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菲尔普斯获完美回报

 yiweima 2006-10-10

对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预测,被称为“一项高度不精确的科学工作”,但一些最聪明的人总是乐此不疲地进行各种可能性的猜测。Thomson S c ie n tific 过去4 年列出的1 8位候选人中,仅有两位最终赢得了诺贝尔奖;哈佛过去两年在其每年最看好的3人中,仅有一位最终获了奖菲尔普斯摘得此项殊荣亦在众多预测之外芝加哥大学共出了9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佛大学有4位,麻省理工学院有3位。在菲尔普斯今年独占花魁之后,哥伦比亚大学也有了3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本报记者王慧卿发自上海瑞典皇家科学院在颁奖文稿中称,埃德蒙·菲尔普斯的研究工作帮助我们加深了对经济政策短期和长期效果之间关系的理解。他的贡献对经济研究和政策都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复旦大学经济学副教授宋铮表示:“菲尔普斯是继凯恩斯后最棒的经济学家,为凯恩斯主义提供微观基础做了大量工作,并成为新凯恩斯主义的代表人物。”的确,菲尔普斯在经济理论上的贡献多样而且卓越,很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研究成果迄今仍经常被引用。

解释凯恩斯难题

在整个上世纪60年代后期,菲尔普斯都试图在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间架起沟通桥梁。

上世纪60年代末,菲尔普斯将基于预期的微观经济学引入就业和工资决定动态当中。凯恩斯在上世纪30年代发展的凯恩斯理论留下了两个问题未解:一是为何经济状况良好的时候仍存在非自愿性失业;二是“有效需求”的减少为何引发失业率的上升,也即为何货币工资和价格不能马上下降以阻止就业减少?挑战就在于如何在传统经济学框架下解释这些问题。

在菲尔普斯的“微观-宏观”模型中,实现市场均衡(也就是市场参与者的预期与其行动相一致)并不能消除失业,甚至不能消除非自愿性失业。他在1968年的论文中建立了劳动力转换模型(t h e l a b o r t u r n o v e r m o d e l),强调劳动力的工作转换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因此工资必须是能够减少员工转换工作频率而努力工作的“效率工资”,这个数字要比均衡时的工资高,由此解释非自愿性失业的存在。1969年的论文中菲尔普斯又建立了“岛屿模型”,阐释了即使工人不满足于自己所在“岛屿”的工资水平,在他们离开自己的岛屿到工资更高的“岛屿”去的过程中也处于失业状态。

这些模型的重要发现就是非均衡的存在,以及非均衡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对工资和价格水平的错误预期会影响失业率。比如在“岛屿模型”中,如果工人预期的平均工资低于真实的平均工资,那么部分工人就可能接受低于真实平均工资的工作从而停止寻找,这样的话失业率会下降。

对凯恩斯难题的一个解释渐渐浮出水面:“有效需求”未被察觉的增加推高了货币工资水平和价格水平,而企业并没有预期到这种增加,那么就业就会减少。也就是说,如果真实价格和工资水平的上升超过了预期水平,那么“有效需求”的增加就会提高失业率。这实际上涉及到了一个处于不完全和不完美信息下的世界。1969年1月的一个周末,菲尔普斯在宾夕法尼亚召集了一个非正式会议讨论这一正在冒险探索的领域。参加会议的经济学家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会后出版的名为“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的微观基础”的论文集,掀起了对这个新的宏观经济学分支的第一轮研究热潮。

修正菲利普斯曲线

这些模型还包含着对传统经济学的另一个背离。这些模型通常假定失业率的均衡只取决于非货币因素,因此与通货膨胀率无关。对货币和通胀保持“中性”极大地简化了经济分析。这意味着一旦预期随着经济政策的改变而改变,那么中央银行的通胀目标就不能影响失业率。因此,通货膨胀不会对长期失业率产生影响。

这在逻辑推理上并不稀奇,但是却挑战了凯恩斯主义和菲利普斯曲线。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认为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之间存在着稳定的此消彼长的关系,即所谓的“菲利普斯曲线”。这一理论认为,降低失业率将付出使通货膨胀上升的代价。

