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变幻莫测的IT行业始终走在时代的风头浪尖

 鲁钝 2006-09-22
                                                                   

日前,权威的专业人才招聘网站中华英才网发布了2005年度职场行情。根据中华英才网一年来对网上空缺职位的监测数据显示,2005年的职场经历了从缓慢发展要颠覆性爆发的阶段,尤其在第四季度,职场更是一路高歌猛进,就业指数节节攀高,年底的指数首次突破750点大关。

  IT业大事不断,技术人员最吃香

  去年中国IT行业风起云涌,行业内的大事件令人目不暇接:中华英才网同Monster达成战略关系,获得5000万美元投资,并同新浪形成战略合作关系,在业内引起轰动;李开复“惊天一跳”,从微软直接跃到Google,虽然引起了不小的麻烦,可是并不妨碍他悉数招收“关门弟子”;阿里巴巴公司收购雅虎中国全部资产,把雅虎在中国的业务定位为搜索范畴;中国搜索新秀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使得一夜间,中国又多出了十几位富豪。当然,互联网行业里除了好事不断外,坏事也接二连三地出现:许多有名的电信公司去年都实行了大规模的裁员和调整;网易CEO孙德棣先生病逝都还历历在目……

  变幻莫测的IT行业,无论怎么变,始终都走在时代的风头浪尖,那么,同样处在变化中的IT人又是怎样的一个生存状态呢?

  中华英才网的统计数据显示,IT企业一直是网络招聘的忠实拥护者。去年以来,这个行业招聘最多的人才当属高级软件工程师、支持工程师、硬件工程师、软测试工程师、项目经理等职位。根据中华英才网人才研究中心提供的薪酬数据显示,具有代表性的北上广深四地,高级软件开发工程师的年薪一般在12万元左右,高收者能达到17万~20万元;项目经理年薪一般为8万~10万元,优秀者能达到14万~17万元。硬件工程师年薪则在8万元上下,高者能达到10万~12万元之间。

  从中华英才网的数据统计和IT企业的反馈显示,目前上个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工作和职业定位基本已经固定,总体比较稳定。年终岁末流动性比较大的是80年代出生进入职场的。真正适合IT企业的人才其实还是很短缺。中小IT公司因自身能力和公司发展前景,普遍感到“合适的人”,即合适的工程技术人员,合适的技术、市场、研发、销售管理人员不好招,留不住,有的中小IT企业甚至以“留住人一年就是胜利”为目标。

  中华英才网专家认为,IT行业是高薪、高风险、瞬息万变的行业,这个行业不仅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年轻人为之“痴迷”,也吸引着一浪又一浪的风险投资。有发展、有投入、有前景,就需要大量的人才,同时,行业发展的创新性也使得人员流动、跳槽、裁员现象频频发生。事实上,跳槽、裁员并不代表某个行业发展脚步混乱或停滞,相反,有时它更能表明这个行业正在调整,且变化中飞速发展。

  对于以年轻人为主体的IT从业者,中华英才网的专家建议,高薪固然重要,但是经验和创新能力更加重要,年轻人更要理性地规划自己职业发展过程,培养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专业能力,当自身的职业素养提高、职业人脉和职业口碑建立后,“出人头地”自然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IT行业更迫切需求的是高素质职业化人才,而能真正为企业带来效益的人才,是需要经过数年的经验积累的。因此,耐得住周围的“喧哗与骚动”,理性做好自己的职业和人生规划,不盲目“跟风”,对IT界的年轻人来说,不失为持续发展的好办法。
广告公关,WTO刺激人才需求薪情看涨
2005年12月10日,中国履行在加入世贸组织时的承诺,广告业全面向外资开放。事实上,早在几年前,因为这个承诺,各大广告企业就开始“明争暗斗”起来:国内广告企业谋求在“大赦”前抢先占得一席之地;国内广告企业为在争抢蛋糕的过程中不被挤掉,或合并或联合或引进外资,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有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广告营业额达1264亿元,广告从业人员达91.38万人。中国广告业以近年均40%的增长速度,成为全球广告业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

  在巨大的市场前景和利润驱使下,国内广告公司与国际广告公司抢夺人才的战斗,已经出现白热化趋势。外资的涌入使原本就稀缺的广告人才更加珍贵,“挖墙脚”、培训新人的势头愈演愈烈。

