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封建时代的民族气节

 lovelvet 2006-06-12

何谓民族?何谓民族气节?

首先我认为,民族是一个历史概念,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定义与内涵。倘若不分青红皂白一刀切,不仅对历史人物不公平,也会对现代人造成困扰。

其次,也是更重要的,在那些以高尚的民族节旗流芳千古的人当中,有哪些是真正意义上的气节,而又有哪些仅仅是为一朝一帝效忠呢?在漫长的封建时代里,儒家君为臣纲以及汉人正统的道德理念深入骨髓,于是每到朝代更替,尤其是异族入侵之际,涌现的具有民族气节的人似乎也特别多。这种行为的主观意愿果真同我们今日“民族气节”的定义相同吗?带来的客观后果又是什么呢?

一、民族

在辞典上,民族有这样两种定义:1,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2,特指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

如此说来,近代所提倡的“中华民族”,仅仅符合第一条广义上的民族概念,侧重于同一历史阶段的共同存在,本质上巩固国家政权的辅助手段,是在整个国家面临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时,用以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唤起各族人民历史归属感的。同历史上各个时代所公认的民族定义截然不同,用此种“民族”去非议岳飞、文天祥,为洪承畴、吴三桂开脱,显然不通。否则推而广之,若仅仅由于同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而被归为“中华民族”,那么整个世界未尝不可以因为同在一个地球上,而统归为“地球民族”。于是各国个历史阶段所有民族英雄建立的基础都瓦解了,人们茫然四顾,发现四海之内竟然皆兄弟,但是,这可能吗?

我们所说的民族英雄也好,民族气节也罢,这里的民族显然具有明确的语言、地域和文化限制,并同处于一个联系紧密的经济体系之中,具有非国别性与排他性。非国别性是指对一个民族的界定与其所在行政地域无关;排他性是指两个民族之间一旦出现冲突,一方在心理上无法接受对方获益而自身受损,更通俗地说,一民族的民族英雄同其对立民族是不兼容的。

在春秋战国时代,诸子奔走,诸侯乱战,齐国的孙武将于吴,魏国的范雎相于秦,成为叱咤一时万人敬仰的英雄,而毫无背叛祖国人格缺失的非议。为什么?因为无论从历史传承上、心理上,还是语言文化上,大家都认为诸侯国是同一族的,不过是兄弟阋墙,打着玩罢了。

而在宋朝,辽、金以及西夏原本都是附庸进贡乃至受封边疆的部落或附属,说与唐宋是一国未尝不可。后来与大宋分庭抗礼,打得北宋南宋纳帛输币,丢尽面子。一时间,杨业、狄青、岳飞等等都成了民族英雄,虽然细说起来的确算是一国的内战。为什么?因为在宋朝乃至元明清的文人士大夫严重,辽、金和西夏都是异族,同中原正统格格不入,我统治你可以,你反过来统治我就不可以。这是什么心理?这就是典型的排他性民族心理,而这个民族,恰恰是始终掌握历史话语权的!

二、民族气节

不可否认,在中国五千年的发展史中,中原这个词汇承载了太多文化和情感内涵。从先秦开始就有西戎、北狄、南蛮、东夷之说,中原文化成为中华文明的主导文化,而中原人的----即后来所说的汉族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占据了史书的每个角落,无形之间,汉族的民族英雄似乎就是全中国的民族英雄,汉族接受的民族气节似乎也成为全中国的气节样板。其他民族的话语权在这种强势文化的压制下缺失了。虽然缺失,但是并非没有传承,这种有传承而无表达的状况必然导致不满,从而试图改变自己的弱势地位,政府出于民族团结的考虑,很难做出偏重一方牺牲另一方的决定,于是导致现在掀起一股置疑民族气节的热潮,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这种置疑或许正确,但对象和载体完全错了。人们站在现代的角度上评价历史,在时间顺序上不时有上之下分析,而是由下至上反溯,忽略了历史是后来才接纳了成吉思汗与皇太极们,将后代的认同强加于前代身上。其实在那时,成吉思汗们还是以一个异族的身份驰骋在中原的土地上。

这种错位的评判,无论对哪个民族都是不公平的。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英雄,都有在历史上表现出自民族气节的人物,由于民族定义上的排他性,这些英雄人物与他们表现出的气节,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冲突,甚至是严重对立的。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无法从某个单一民族的立场对民族英雄和气节做出判断,因而很难对这种矛盾冲突加以调和。金兀术与岳飞的对立横亘千年,为了政权的稳固与国家的和谐,只能选择回避,选择以模棱两可的立场淡化民族记忆中的排他性,试图使人们将对民族的忠诚转化为对国家中称。而这种对国家的忠诚,在中国的历史上,从来都是不缺少的。

三、民族气节与帝王效忠辨

以汉族的民族定义为基础,我们还应该辨别清楚,哪些行为是基于民族气节做出的,哪些仅仅是由于对一朝一帝的效忠而做出的。

民族气节是指面对其他民族的入侵或压力,坚持本民族文化定义上的正义不屈服的品质。而对政权的忠诚(在封建时代主要表现为对帝王或朝代的效忠)则不同,他与民族性无关,甚至与正义无关,虽然在很多时候由于与民族气节外在表现和特征的重合,两者很容易产生混淆。

具体说来,屈原投江是一种对帝王的效忠,他的气节主要表现在对本国政权的坚持与认同上,与民族的兴衰、人民的福祉无关,因为秦灭楚是统一而非扩张,后代对他的几年,更多是统治者为了强化士大夫的忠诚。同样的还有陶渊明,他的归隐,表现的是他的政治理想,是他在现实面前勇于坚持自己的勇气,在某个方面表现了知识分子的气节,但若上升到民族的高度,未免失之牵强。

苏武牧羊表面看来是维护国家尊严的行为,但实质上却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通过自己的坚持在异族面前维护了中原的尊严。

比较有争议的是岳飞和文天祥。大家各执一词,其论据的充足之处与不足之处同样鲜明。我个人的观点是:两人更多的是出于帝王效忠的思想行事,但从当时的历史情形看,未尝没有民族(特指汉)感情在里面。
     写得好辛苦,咱们先且听下回分解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