菲尔普斯最早从理论上对菲利普斯曲线发生兴趣,是在1966年夏天和他同年秋季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后的最初几个月。对菲利普斯曲线的批评和发展也是菲尔普斯最广为人知的学术贡献。菲尔普斯通过建立一系列的模型并不断对它们进行修正,从理论上给出了政策建议:今天的低通胀导致对未来低通胀的预期,因此有助于未来的决策制订。

20世纪70年代中的大部分时间,菲尔普斯都在研究如何从理论上证明,如果每个经济人都能够进行理性预期,那么对均衡的偏离就只能是货币性的。他认为如果工资和价格的确定是非同步的,那么即使理性预期情况下,对均衡的背离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消失。这方面的研究推动了所谓“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兴起。

上世纪80年代菲尔普斯进一步发展了对非均衡的分析,提出如果每个经济参与者不采用相同的模型和方法对就业、价格等经济变量形成预期,那么非均衡状态的存在时间会进一步延长。

成长

菲尔普斯1933年夏天出生于伊利伊州伊凡斯顿,当时美国正处于大萧条谷底,他父母都失去了工作。当时也正是凯恩斯主义形成的时期,凯恩斯主义的政策含义:通过政府干预来拯救经济萧条也成为最流行的做法。

1951年菲尔普斯进入安默斯特学院读大学。在大学第一年里,他迷恋上了柏拉图、休谟等人,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在学经济出身的父亲和学家政管理出身的母亲的影响下,他第二年开始接触经济学课程。在大学的经济学学习中,菲尔普斯逐渐显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才智。

作为刚刚开始入门的初学者,他敏锐地感受到了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二者之间的鸿沟,并对二者如何相互沟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正是这种兴趣引导他把微观经济学引入了凯恩斯创立的宏观经济学,并成为新凯恩斯主义的领军人物。

由于当时的耶鲁大学在经济学研究领域日益崛起,而且可以提供有吸引力的奖学金,于是菲尔普斯选择了那里。在那儿,菲尔普斯师从自己仰慕已久的詹姆斯·托宾(JamesTobin)。

在这段时期,托宾、托马斯·斯凯林(Thomas Schelling)、阿瑟·奥肯(ArthruOkun)等著名学者的杰出智慧和不倦教诲,使菲尔普斯受益颇多。一些中欧经济学家也对菲尔普斯产生了影响,他对这些经济学家所重视的预期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

在先后获得耶鲁大学的文学和哲学博士学位之后,菲尔普斯1959年6月来到洛杉矶,在兰德公司(RANDCorporation)开始了他的第一份工作。但菲尔普斯不久就感觉到,那里的环境并不符合他做学问的愿望。恰在此时,耶鲁大学的考勒斯基金会(CowlesFoundation)提供了一个非常难得的学术职位,于是1960年菲尔普斯重返耶鲁。

在这段时间,他提出了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律”,被视为对罗伯特·索洛(RobertSolow)开创的增长路径研究的一个重要进展。在这一时期中,作为对其研究工作的一个回报,菲尔普斯还受到了麻省理工学院(MIT)1962~1963年对其进行访问的邀请。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菲尔普斯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声望的经济学家。

菲尔普斯1966年离开耶鲁大学,来到宾夕瓦尼亚大学,翻开他学术生涯新的一页。60年代后期是他学术成果非常丰硕的时期。根据菲尔普斯的回忆,在那段属于职业生涯开始起步的几年中,他就像一个不断溢出思想的容器。

就是在这一时期,菲尔普斯建立和发展了一系列模型,对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了批评和发展。菲尔普斯最早从理论上对菲利普斯曲线发生兴趣,是在1966年夏天和他同年秋季进入宾夕瓦尼亚大学后的最初几个月。他的著名论文:“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预期和随时间变动的最优就业”,就是在该年冬天完成的,该文于次年发表并引起广泛瞩目。