  外资广告公司财大气粗,为求发展往往不惜重金“挖人”,它们更多“猎取”的是拥有资深行业背景,具有开拓市场、挖掘潜在资源的高端管理人才。目前,奥美、电通、麦肯环球、BBDO环球、智威汤逊等世界排名前10位的广告公司都在中国设立了合资公司。麦肯光明、盛世长城、星空传媒等多家外资广告巨头都已将招聘信息在中华英才网的黄金地段发布。总体说来,资深的广告人员,如客户经理、文案策划、美术指导、平面设计、项目服务等,几乎都是招聘需求席位上的“常客”。

  中华英才网的专家表示,目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到这一行业,但至少需要有3~5年的时间“磨合”才真正能达到企业的需求。目前,企业很难找到既熟悉本土广告业情况,又了解国际广告运作模式的人才,因此最为紧缺的也是那些专业化程度高、有工作经验、外语能力强的人。

  广告业开放之后,国外优秀的广告人才也将进入中国,竞争之下“不合格”的广告人会被淘汰。要想抓住机遇,从业人员必须全面完善自身的各项专业技能,夯实业务基础。广告人的创意、经验、外语能力是三大重要条件。有多年媒介从业经验,尤其是在外资企业工作的经验,往往能够从国际市场的角度思考问题,并且具备很强的学习和抗压能力,还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客户服务精神。

  随着行业的进一步开放,从业者与外籍人士沟通的机会越来越多,拥有较强的外语能力也是有志于提升自己个人竞争力的从业者必须重视的技能。

  与广告人才的“热度”相比,国内对公关人才的需求也不在话下。有数据显示,自1984年美国伟达公司进入中国以来,国内5个城市专业经济公共关系公司已经超过2000家,营业额超过45亿元,年增长率超过30%;截至目前,全球排名前20位的国际公关公司已有三分之二进入中国,且保持着15%以上的平均年增长率。行业的高增率长必将带动公关人才需求量的大幅增加。

  由于大多涉及对外业务,公关行业里最吃香的是拥有深厚行业背景、广博的知识和优秀的外语能力的精兵强将。在招聘人才时,企业都要求公关从业者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拥有新闻、市场、营销、社会学、国际关系、公关广告等专业背景,熟悉媒体运作或政府关系。大多数公司比较看重本土人才,毕竟公关的运作大多需要和本土媒体、政府打交道。公关人员由于经常需要接触不同行业的客户,因此需要不断充电学习,而创新能力也是高层公关人才应该具备的素质之一。

  中华英才网的薪酬数据显示,具有代表性的北上广深四地,在从事广告、公关的人员中,高级策划年薪一般在6万元左右,优秀者能达到8万元以上;高级经理年薪一般为7.5万~9万元之间,也有非常出色的高级经理,他们的年薪高达18万~23万元;而一般的市场专员年薪在4.5万元左右,高者能达到8万元上下。

  房地产,遭遇多年来的“第一场雪”

  2005年的房地产市场是炸开了锅,“穷人就不应该买商品房”、“上海年底狂掀退房潮”……此类消息层出不穷;与此同时,“国八条”,七部委,“天罗地网式”新政频繁出台,这一切使中国房地产从业者和持币徘徊在“购还是不购”中的人们在冰火两重天中煎熬。2005年,房地产业遭遇了多年以来“第一场雪”。

  相信大家对这样的一条消息还记忆深刻:2005年底,上海出现大规模退房风潮,越来越多的预售房买房人或拒收房屋,或停止还贷,或走向法庭,他们的诉求只有一个:退房!有分析认为,“孤立地看,一个楼盘退房只涉及几十户人家,但若处置不慎,则可能连锁反应,引起大面积翻盘——至少是信心的翻盘。”

  不过,房价还是上涨,只是涨幅将收缓,而支撑房价持续增长的动力,一是居民收入的增加超过住宅价格增长速度;二是城镇化速度加快;三是投资和投机性购房需求。也许只有第二条,还能稍稍给仍在上涨的房价带来些许动力。

