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尔的唯理论 勒内·笛卡尔(René Descartes,1596-1649)近代哲学的奠基者和唯理论的创始人,也是数学家和物理学家 主要哲学著作《方法谈》、《第一哲学的沉思》、《哲学原理》 一、方法论的反思 (一)笛卡尔建立的方法论规则:
第一条,决不把任何我没有明确地认识其为真的东西当作真的加以接受, 也就是说小心避免仓促的判断和偏见, 只把那些十分清楚地明白地呈现在我的心智之前, 使我根本无法怀疑的东西放进我的判断之中。 第二条,把我所考察的每一个难题 , 都尽可能地分成细小的部分,直到可以而且适于加以圆满地解决的程度为止。 第三条,按照次序引导我的思想, 以便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一点一点逐步上升到对复杂的对象的认识, 即使是那些彼此之间并没有自然的先后次序的对象, 我也给它们设定一个次序。 最后一条,把一切情形尽量完全地列举出来, 尽量普遍地加以审视, 使我确信毫无遗漏。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364页。 (二)方法论上的怀疑 对一切知识和观念都采取怀疑的态度,通过普遍怀疑来寻找无可置疑的真理,确立哲学的基本原理,作为推演科学体系的基石。 二、唯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感性认识不可靠 感觉经验是不可靠的(蜂蜡的例子),不能充当科学知识的基础 (二)天赋观念 1、观念有三种
2、天赋观念的特点: ⑴ 纯粹出于理智(来自上帝) ⑵ 清楚明白、无可置疑 ⑶ 普遍有效、与实在相符合。 从以下的论证可以看出:“我思”、“上帝”、“广延”都是天赋观念 (三)真理的标准 自明的观念,即清楚明白、无可置疑的观念就是真理。 “我们极清楚、极明白地想到的东西,都是真的”。 (四)理性演绎法 1、数学(演绎)方法是普遍适用的科学方法 2、演绎法是哲学的根本方法 形而上学的方法: 先分析,寻找确定的第一原理; 后综合,从第一原理推导出确定的结论。 三、第一哲学的沉思 (一)“我思故我在” (Cogito, ergo sum / I think, therefore I am) 用普遍怀疑方法确定的形而上学第一原理 1、“我思故我在”的推导 ◆我可以怀疑一切 ◆但是我不能怀疑“我在怀疑 ◆我在怀疑即我在思想,这是无可置疑的事实。 ◆我在思想,必然有一个在思想的“我”存在。 2、“我思”的概念 ⑴ 我思包括一切意识活动 ⑵ “我思”是反思意识,即以意识活动为对象的自我意识。 ⑶ 主体即实体 “我思”和“我在”之“我”是同一个实体 “思”是自我这个实体的本质,“在”是自我这个实体的的存在 3、“我思故我在”是绝对自明的真理,哲学的第一原理 (二)“上帝必然存在” 由“我思”出发证明上帝的存在--形而上学的第二原理。其逻辑是: ◆上帝的观念具有无限的完满性,自我的观念具有有限的完满性 ◆相对不完满的东西只能从比他更完满的东西而来 ◆因此,必定有一个无限完满的存在(上帝),把他自身的观念赋予人类 本体论证明的翻版 (三)外部事物的存在 “物质存在”是形而上学的第三原理 1、物质世界存在的证明 ◆ 我们确实有关于外部事物的清楚明白的观念 ◆ 它们只能来自上帝 ◆ 上帝不会骗我们 ◆ 因此我们关于外部事物的观念必定与实在相符合 2、“广延”的观念 ⑴ 广延性是物体的根本特性,广延与空间同一 ⑵ 可感性质不是物体的本质,它的本质是广延。 ⑶ “广延”即是上帝赋予我们的关于外物的天赋观念 四、心物二元论 (一)“实体”的概念 1、实体的定义 实体是“一个不依赖其它任何东西而自身存在的东西” 严格按此定义,上帝是唯一的实体 2、心灵和物质(物体)也是实体 相对地说,心灵和物质也是实体 在认识论的意义上,只有心灵和物质才是实体 (二)身心关系问题 1、心物二元论和心身二元论 ⑴ 物质的本质属性是广延,心灵的本质属性是思想 ⑵ 心灵和物体是两种绝对对立的实体,没有相互作用 ⑶ 因此身体和心灵没有相互作用 2、心身交感论 为摆脱二元论困境笛卡儿把松果体认作是心灵与身体两个运动过程的交接点。 3、马勒伯朗士的“机缘”论 身心的相互协调是一种机缘 直接原因:上帝的安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