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写了《异想天开 # 2.0是一种模式(1): 书2.0 》之后,还有几句话再想啰嗦一下。
- 如果说书1.0是静态的书,书 2.0就希望成为"活的"书:读者不但享受内容时时更新的阅读快感,还因为自身的参与使得对书的理解更为深刻,另外一方面读书的过程中人与人的社会交流也能够带来无穷的快乐。书3.0 是什么?也许书就是人,人就是书吧。哈哈。
|
书 1.0
|
书 2.0
|
基本模式
|
静态的书
|
"活的"书:自我成长,永远更新
|
内容组成
|
静态内容
|
动态内容+人的社会交流
|
读者阅读模式
|
读者与内容之间的单向交流
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单向交流
|
读者与内容之间的双向交流
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双向交流
读者与读者之间的双向交流
|
读者行为模式
|
阅读书籍内容
|
阅读书籍内容 参与创作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流
|
- 即使书 2.0的概念被接受,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面,肯定不是主流。他也不能替代书1.0的创作模式和发行模式。他能做的事情是给过去多少年一成不变的模式吹来一股新风,带来一些新的思路和想法。
- 书 2.0能让写书这个过去只有精英分子才能做的事情,变的更加平民化。一旦降低的书籍创作门槛,我们能够挖掘无数的平民英雄,让更多的写作爱好者展露自己的头角。起点和幻剑就靠类似的方法塑造了无数的平民英雄。在网吧里面写出来的《诛仙》就是最典型的一个例子。
- 类似于书 2.0的创作模式也不是什么新东西,其实很早就有许多人这么做了。现在市场上遍地开花的《XXX是个好员工》,《水煮 XXX》,《XXX36 计》,《XXX108招》等等财经管理和励志类的书籍,哪个不是一个教授带着几个学生,几头大牛领着一群小弟写出来的。书 2.0只不过把这个现象从后台搬到了前台,把小团体换成了广大读者和社会罢了。如果我们把写书看成是一个类似于软件开发的项目,书2.0 的管理手段和沟通方式肯定要比这些作坊式的开发手段强的多。
- 即便是写小说,作者和读者的交互难道真的会给作者思路以及书的个性带来负面影响吗?也许吧。但是我倒是从起点,天涯和猫扑看到了很多积极的例子:
每天都来等更新,等到了是一种幸福,没等到是一种期盼,正好碰上就是一种默契,不管是什么,先投票支持.....^_^顶!
时间到了,发.发.发…..您就行行好,发了吧!!
加油啊!!努力啊!!我会陪着你一直支持下去的!!要写完啊!!顶!
每天快要到12点时,我都在不停的刷网页,每次没看到新的,心里就多点失忘,更难去安心入睡呀!
写的不错.好书~支持!~好的文章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希望你能坚持下去.加强了细节描写,肯定会更上一层楼!加油,支持作者,写书辛苦了,继续努力,我会支持你的!~^_^看书投票是作为一个默默读者的美德,也是给优秀作者的鼓励,虽然我们无法给作者实质上的报答,但是我们给了作者精神上的支持,期待再次更新..
每一位作者都值得尊敬,都值得我们把真诚的鼓励与意见,无私的奉献给他们!是他们无私的倾尽自己的心血,耗费自己宝贵的时间为我们呈现了一部部精彩的小说——就像这部小说!对此,我只能向你致以深深的谢意,谢谢你的好作品,你的努力给我增添了乐趣,希望我的支持能给你更新的动力。
有些读者再次抄袭花儿乐队的嘻唰唰,改编成苦刷刷,以表达等待更新,不时刷新网页之苦。更有甚者,为了央求作者加快更新,不惜装可怜,冰天雪地裸体跪求,种种招数都使出来了。在天涯和猫扑中,一篇好的连载小说,可以达到上万楼的帖子和回应。这样子带给作者的动力有多大啊!其实,看小说是一种乐趣,看网友的反馈更是一种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