  中华英才网的数据显示,受行业的不稳定性影响,房地产业的职场需求也开始呈现颓废之势,尤其进入去年8月份之后,房地产的人才招聘一直在下滑,就业指数从8月份的1016.25点,滑至9月份的827点,接着再跌至10月份的809点。虽然近两个月以来,这样跌势有停止的迹象,但是总体形势不容乐观。

  房地产业目前的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建筑师、规划设计人员、监理工程师、财务管理与投资人员、项目经理、经验丰富的销售人员等。中华英才网的薪酬数据显示,在房地产行业还略显活跃的北上广深四地,高级建筑设计师年薪为10万~12万元左右,高薪者能达到17万~20万;高级销售经理年薪一般在11万~12万元左右,由于销售经理是以业绩说话的,所以好的销售经理年薪能达到35万~41万元左右的也不在少数。而房产经纪人年薪则略低些,一般为6万~7万元,高者在7.5万~9万元之间。

  快速消费品,行业升级推动人才升级

  快速消费品行业被业内人士称为不折不扣的“不落”行业。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必须不断推出系列化产品、新产品,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而人才在竞争过程中的作用越发显著。

  快速消费品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重点主要集中在销售和生产运营类人才。招聘人数最多的人才当属区域经理、销售部门经理、销售渠道经理、采购经理等,主要负责为网点、设施、采购等提供技术、销售支持,根据个人的能力及岗位的职责范围和重要性给人才提供的薪酬和要求也不一样。

  在生产制造为主的企业,职位需求主要包括维修技师、设备维护、操作工等一线技术员及项目工程师、设备维护工程师等,重点生产运营人才的需要的专业主要涉及电器、机电一体化、工民建、食品等。

  中华英才网薪酬数据显示,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快消业以其独有的行业特质,在各行业薪酬排名中稳步前进,尤其是中高级以上的管理人员,年薪更是直逼目前排名第一的高科技行业。而且这种薪酬的增长是全方面的,无论外资企业、合资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从一般操作层至决策层,去年的薪酬都有所提高。采购经理年薪中位数在8.6万~10万左右,高位数在13.5万~167万左右;生产管理经理年薪中位数在10万~12.5万左右,高位数在15万~19.2万左右。销售经理年薪中位数在12万~15万之间,年薪高位数在19万~23万左右。

金融保险,外资引发人才地震

  提到金融业,最不能被忽视的是它的“大当家”——银行。据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首席代表布鲁斯·莫利预测,在未来10~15年,中国金融市场约30%的份额将由外资金融机构分享。从银行业务结构看,银行信贷人才、国际金融人才、金融计算机人才、金融法律人才、资本运作人才,是这场“人才争夺战”的焦点,而这些资源又恰恰是国内金融业本来就稀缺的。

  金融人才尤其是一些优秀的中高层人员的择业标准无外乎三个方面:待遇、机制和发展空间。而外资银行在这几个方面无疑对于求职者都是最有吸引力的。什么样的人才更受外资银行青睐呢?外资银行优先选取的人才首先是外语水平高、熟悉国际金融业务并与客户建立了良好关系的人才;第二是比较熟悉银行业务,掌握电脑,特别是精通软件知识的科技人才;第三是中高级管理人才。

  进入外资银行需要通过三道关卡:一是语言关,外资银行对员工的外语水平要求很高,因为公司所有的文案都是用英文书写;二是服务意识,外资银行非常强调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员工每一次与客户的接触,都应该让客户有一个愉快的感受和经历;三是做事情的方式,外资银行鼓励员工主动地思考,并说出自己的想法来讨论,以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工作。通过外资银行的“三关”者无疑是国内金融机构的顶尖人才。

  在与“钱”有着紧密关系的行业中,保险业也是其一。近年来,保险市场市场的蛋糕越做越大,在保险业的高歌猛进中,保险行业人才队伍的短缺成为了发展的瓶颈。有数据显示,目前保险行业人才总量不足,供需只有1:4的水平。据统计,自上世纪80年代初恢复保险业以来,我国保费收入已从1980年的4.6亿元猛增到2004年的4318亿元。同时高速增长的保险行业吸引着大批投资者进入,我国保险主体已由当初的三大家发展到现在60余家,保险中介更是迅猛发展到千余家。专家认为,行业规模的扩大,使得对保险人才的需求进入一个旺盛期。