伴随他第一次婚姻的破裂和个人生活的不断干扰,他的学术生涯也随之步入了一个低谷。1971年秋天,菲尔普斯进入了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这是他一生中第三次通过变更工作,也重新开启一个新的阶段。他在那里一呆就是8年。

在那里他遇到了自己的第二任妻子维维安娜·蒙特多(VivianaMontdor),两人1974年举行了婚礼。在个人生活重新安定下来之后,菲尔普斯又开始进入了一个学术多产的时期。

这一时期他在经济公平问题、劳动市场结构刚性、理性预期下货币政策、非一致工资或价格制定、非对称信息下的隐性合同以及理性预期本身等问题都进行了非常广泛的研究。

80年代,菲尔普斯开始想用一本导论性教科书把自己认为重大的经济学问题记录下来。1985年春天,他的《政治经济学:入门教材》面世。1990年,菲尔普斯把多年积累的、自己对于宏观经济学研究现状和进展的理解整理成册,出版了《宏观经济思想七流派》一书,这也被视为他学术研究阶段性成果的一个总结。

在刚刚步入60岁的时候,菲尔普斯撰写了自传,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了一次清算和检讨。回顾过往成就令他欣慰,而看到这些成就能对他人产生影响更是一种满足。他感到自己的事业已进入了一个平和的阶段。

在他看来,学术影响并不是他个人成就的一个主要部分,其他方面的回报、特别是从工作本身中得到的回报,才是最重要的评判标准。由于了解这一点,他才能根据自己的爱好、而非外界眼光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课题。

宋铮表示:“自1995年卢卡斯获得诺奖以来,菲尔普斯就一直是诺贝尔经济学奖最热门的候选人。尽管了解他的人不多,但他的学术成就远超过曼昆等国内熟知的经济学家。”

相关链接

寻找“中国曲线”

本报记者宋蕾发自北京“菲尔普斯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是众望所归。2004年获得诺奖的经济学家也是研究宏观经济的。”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金融中心主任张海鱼表示,宏观经济学是当前世界经济学研究的热点,由于微观主体形势的日趋复杂,宏观经济领域急需开拓性的研究。而菲尔普斯因其在这个领域开创性研究赢得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缔造者”的称呼。

评价菲利普斯的宏观经济研究,张海鱼认为,首先是他的研究触角广泛,包括就业、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储蓄、公债、税收、代际公平、价格、工资、微观主体行为、资本形成、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及他最有成就的领域——经济增长问题。此外,菲尔普斯的思维能够超出“宏观”本身,能将微观主体行为和对宏观经济影响结合起来,“这突破了先前宏观经济研究的思维模式。”张海鱼说。

而这种研究方式在当下的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是欠缺的。张海鱼认为,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研究更多地还是停留在数据分析和经济预测方面,并没有更深入地研究,因此会导致宏观决策没有基础,缺乏从基本经济事实到宏观层面政策选择的系统解释。

在社会经济变革的形式下,中国更需要开创性的宏观经济研究,可以借鉴菲尔普斯的理论和思维方式,建立研究中国宏观经济的模型,包括工资曲线,消费曲线,甚至中国经济增长周期曲线,不仅仅是预测经济增长过快或者过慢,而且是研究经济处在何种增长的阶段,并找出“微观”和“宏观”连动的原因和规律。

2002年,菲尔普斯曾到人民大学讲学,张海鱼对他的感性印象是,他非常活泼,对经济现象的描述很形象,深入浅出。

埃德蒙·菲尔普斯

●1933年,出生于伊利诺伊州伊凡斯顿,当时美国正处于大萧条谷底

●1955年,获得美国阿姆赫斯特学院文学学士学位

●1959年,获得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师从诺奖得主詹姆斯·托宾教授

●曾经执教于耶鲁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

●1971年起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同时担任美国科学院院士、美联储学术会议专家、美国财政部和参议院金融委员会顾问等

●被誉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缔造者”和“影响经济学进程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最重要的贡献在于经济增长理论。继罗伯特·索洛之后,对经济增长的动态最优化路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著名的“经济增长黄金律”,从而正式确立了经济增长理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