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西方媒体推崇为“电脑和传播科技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大师之一”的尼葛洛庞帝,一直倡导利用数字化技术来促进社会生活转型,于1996年7月被《时代》周刊列为当代最重要的未来学家之一。他所著的《数字化生存》在中国的翻译出版曾经引发中国人对未来信息世界的狂热激情和无尽梦想,拉开了中国互联网启蒙运动的序幕。因此,4月12日开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
媒体实验室主任尼葛洛庞帝的访华成为业内外关注的焦点.记者全程跟踪采访了这位影响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风云人物。尽管他的观点并非全部正确,但他对商机涌动的中国互联网未来进行的预测与猜想却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未来互联网最赚钱的业务是电子商务 1996年8月,张朝阳得到尼葛洛庞帝的天使投资支持而创办搜狐公司。作为搜狐种子资金的投资人,第3次访华的尼葛洛庞帝参加了由搜狐等企业主办的“2004中国互联网峰会”并出任大会主席,并对自己能亲身推动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深感荣幸。 记者:目前搜狐的市值相当于一个燕京啤酒,两个上海航空,三个神州数码,四个华润置地,八个物美,20个北大青鸟环宇。您目前个人的收益无疑是巨大的,现在回过头来怎样看待自己当初对搜狐的投资? 尼葛洛庞帝:1990年,我创办了一个杂志叫《有线杂志》,我们当时做的初衷就是希望把电脑带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1996年的时候我认识了张朝阳先生,他到MIT找到我,谈论互联网的问题,当时可以说他对互联网还是一无所知的。 我过去并不认识张朝阳先生,但是我确实知道互联网是很重要的,也知道中国是重要的,我也知道张朝阳是一个很聪明的人。这就够了。正是基于这几点,我才投资。我还可以跟你讲一个故事,张朝阳可能也不知道,他去英国,我的一个同事说他对于互联网一点都不知道,你向他投资你疯了,但是我那个时候特别有决心,我也很高兴能够向他投资。 对我来说投资不是投资一个好的点,一个主意,而是投资一个人。 记者:您当时是否有投资失误? 尼葛洛庞帝:我认为当时的投资是正确的。只是后来整个大盘的经济急转之下导致了一些失误。如果说失误的话,就是我投资感兴趣的领域,我投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兴趣。 记者:你通过投资搜狐到目前为止已经获得了多高的回报? 尼葛洛庞帝:对搜狐投资的回报对我来讲是巨大的。可能一生也不会再碰到一到两个这样的机会。 记者:作为搜狐的投资人,搜狐的股票从最高的40多块钱,到现在回落,你作为投资人怎么看待这个股票的涨跌?您认为未来还有哪些更多的值得关注和兴奋的事情? 尼葛洛庞帝:我觉得作为一个投资者,不应该那么贪婪。投资者和投机者的区别就是投资者没有投机者那么贪婪。实际上互联网产生那么大泡沫的原因就是因为投机者太多,太贪婪才产生的泡沫。作为一个投资者,以任何的标准来评价,搜狐的回报都是非常的好,要长期的看。 记者:您如何看待当今中国的短信、网络游戏热潮? 尼葛洛庞帝:8年前,我并没有先知先觉预料到无线增值业务和网络游戏在中国的迅猛发展,如果当初就预见到了,我一定当时就投资一个网络游戏公司那将是一个人一辈子千载难逢的机会。 可以肯定的是,未来互联网最赚钱的业务会走向交易型,比如电子商务。 中国可以直接进入4G 作为一位美国学者,尼葛洛庞帝的意识里不可避免的有着“美国利益”和理性思考相互矛盾的因素在里面。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进行的《数字化生存与中国互联网》演讲和“2004中国互联网峰会”的主题演讲《全球互联网未来十年与中国猜想》中,他这种心态表露得比较明显。 记者:中国互联网已经完成了对于文字和图片的传播,下一代无论是通讯行业说的3G,还是广电行业说的数字化的传播,可能在中国因为技术和行政门槛的原因会产生很多变数。请问在美国,或者是您看到的未来真正完成信息化的生活,会呈现一种什么样的场景? 尼葛洛庞帝:在这个新的阶段关键不是在于政策,不能依靠政策来引导,更重要的是,由创新的力量来提供更好的服务,来参与这种竞争。而不是说靠一些政策。比如说欧洲对于3G的重视,实际上是推迟技术的推行。不能太依靠一些产业政策和一些制定的标准,来影响创造性的竞争力的产生。 记者:您在2000年发表过一个观点,说3G可能会因为牌照许可费非常昂贵而胎死腹中,在四年之后您对3G是否还是同样的看法? 尼葛洛庞帝:现在我回忆起来,我当时应该态度更坚决一些,3G是一个非常错误的决定。我觉得中国完全可以跨越3G,直接进入4G。 记者:中国互联网最大的机会在哪里? 尼葛洛庞帝:中国以及全球互联网最大的机会,在于无线宽带技术的发展,所以未来的网络公司将无一不靠此赚钱。无线宽带的未来属于P2P(peer to peer),P2P技术将使整个世界变成一个没有发射塔和开关的网络。 不同于互联网的信息都存储在几个中央单元上,P2P技术使存储在每台个人电脑上未经锁定的文件和数据连接到互联网上在理论上成为可能。在P2P系统中,比如说属于两个互联网用户的两台电脑,可以不通过像Yahoo这样的大型网站而直接连接。而这样的宽带技术并不是遥远的梦,它可能很快使你的网络生活变得意想不到的便捷。 在无线领域,中国本来最明智的选择是跳过3G,推动Wi-Fi并开发新一代通信技术,尽管这个时机已经错过,但可以利用其巨大的市场,尤其是教育市场,中国能够凭借开放源硬件成为互联网世界的领导者。 