  保险公司对从事这个行业的专业人才要求很高,加上保险公司相互之间有意无意的人才争夺,使得目前的保险业人才流失率相对于其他行业要高许多。虽然保险公司从未停止过增员,以弥补自然流失造成的缺口,但有经验者纷纷跳槽高飞,无经验者难以涉足这片“是非之地”也是不争的事实。“打造精英人”是近来外资寿险公司为首的保险公司最愿意提及的名词。各保险公司对营销人才的需求逐步趋向高端。这种高端化、精英化的人才需求,也正体现了保险公司在不断提升其市场定位。  

  中华英才网专家表示,许多外资保险公司目前愿意招收无保险从业经验者,有利于公司建立和贯彻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正所谓一张白纸好作画,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缺乏,是完全可以通过培训和实际使用获得的。随着投资型新险种的不断丰富与创新,已经对保险人才的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开展银行、保险和基金相结合的业务等产品销售的时候,也更需要懂得理财规划的高端人才,才有可能结合客户个人或家庭的资产结构,提供最佳理财方案的设计与规划。打造精英人不仅可以适应市场的需求,更好地开展服务,其中的优秀者还将兼有带领销售团队担负起开拓市场的重任。正因为如此,已经有不少保险代理人开始放弃简单的业务代理,向理财规划师的方向做着不懈的努力。

  中华英才网的薪酬数据显示,在保险行业,高级研究员年薪中位数在10万~12万元左右,高位数在12.4万~14.5万元左右;银行客户经理年薪中位数在7万~8.2万元左右,高位数在9.1万~11万元左右。客户服务主管年薪中位数在8万~9.6万元之间,年薪高位数在10万~12万元左右。

  物流人才,有能力才能拿高薪

  有资料表明,物流人才目前已被列入全国12种紧缺人才之列,而物流规划人员、物流管理人员、物流研究人员、物流师全面紧缺。而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对外承诺,在未来短短几年中,我国将全面开放运输、货运代理及其他物流服务。看来,在近5~10年内,物流人才不仅会供不应求,而且还将大有可为。

  物流人才一般可分为3个层面,即操作层、管理层和战略层。基本操作层只需要在上岗前培训几天就可以上手,如库管人员、司机等,也许他们是需求最大的群体,但并不是真正的“物流人才”。管理层,指物流操作管理人员,熟悉日常物流事务管理、协调、计划制定等物流管理的业务人员。战略层,主要指高层物流管理人员,即核心企业与其商业伙伴的业务协同和标准制定者,能够通过业务协同和标准制定提升整个供应链管理协同效率。

  由于操作层人才的薪水不高,而管理层和战略层又不那么容易进入,因此,许多刚毕业的大学生都感慨进物流业“难于上青天”。不难理解,每一家企业都希望找到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来担任物流管理人员,而物流专业毕业生或只接受过一些物流培训的人员大多是空有理论,远远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因此,要么进不去,要么工资低,这也是在情理之中。

  物流是操作性极强的工作,很多时候物流人员都必须亲力亲为,因此,有时他们也被称为“高级蓝领”。事实上,物流业更需要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兼备的人才。许多企业在招聘物流管理人才时,都需要硕士以上学历,3年以上管理经验,5年左右行业经验,最好有过在大型外企的物流部门工作的经验。由于“物流”这个名词在中国才刚刚出现10来年,能达到这样条件的人才实在太稀少了,所以真正能坐到物流管理职位的人才,薪酬也自然不会低。中华英才网的薪酬数据显示,在物流业相对比较发达的北上广深四地,储运经理年薪中位数在10万~12.7万元左右,高位数在21万~26万元左右;进出口事务主管(商务职能)年薪中位数在5.8万~6.6万元左右,高位数在8.1万~9.5万元左右;而一般的物流管理员(IT行业)年薪中位数则在5.3万~6.2万元之间,高者能达到17万~20万元左右。

  综观2005年,IT、金融、广告等行业正是“春风得意马蹄急”,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强势,为职场带来了欣欣向荣的气息。预计在2006年,这样令人兴奋的好势头还会一直持续。而房地产行业,在宏观政策、房地产商与广大购房者的博弈中,又会形成怎样的一个局面?期待2006年,职场给我们带来的新答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