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科大校长称目前人才观过于偏激 应大力培养蓝领

 昵称7579 2006-10-1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朱清时日前表示,中国目前的人才观过于偏激,一些高校盲目强调博士学位,没有将各类人才进行均衡培养配置。中国的高校改革需要大力发展社区学院,设置实用专业,培养实用专业的技能型人才。
 
    对于很多大学将目光放在培养硕士和博士上这一问题,朱清时日前表示,人才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上说的是科学家、教授、政治家、首席执行官等高层次人才。广义上说,在某一个行业里能够做得比别人好就是人才,行行出状元,行行都需要一流的人才。
 
    “大学要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所需要的各方面人才。现在我们社会的人才观有偏激之处。一些高校在人才队伍建设上盲目强调博士学位,认为培养博士越多越好,忽视了各类人才都要均衡配置的科学人才观。我国高校仍然缺少优秀人才,而且人才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国内许多高校,包括工科院校,普遍缺少培养优秀技术员和高级技工人才的氛围。”
 
    对于高校改革的问题,朱清时:“中国的高校改革需要大力发展社区学院,设置实用专业,比如烹饪等社会生活需要的方方面面技能,培养实用专业的技能型人才,把大家培养成社会需要的实用专业型人才。”
 
    朱清时还强调要改革中国现行的教育思想和教学体系。“长期以来,我们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用灌输方式教学生,特别强调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它虽能使学生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然而在知识‘大爆炸’的现代,再用这种灌输方式教学生,学生的负担就过重了,就会像爱因斯坦形容的大学教育并不总是有益的。无论多好的食物强迫吃下去,总有一天会把胃口和肚子搞坏的,纯真的好奇心的火花会渐渐地熄灭。”
 
   就业难已经成为大学生面临的严峻考验,对此,朱清时分析称:“1998年时,全国有1000所大学,现在是2300所大学,在校生是1998年的四倍还多,而教育专业的多样性却没有增加,结果四倍人去竞争同样多的职位,必然导致就业难。另一个就是现在的就业观。一些大学生找工作过分浮躁和狭隘,太过急功近利。一定要找当领导、技术主管、薪水高、工作条件好、区位条件好的岗位。我1968年大学毕业,分到青海当工人,也就是这一代人说的三线、大陆边远地区。如果到这些地方就业为大学生比较普遍接受的话,就业就不会太难,西部边远地区很需要人才。”
 
相关链接:

朱清时小传

    朱清时,1946年生,四川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主持创建中科院选键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

北京于小星信息咨询部提供以下签约服务: 

受托对各类信息开展搜集、加工、整理,提供方案、策略、建议、规划或措施。参谋、磋商、评议、会诊或顾问投资行为的可行性;大型会议文档及档案整理;科技成果密级评价;受托为外地客户在北京筹办大型新闻发布会,产品推介会和相关推广工作。受托在北京代办各项合法事宜。

地址: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14-7-001    邮政编码/PC100026   电话/Tel13801068992                电子信箱/E-mailbjyuxxzxb@sina.com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