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体育科技991205

 webber227 2006-10-13

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谢伦立 翁永良 刘琼 宋远春 李词录

摘要: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统计、对比、实验等方法,探讨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学的模式,对传统体育教学进行改革:新生一入校就上专项体育课,专项体育课的教学由原来的1年延长到2年或3年。经过几年的教改实践,实现了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学∥教改

Reform and Practice of the Physical Education Model in University

Xie Lunli, Weng Yongliang, Liu Qiong, Song Yuanchun, Li Cilu

Abstract:By using the method of documentary, investigation, statistic, comparison and experiment, the author probes into the model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reform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The fresh students should take specific sports courses and the learning time is prolonged from one year to two or three years. Through the several year experiments, we have achieved the best result.
Key words: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teaching reform

1 教改思路

  长期以来高校体育在教学形式、内容、方法等方面与中学的体育教育没有太大的区别,是一种简单的重复。在对一些老教师的调查中发现,他们在大学时,学习的体育项目很多,但今天能用得上的却只有1~2项。学习内容偏多,学时偏紧,短时间内不可能掌握,其结果不利于学生体育技能的培养、个性的发展、全面素质的提高,更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高校体育课教学应在中学的基础上有较大发展,而不是简单地重复。教学内容要少而精,教学形式要灵活多样,以满足不同个性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从而调动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个性,达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并学会1、2种锻炼身体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从1994年开始对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和实践。

2 主要做法

2.1 明确目标
  培养面向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如何发挥体育教学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中的主渠道作用是高校体育改革的方向和归宿。经过学习和讨论,课题组一致认为,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应是“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发展学生的个性、学会1、2种终身受益的锻炼身体的方法”。
2.2 改革教学形式、方法,调整教学内容
  传统的教学模式要实现上述高校体育目标是有困难的,因此,我们大胆地进行了高校本科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从1995学年开始,对原教学大纲进行了3次修改,制定了新的教学大纲和计划。在原来一年级开设基础体育课、二年级开设专项体育课、三年级开设选修体育课的基础上,改成新生一入学就上专项体育课,专项体育课的教学由原来的1年延长到2年或3年。在制定新的教学计划时,从新分配课时比重,其中,理论教学约占1/6,内容包括体育概述、体育锻炼、运动竞赛与观赏、运动卫生与医务监督、运动专项理论等。这种安排旨在使学生获得较系统、较全面的体育理论知识。身体素质练习约占1/6,主要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体质。专项教学约占2/3,主要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与体育意识,提高学生专项运动水平,学会1、2种终身受益的锻炼身体的方法。
  在体育课立项时,我们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心理特征、运动项目的特点、师资力量、场地设置条件、运动项目的普及程度等6大因素。经过调查,发现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经常运动的项目是: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排球、田径、网球、健美操、武术等。一般来说,男生对一些活跃、新颖,能表现体力、敏捷、机智与主动精神及竞争对抗激烈的锻炼项目兴趣强烈;女生对能表现动作美、形体美、节奏感强,身体不直接对抗的锻炼项目兴趣强烈。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立项,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便于学生毕业后从事体育锻炼。选择锻炼价值大的运动项目立项,能促进学生身体素质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为此,根据我院现有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结合学生的兴趣,我们开设了篮球、排球、足球、武术、女生健美操、网球、乒乓球、羽毛球、体育舞蹈、散打等运动项目。
2.3 指导学生选项
  在每年新生入校后的第1堂体育理论课上,我们就向学生介绍各运动项目的特点以及我院体育师资与场地等方面的情况,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及各运动项目的要求选择运动专项上课。学生上完第1、2次专项课,对该项目的具体情况、学习内容、考核要求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亲身体验后,最终确定专项。这样,他们经过1个月的时间考虑,就能较科学地选择运动项目。若个别学生由于兴趣转移、身体情况等原因要求换项,经本人申请,任课教师和教研室同意,还允许其换项。总之,让学生尽量选到自己理想的运动项目。
2.4 师资培训和队伍建设
  在实行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后,对体育教师进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每个教师不但专项强,而且至少能开2门及其以上专项课。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素质,我们一方面派教师外出学习,另一方面在校内自己培养。我们先后派教师到省体校学习网球,到北京体育大学学习体育舞蹈,又组织本教研室专项强的教师进行帮训。自训了羽毛球、乒乓球、网球和体育舞蹈等专项师资。这些培训办法既不增加教师编制,又较好地解决了师资力量不足和专项技术水平提高的问题,调动了教师业务学习的积极性。
2.5 场地、器材建设
  体育锻炼离不开场地、器材。我们本着少花钱多办事和自力更生的精神,在学院的支持下,先后建成了5个篮球场、6个排球场、4个网球场,把原体操房改建成了内含9个羽毛球场的羽毛球馆,把旧伙房改建成了可容纳9副乒乓球台的乒乓球室,把原体操房的舞台改建成体育舞蹈教室并配备了音响,将原田径场改建成标准田径场,自制了5副篮球架、6副排球架、4副网球架、20副双杠、20副单杠等。这些场地、器材基本满足了体育专项化教学的需要。