记者:您认为中国互联网络最大的风险是什么? 尼葛洛庞帝:目前中国互联网络最大的风险是中国的无线标准与国际的不融合。这将对中国互联网的利益造成损害。 记者:但中国也有一种考虑,如果中国没有自己的标准,国家安全将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尼葛洛庞帝:创造一个新的标准会影响知识的传播。如果是以害怕损害自己的利益改变标准的话,这样反而让自己不能融合。DVD、3G,还有WIFI,中国主张自己的标准,但这样的标准极可能伤害中国的利益。太依靠一些产业政策和标准会影响创造性的竞争力产生。 记者:您有一个观点,已有的著作版权体系已经不适应新的互联网传播体系,能否引申阐述一下? 尼葛洛庞帝我们知识产权法应能够保护人的创造精神,使人能够更具有创造力,更加保持创造的兴趣。所以我认为知识产权保护法并不是要简单的改善一些东西,而是要从根本上解决知识产权当中出现的问题。 互联网在中国将有更大的发展 从1997年至今,尼葛洛庞帝已经是第三次访问中国,尤其是《数字化生存》在中国的出版发行使得他更加声名鹊起,中国对他的尊重也为他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更多、更大的尊重。因此,谈起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他建议、祝福的同时对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前景表示非常乐观。 记者:您三次访华,第一次是1997年,正是中国互联网的萌芽时期。第二次是1999年,是中国互联网泡沫最大的时候.您这次来中国访问是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尼葛洛庞帝:从1999年那次访问到现在,互联网确实经历了不是特别幸福的一段时光,尤其是到2000年3月,整个泡沫的破灭。在全世界范围内很多的创业公司就因为泡沫的破灭导致无法生存,最后公司就死去了。这个现象在欧洲是非常严重的。但今天,我看到的是互联网正处在一个转折点,我发现在创新方面有很多的增长。现在互联网不只是创造一个就业机会,而是有很多很多的创新。 记者:4月15日,您造访了中国互联网最早的全功能接入地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以及中国域名注册管理机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特意参观了中国第一台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的路由器和第一台.cn域名服务器,并认为CN域名是机会。你为什么有这种感触? 尼葛洛庞帝:域名地址是用户进入互联网的第一步,是一切互联网应用的基础,地址资源是有限的,如果地址资源不能合理使用,将会影响到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 尽管由CNNIC管理的.cn域名目前显示了惊人的增长速度,但是在中国千万级的企业保有量与十万级的域名注册对比来看,中国还有很多的企业没有认识到互联网地址资源乃至互联网本身能够产生的价值。与中国相比,德国和英国的域名注册量早已超越百万向千万级迈进,中国互联网发展任重而道远。 从这些互联网强国发展的经验来看,国家域名的普及率是一个国家互联网是否发达的主要参数之一。我建议中国互联网首先要从域名资源这一点上迎头赶上,并对CNNIC普及.cn域名寄以厚望。 记者:您认为中国互联网普及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尼葛洛庞帝:我的答案是,PC高昂的价格。 互联网带给我们后果就是它改变了很多的东西,改变了很多的价值观念。比如,对于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变革。最近,我在柬埔寨北部一个贫穷的农村建了一所小学,在这个地方没有电也没有电视,但是我向他们提供了宽带网的技术使孩子们能够在家里通过无限上网来获取信息。大家可能也不会感觉到吃惊,这些学生学的第一个单词是“Google”。这如同在贫困地区给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窗户。而更多的中国农村地区的孩子并没有这样一个窗口。 今后我要做的就是能够使现在还没有上网的50亿人有各种上网的途径。而要实现这个目的必须要解决现在我们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障碍,就是电脑成本的问题。 PC普遍的高价格是中国互联网普及的最大障碍,PC的成本本应该更低。我现在正致力于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一个全新项目,那就是制造一个100美元、全屏全彩的笔记本。如果笔记本的价格能够做到低廉,那么台式机的普及速度将更快。 记者:您认为什么时候可以使得制造一个100美元以下的计算机成为现实? 尼葛洛庞帝:估计不会需要太长时间。 记者:最近先后有一些中国互联网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这个当中是不是有泡沫。如果有的话这个泡沫有多大? 尼葛洛庞帝:如果说有泡沫的话,可能也不是互联网公司本人有泡沫,而是全世界对于中国经济的这种期望导致的一种过热的情绪。我本人也不认为是过热,只是世界范围认为过热,大家对中国的事情都很感兴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