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研论文库图书馆建筑时间效益的思考

 昵称10719 2006-10-26

图书馆建筑时间效益的思考

作者单位:南京图书馆,邮编:210018
    近年来,图书馆事业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各级各类图书馆的新馆建设,有的已建成,有的正在建设,更 多的是在筹建。在图书馆迈向现代化的今天,如何搞好新馆建设,成了图书馆界的热点话题。图书馆建筑的时 间效益就是其中之一,笔者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认识。
    1 功能使用的灵活性
    建筑时间效益可以理解为建筑空间可利用的时间长度。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据国外科技部门统计 ,一座建筑寿命在100 年左右,但大多数建筑的功能使用年限仅为20—25年,大部分配件寿命只有8 —10年, 所以建筑就其物质结构而言,衰退过程是平缓而漫长的,通过维修,这种衰退还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而功能 的衰退则是相对不连续的和突出的,两者的平衡只是短暂的时期。一个物质结构的衰退周期往往可以包含若干 功能的衰退周期。因此,要想延长建筑的使用年限,只有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对其中某些层次中灵活的物质进行 更换,达到适时的功能更换,从而最终达到理想的时间效益。
    不难看出,就图书馆建筑而言,灵活性是建筑设计中必须给予充分考虑的因素。特别当图书馆处于过渡和 转变阶段,社会职能、用户需求、组织管理和技术装备都在急剧的变化和发展,正如国际图联主席罗伯特·韦 奇活斯在第62届北京国际图联大会上所说,目前图书馆信息业在世界范围内已进入了一个电脑化、网络化的阶 段,人们的信息获取媒介和方式更加多样和快捷,从而使人类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图书馆的飞速发展 决定了馆舍使用功能具有动态性这一特点。国家有关图书馆建设规范中也明确指出,图书馆建筑应适应现代化 管理的需要,满足图书馆业务和使用功能的要求,使其有调整的灵活性。因此,在图书馆建筑设计上,采取大 空间的框架结构,内部采用活动式隔断以充分体现其内部调整的灵活,这无疑已成了图书馆建设者的共识。值 得注意的是,灵活性本身既是一种限制,又是一种非常昂贵的要求。首先,没有绝对的灵活性,如果采用开敞 式的平面布局,要取得到处都相同的“绝对的灵活性”,那么建筑师的最终设计方案必然受到限制。另一方面 ,“绝对的灵活性”阻碍个性的发展,以忽视个体特殊要求为代价。按照绝对灵活性的要求,意味着任何一个 地方的照明,采暖和楼板荷载,都要按照最高要求进行设计,这当然是可能的,但却是相当浪费的,很显然, 把书库的楼面荷载用于办公区,把阅览区的照明要求用于设备用房,把报告厅的柱网、层高用于书库等作法都 是毫无意义的。
    由此看来,图书馆建筑的设计,必须做到功能使用的灵活性与可行性的最大限度的完美统一,既要从整体 上充分考虑图书馆今后功能发展、变化的需要,也要从局部上,做好科学安排。图书馆建筑的功能灵活性对建 筑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一个缺乏想象力的建筑师手中,灵活性可能导致对图书馆的功能和人体尺度的 忽视,国外某著名图书馆建筑学家认为灵活性已经成为图书馆建筑设计中最大的难点,如何为图书馆内各种功 能成功地提供最大的灵活性,是建筑师与图书馆员所必须面临的挑战。
    2 容量的可扩展性
    历史告诉我们,各种类型的图书馆都需要在可见的未来不断扩展,扩展包含有两层意思:1.面积的增长。 2.功能的扩展,其主要因素是出版事业和图书馆事业都在不断发展,而这正意味着图书馆内在的两个因素—— 读者和藏书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需求上都处于持续的增长之中,仅以南京市区图书馆的阅览座位为例,按 每500至1000 人拥有一个阅览室座位来计算,241万人口应有阅览室座位2400—4800个,而80 年代新建的南京 图书馆和金陵图书馆的阅览室座位还不足1400个,即使全部采用最经济的8—12座双面阅览桌,按图书馆建筑的 有关规定, 也需增加阅览室面积2200—7480平方米。而且从发展的眼光来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信 息的需求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的追求,越来越多的人要走进图书馆,阅览座位的人均比例还将不断上升。因此, 从长远看,要想获取理想的时间效益,图书馆建筑中还必须具备可扩展性。对于这一点,现已普遍为广大建筑 师和图书馆员所接受,他们在规划与设计图书馆建筑中大都作了充分的考虑。
    在新馆建筑中,如果仅仅着眼于馆舍的外延,而忽视对其内涵的改进,虽然在一定时期内是可行的,可以 缓解矛盾,但是,由于呈指数曲线式增长的大量文献和迅速增长的读者数,很难设想图书馆的馆舍面积也会相 应地、成比例地增长。正是由于受这种传统扩展观念的影响,使一些人把目光集中在一味追求建设规模上,由 于馆舍不可能年年扩充,从而出现了新馆越大越好的倾向,“万”字号的大馆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大量资 金与物资的闲置。
    因此,在考虑图书馆建筑外延、适当追求一定量的馆舍面积的同时,更要注重内涵。对管理方式和文献的 形态及收藏方式进行必要的变革,将从本质上改变图书馆“可扩展性”的传统观念,因为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 ,高密度储存,高速度传递手段将大大改变空间的利用,也许将来需要的不是更多的空间,而是空间使用上有 更大的灵活性。
    但这不是说,“可扩展性”已不重要了。因为以目前的趋势来估算,图书馆的现代化速度尚远不足以弥补 读者的数量与需求的双重增长,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在可见的未来,对图书馆馆舍的要求仍将持续增长, 留出扩建余地无论如何是必要的。
    3 发展的过程性
    在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从低水平到中水平、高水平是一个很长的发展过程,图书馆的现 代化也是如此。因此,对图书馆建筑就提出了要适应这个过程的要求,首先要以满足当前的服务方式和管理方 式,满足当前的功能需求为出发点,使它具有发展的过渡性和兼容性,即建设一个目前适用,以后能便于改造 逐步实现现代化、将来适用于较高水平的现代化图书馆建筑。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以中等水平现代 化来解决,而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对待,为向现代化的发展过渡创造良好条件。
    注重图书馆的发展过程性,是提高图书馆建筑时间效益的最经济的办法。通过对发展过程性的研究以及周 密计划,预先为今后发展做好必要的基础工作,这样既可以避免有些建筑过于追求现代化而目前无法充分使用 的问题,又可以解决今后逐步改造,实现现代化的难题,这样就不致因建设时不考虑发展,造成将来大拆大改 ,伤筋动骨,甚至无法改造的被动局面。
    发展过渡型建筑具有新旧交替兼顾的特点,它要能兼容目前的条件和要求以及将来发展的需要。在我们目 前经济尚不发达,基本建设的投资标准还不很高的情况下,如何建造具有我国特色的现代化图书馆,也是摆在 建筑师与图书馆员面前的课题。
    收稿日期:1999年1月18日
    1 李明华,沈济黄,丁铁易主编。《论图书馆设计: 国情与未来》,浙江大学出版社,1994.4
    2 G.汤普逊著,于得胜等译,《图书馆建筑的计划与设计》, 书目文献出版社,1981
    3 单行主编,《图书馆建筑与设备》,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90.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