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师现在每小时能赚一百元 “如果你想领先别人,就学汉语吧。”《时代》周刊曾经用这句话来形容全球兴起的“汉语热”。近日,在北京接连召开的全国汉语国际推广工作会议和孔子学院大会,吸引海内外人士再次关注汉语的“出口”问题。专家分析称,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交往的不断增加,中文的应用价值在不断提升。不过,两大瓶颈依然制约着汉语走向世界。■瓶颈一:汉语教师缺口大 随着汉语在国际上的应用前景一路看好,中国也兴起了对外汉语教学热。今年,报名参加“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考试”的人数达到了8200人,相当于去年3200人的两倍多。高考刚过,报考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学生也明显增多。以湖南为例,今年湖南师范大学和湘潭大学首设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分别招收60人和15人,却有800名考生报考。 相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热,目前汉语教师的缺口非常大。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国家汉办)官员马箭飞介绍说,2010年,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预计将达到1亿,而全球汉语教师缺口也将超过400万。目前,海外学习汉语的人数保守估计为2000万左右,对外汉语教师的缺口为100万。 ■瓶颈二:教材出版跟不上趟 全国汉语国际推广工作会议召开的同时,举办了一个对外汉语教材出版物的展览。在许多国内著名的出版社展台里,对外汉语教材琳琅满目。比如,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的《新实用汉语课文》、《汉语会话301句》、《汉语乐园》,商务印书馆的《商务馆学汉语词典》,等等。除此,还有一些开展对外汉语教学的杂志以及网络版教材。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呢?专家分析说,首先,部分教材学术化倾向明显。东华大学校长徐明稚介绍说,眼下被不少高校采用的某著名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写作教材,就选用了不少古汉语中的词句,给学生的理解、阅读和仿写带来了困难。其次,教材的形式过于落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说,教材的编写应形式多样,而目前的一些对外汉语教材比较单调,提不起学习者的兴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