3 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1.教育对象基础条件:大学生经过中、小学的体育教育和训练,对各项体育运动有一定的了解,大多数学生通过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部分学生还有一定的专项技术、技能,为新生一入校就上专项体育课创造了条件。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体育教学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个性。学生选择了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就能极大地调动自身上课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
  3.高校的体育师资力量较强:体育教师大都毕业于高等体育院校,具备一专多能的特点。在进行专项化教学后,教师的体育专项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能更有效地保证教学质量。
  4.高校的体育场地、器材较充足,能满足开设专项体育课的要求。
  5.体育专项化教学实现了教学任务、教师、学生、场地、器材等教学要素的自然优选和优化组合。教师教所长,学生学所爱,场地、器材被充分利用,能极大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 实践效果与分析

4.1 新的教学模式受到学生的欢迎
  在对2,300名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有87.5%的学生赞成新生入校就上专项体育课。体育课专项化教学之所以受到学生的青睐,是因为能满足学生娱乐的需要,使个性得到充分发挥,提高了运动能力和技术水平。
4.2 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普遍提高
  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表现为上课出勤率高(表1)。学生感冒、发烧不能运动,但仍坚持见习。下课后,还要求练一会才走,并经常约老师对他们进行课外辅导。

表 1 94级与97级第1学期上课出勤率对比一览表

年级 统计人数 旷课人次 上课人次 旷课百分比
94 222 22 3330 0.66%
97 240 6 3600 0.16%

4.3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踊跃
  经调查,学生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过去增加600~800人。每天下午课外活动时,学生早早就来到运动场,一块场地几批人轮番上阵对抗比赛。同时,体育人口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女生参加锻炼的人数增多、体质差的学生参加锻炼的人数增多、原来缺乏锻炼的学生现在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了。
4.4 学生体育专项技术水平提高较快
  我们统计了94级足球专项班和95级足球专项班的专项考试成绩并进行了对比(表2)。94级足球专项班(一年级上公共体育课、二年级上专项体育课)二年级时,足球绕杆射门平均成绩为10 s。95级足球专项班(一入校就上专项体育课)一年级时,足球绕杆射门平均成绩就达9.9 s,超过了94级的水平。

表 2 94级与95级足球专项班专项考试成绩对比一览表

年级 统计人数 专项成绩(s) 标准差
94 112 10.1 0.91
95 138 9.9 0.57

4.5 学生身体素质提高较快
  统计了94级、96级分别在一年级和二年级时的5项素质达标成绩,并进行了对比(表3),发现大多数项次96级素质提高的幅度比94级素质提高的幅度大。

表 3 94级与96级5项素质达标成绩对比一览表



年级 50 m
(s)
立定跳远
(m)
铅球
(m)
引体/仰卧
(次)
1000/800 m
149 一年级
二年级
提高值
7.42
7.14
0.28
2.35
2.36
0.01
7.43
7.49
0.06
13.6
14.3
0.7
3 min52 s
3 min39 s
13 s
 94级  
30 一年级
二年级
提高值
8.87
8.30
0.57
1.72
1.74
0.02
5.17
5.23
0.06
33
34.9
1.90
3 min45 s
3 min33 s
12 s
 
155 一年级
二年级
提高值
7.47
7.13
0.34
2.34
2.38
0.04
7.73
8.00
0.27
10.4
10.9
0.5
3 min58 s
3 min45 s
13 s
 96级  
34 一年级
二年级
提高值
9.06
8.71
0.35
1.70
1.78
0.08
4.70
5.13
0.33
31.4
34.9
3.5
3 min59 s
3 min45 s
14 s

4.6 学生报名上体育选修课的人数逐年增加
  人数逐年增加证明学生的体育意识增强了,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提高了。我们开设体育选修课还有几个特点:1) 女生上体育选修课的人数增多;2) 所有开设的项目男、女均可报名;3) 大4的学生也要求上体育选修课;4) 所有体育选修课均安排在课外活动时间和晚上进行(人多,正常时间安排不下);5) 体育选修课开设的项目多(10项),这样更有利于调动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

表 4 体育选修课人数统计一览表

年度 93 94 95 96 97 98
人数 240 245 328 496 570 1002

4.7 促进了优良教风的建设和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
  广大教师平时加强学习,注重师德,不断自我完善。备课认真,精心执教。上级交给的任务不计个人得失保质、保量完成。关心集体,互相帮助。在1996年省教委对高校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理》评估中,我院获得表彰。一批教师在校内、外获得了诸多荣誉称号。

5 推广价值

  几年来的教学改革实践证明,新生一入校就上专项体育课(体育专项化教学)的教学模式,贯彻了人才培养的战略方针,符合当今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习惯,并将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产生长久而深刻的影响;达到了增强学生的体育技能,抑制了体育水平逐届下降的现象,提高了学习的效果和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社会竞争的手段,达到了体育教育的目的;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培养了一批体育人才。在此基础上组建各项各级运动队,坚持训练,参加比赛,取得了良好的运动成绩。这种改革一方面充分发挥了高校体育教学的优势,另一方面有力地促进了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场地建设。
  这项教学改革得到了有关单位、领导与同行的极大关注和肯定。1998年5月教育部专家组对我院本科教学合格评价现场考察时,专门对体育专项教学改革进行了检查。专家们认为,该项教学改革,设计思路新颖,改革方向正确,利于达到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对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发展学生个性具有良好的作用,也便于推广实施。

本研究课题获江西省1998年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作者简介:谢伦立,男,1957年12月出生,教育学硕士,副教授。
作者单位: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南昌 330034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试用).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2 梁均华.普通高校一年级开设体育选项课的探讨.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6.16(1):69~73
3 胡建华.大学俱乐部制体育课模式的实践与研究.第5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入选论文,1997

(收稿日期:1999-01-0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