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冲基金“冷待”商品市场

 胡琳柟 2006-05-18
对冲基金“冷待”商品市场
今年以来,尽管批评对冲基金助长了大宗商品价格的言论不绝于耳,但很多大型基金其实一直很谨慎,甚至是完全持看跌立场──这让它们在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的过程中蒙受了损失。

随著金、铜、银等大宗商品的价格本周走软,能源价格也已经回落,有些态度谨慎的大型基金和大型投机者渐渐有所斩获。

“很多大型对冲基金已经解除头寸并锁定利润了,有些还在做空商品,”伦敦GAM首席投资长大卫•史密斯(David Smith)在谈到押宝全球价格趋势的大型基金,尤其是押宝价格下跌的基金时这样说道。

GAM在对冲基金的投资约为230亿美元。他说,一年来市场买家已经“从对冲基金慢慢变成了个人投资者和其他市场人士。”

今年各类大宗商品价格的涨势都很强劲,很多分析师不由得苦苦思索需求增长和供应紧张之外的其他理由。价格上涨的强劲势头不禁让人们纷纷揣测:对冲基金已经入市,而且在推动价格进一步上涨。

一些对冲基金和商品交易顾问(CTA)一直是商品市场上的重要力量,他们通过抬高价格赚取了大笔利润,甚至可以一举扭转前期的不佳表现。据一位投资者说,博卡拉顿一家约30亿美元的“管理期货顾问”公司John Henry & Co.最大的一只基金上涨了约14%,而直到今年2月份这只基金还下跌了12%左右。

但研究一些交投数据可以发现,虽然许多对冲基金仍然看涨商品市场,但他们在几个月前就已经减持了某些种类商品的多头头寸。例如,期货交易委员会(Commodity Futures Trading Commission, 简称CFTC)的数据显示,截至上周,以对冲基金和商品交易顾问为主的非商业投资者所持有的银期货净多头头寸在30,000张合约左右,在所有未平仓合约中所占的比例不到30%,而今年年初时这个比例在45%左右。比例的下降说明:尽管银价大幅上涨,但对冲基金正在减持多头头寸。

其他商品市场也呈现相同的趋势。大型投机者持有的黄金净多头头寸在所有未平仓合约中所占的比例不到40%,低于去年年末时的50%。至于铜市场,空头头寸数量已经超过了多头头寸,尽管今年以来铜价已经上涨了一倍。去年3月,净多头头寸占所有未平仓合约的30%左右。

CFTC的数据显示,铂金市场的投机头寸在去年10月见顶,近几个月来有所下滑,但钯金的投机头寸如今却略有上升。

尽管许多商品期货合约、特别是铜期货的买卖以场外交易的方式发生在伦敦金属交易所,但交易员已经注意到各种商品市场不约而同地都出现了一个趋势──一些对冲基金在近几个月里做多的意愿已经减弱。

美林(Merrill Lynch)追踪对冲基金活动的首席美国市场分析师玛丽安•巴特斯(Mary Ann Bartels)表示,上周以来,对冲基金一直在卖出银期货合约,尽管银价在进一步上扬;黄金市场上出现了温和的买盘,但多头头寸并不庞大;对冲基金还在继续远离铜市场。

巴特斯称,与此同时,在能源市场上进行投机的对冲基金一直在做空原油、天然气和汽油。交易员表示,甚至就连属于跟风派的商品交易顾问最近也减持了商品头寸。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有些投资者担心近期价格波动的加剧预示著今后的价格可能下跌。

以往有著优异表现的一些知名对冲基金现在遇到了麻烦。例如,掌管著约30亿美元资产的纽约对冲基金公司Ospraie Management LP表示,由于对商品价格持审慎态度,截至今年4月底,其主要的一只基金下跌了约13%。据熟悉该公司想法的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说,这家公司认为,包括铜在内的众多商品市场将随著全球供给的逐步增加而出现价格下跌的局面。

既然对冲基金在商品市场上的作用并不如众人预期的那么明显,那么究竟是谁在诸多商品价格的飙升行情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呢?答案是:慈善机构和退休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他们在不断加大对商品市场的投资比例,从而推升了价格。这些机构投资者与擅长短线搏杀的对冲基金不同,他们信奉的是长线投资理念。一些交易员说,这些机构投资者的存在使得商品市场即使小幅下滑也不会引发铺天盖地的抛盘。

与此同时,散户投资者把资金投向了各种共同基金,如Pacific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旗下的Commodity Real Return基金。该基金投资于一系列的商品,其规模从去年的80亿美元一下子扩大至120亿美元。还有一些散户投资者直接通过经纪人买入商品期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