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互联网体验猜想(翻译稿)

 蜀中流氓 2006-09-27

互联网体验猜想(翻译稿)

Scratch 的一篇好文,“The Future web2.0 social experience”:(忍不住简要地翻译了)

下一个杀手应用 :

  • 并非某一个具体应用,是一种互联整合平台(网络)
  • 简单、灵活
  • 本质上,是与真实世界的耦合,串联人、机构、服务、产品、网站、实体等

想象(如此景象):

  • 打开浏览器, 立刻推送给你最关心的东西;
  • 搜索引擎的结果更精简、准确;
  • 某个场所(marketplace)会告诉你最好的产品和服务,并自由发布广告
  • 一个没有垃圾信息(Spam)的网络空间
  • 轻易地获取你好友的联系信息
  • 无论你身在何处,都可以轻松找到他们

持续的革命

  • 现在网络仍然是离散的,不一致的;但是他们应该相互嵌入和深度合作;
  • 新的网络平台,让些信息共享,目的很简单,让需求更容易被满足、更有效完成、更好玩。

非常重要的一点是,网络结构的本质是: 没有中心。 反思我们现在的“离散”网络

  • 似乎答案就在那里
  • 尽管大部分的网络应用服务商都努力满足人们所需要的信息,但都是离散的, 比如ebay巨大的商品信息数据库,满足人们找东西,google强大的索引信息,满足人们搜索需求;LinkeIn建立职场个人库,满足人际合作的需求;更多……
  • 他们都努力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但都在他们自己的数据库中;换句话说,他们是整个(网络)场景的一部分
  • 无论多么优化的算法,(google, ask.com)都不能真正准确给你所需,因为数据被孤立了。

案例研究: 你想要找人帮我打扫房间 现在,在半个街区内,肯定有人合适这份活。 但是.....

  1. 他们没有通过互联网发布他们的广告
  2. 他们也没有进入黄页等分类信息里面
  3. 他们通过口碑的方式被人知晓
  4. 他们也许就在为你的邻居服务,但你不知道

而事实上,有一个合适的答案,但是你找不到它。 如果你用google 搜索“Cleaner Chesterfield”,结果有248,000 个,但是你只要一个! 问题出在那里呢? google 对待信息是“平等”的,对待个体是一样。 它只能通过我敲入的字判断,而不是我的背景此时此地的我。

(待续未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