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提出“教育具有技术学的本质”之前。应当先对“本质”的内涵把握,并对“技术学”做一个阐述。之所以如此说,基于以下考虑: ① 事物的本质只能有一个。提出教育“具有”技术学的本质,显然,他隐藏着这样的意思,教育还具有其它的本质。要不然,他就应当明确指出教育的本质在于其技术学的性质。但结合下文“教育的技术学本质是指教育是一种人类建构性的社会活动,是一种事先按照理论指导、经过系统规划和设计后再实施的社会活动。缺少了对创建过程的认识,我们对教育系统这一技术人造物的认识必然是不完整的。”以及“认定教育的技术学本质并非贬低教育现象学研究的学科地位。教育的现象学研究与技术学研究是相辅相成的。”他想说的是教育的技术学本质的唯一性。同时按照他对“教育理论包含教育的现象学研究、教育的技术学研究和教育的价值学研究。”的论证分析,得出的还是教育的技术学本质,因为他综观了整个教育理论。 从这一点上来说,他的论证是相悖的。 ② 之所以强调应该对“技术学”进行论述,他所说的“技术学”是不是与哲学、心理学并列的。我感觉,更应当用这样的表述“教育表现出技术的特点”。 2.教育的技术学本质本身的论证是否正确。 作者的论证是从教育系统是人造物的角度展开,一味地强调教育过程中的技术性。他在文中指出“教育的技术学本质是指教育是一种人类建构性的社会活动,是一种事先按照理论指导、经过系统规划和设计后再实施的社会活动。”这句话显然是对教育复杂性的泯灭。而从后现代主义来看,教育作为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它不可能总是线性的、有序的。如果用后现代主义的眼光来看的话,这句话存在问题。另一方面,从教育技术的逻辑起点来看,无论是以“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作为逻辑起点还是“媒体技术在学习中的应用”,教育技术学的本质还是在于解决教育实践问题,优化教学,而这一切都不可能是教育的本质性的表现。教育更多的表现应在于人的发展,而不在于技术的的应用。技术只是手段,教育的本质不应在于此。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还上升不到教育本质的层次上。 杨老师的回复: 这个问题已经有专家撰文批驳。只针对这个单一问题,我不会专门撰文讨论。今天终于找到了网络上的一处天地来解释这个事情。 还有非线性问题以及有序无序的问题,本质肯定不是指对象的无序方面,对象完全无序,我们对他也就一无所知,也就谈不上什么本质了。正式我们从技术学构造的角度我们才真切地发现,目前教育系统的线性特征,并试图利用技术方法构造非线性的教育系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