务还是为维库提升品牌和聚集人气。

  叶群峰的困扰也在于此:“最大的困难是积极参与的人不多。维基在中国的发展仍处于儿童期,很脆弱,不够成熟,原创性也比较差。”

  同时,一些专业人士也对维基的权威性提出了质疑。“维基技术用来做百科全书,其权威性值得商榷;用其作为知识传播的途径,很容易误导进行参考的人。”国图数字

图书馆总工孙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纯粹的维基根本就不可能生存,任何人想什么都可以往上写,要绝对的自由和民主,这可能么?”DoNews创始人刘韧的观点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想法。

  然而对鲍鸣浩来说,最头痛的事情还是网站的非商业定位和生存发展所需资金之间的矛盾:“由于维基网站每一次页面修改都需要保存记录,所以对服务器的性能要求较高。”维库一直在借用鲍鸣浩的SP服务器,现已面临空间不足的危机。从出生到现在,维库一直都在鲍鸣浩不断的投入下发展,其本身并没有“造血”功能。

  “网络天书目前投入的资金有限,没有采用独立的主机托管,如果访问量过大的话,会造成服务性能下降甚至中断,当然也无法避免垃圾信息的出现和一些人的骚扰。”叶群峰认为,纯粹的维基理念是不能商业化的,虽然可以利用维基技术或模式来构建商业化的网站,但类似百科全书的维基站点,应该采用非赢利性模式或者是NGO(非赢利组织)管理。

  未来的前景

  “维库的最终目标是要发展成一个知识管理的理想系统。怎样才能称得上理想呢?目前来看,至少要满足以下几方面的要求:海量存储、网络化、动态发展、自我完善、完善的分类和搜索机制。显然,维基的诸多特性和这些要求基本上是一致的。”鲍鸣浩似乎对维库的未来有着很清楚的规划。

  尽管鲍鸣浩的理想看似遥不可及,但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维库已经和搜狐达成了合作协议,进行搜索引擎(分类网址)和维基的相关合作。他认为,像这样的合作今后还会不断出现。而这本身就是对维基的肯定。

  “在新闻方面,现在已经不会有人怀疑互联网是发布及获取新闻的最佳手段,但也不会有人否定传统媒体存在的意义。我认为在不远的将来,在知识领域,网络百科和传统权威百科之间的关系也会是类似的。”鲍鸣浩认为维基的发展壮大只是迟早的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经过这两三年的发展,许多采用维基技术的站点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像新浪、搜狐等大门户也涉及其中,这说明了维基强大的生命力。对于维基站点来说,如何定位和运营才是关键所在。”叶群峰乐观地表示。

  与这些维基人的交流是愉快的,会被他们身上的那种投入和执着的精神打动。在采访过程中,一位业内人士的话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维基承载着很多人或者用户的一种理想,这本身就是它存在的理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