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通过网络(尤其是进入Web2.0后)所进行的非正式学习,构建一个适合自己的个人学习环境(PLE)是很重要的,它可以让我们的学习更加便捷、有效、有深度和有广度。希望这篇文章对你会有所启发,并能在此基础上去实践、体验、摸索,不断完善你的PLE。 --Tom
你也可以先看看我基于本文提出的方式在我的Google博客上实现的整合 >>>> 技术和方法是可以复制的,唯有思想因人而异……
一种基于Web2.0社会性软件的非正式学习方法
1.前言 根据二八理论,人们百分之八十的知识是通过非正式学习途径获得的,在学校的正式学习中,也有相当一部分知识需要学生通过非正式学习方式来融会贯通。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利用网络进行非正式学习,促进个人的学习研究,这种方式已经被许多实践者证明是有效的。 目前的状况是,人们既缺乏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必要的知识和操作技能,更缺乏如何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有效学习的方法。造成的情形是,一边计算机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一边却是学习个体对网络学习技术和工具的缺失,一边是网络信息爆炸式增长,一边却是学习个体普遍感到知识的匮乏。 桑新民老师说过:学习是个性化的活动,也是社会化的活动。本文主要对基于Web2.0社会性软件的非正式学习进行研究。
2.Web2.0及社会性软件 我们说在Web1.0时代,用户主要是单纯通过网络浏览器浏览html网页。而Web2.0是以Blog、TAG、RSS、 WiKi 以及其他社会性软件等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新一代互联网模式。 社会性软件以满足用户最基本的需求为原则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把互联网上的用户聚集起来,典型的Web2.0社会性软件有博客、网摘、图片分享、IM即时通讯工具等。 3.非正式学习进阶模式 首先,我们提出一个基于Web2.0技术的网络非正式学习进阶模式: Get + Process + Think + Issue + Communication +Innovation 获取 处理 思考 发布 交流 创新 我们把此进阶模式简称为GPTICI: 获取(G)――通过搜索和RSS聚合…… 处理(P)――利用社会性存储软件服务+本地存储,进行Tag分类…… 思考(T)――围绕自己的研究方向,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 发布(I)――对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通过个人或者群组的博客发布分享…… 交流(C)――通过IM工具,Blog的评论、留言、引用通告功能以及Web2.0网站的群组(朋友圈)来进行,并对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进行修正…… 创新(I)――积累、沉淀、提炼,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4.平台整合模式 前面基于Web2.0技术的网络非正式学习进阶模式,在这个进阶模式的基础上,我们归纳基于Web2.0社会性软件的非正式学习需要解决的三个主要问题是: · 如何快速地从网络获取信息; · 如何对信息进行分类存储和处理; · 如何实现与其他学习个体的交流和信息分享,促进信息向知识的转化。 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而提出如下基于Web2.0社会性软件的轻量级非正式学习平台整合模式: [博客]+[网摘]+[搜索]+[IM] +[图片分享] 图1-1 轻量级平台整合模式 下面作一些分析: 网摘 学习个体的学习首先需要积累大量信息(包括文献资料和各种网站的网页信息,特别强调的是博客上发的文章),在Web2.0的非正式学习里,这些信息不能仅仅存储在个人的电脑硬盘里,应该是通过某种方式共享出来,为其他学习个体所分享。可以承担这个存储和共享任务的社会性软件就是网摘。 网摘有两种:全文网摘和非全文网摘。全文网摘把学习个体选定的内容全部保存起来。非全文网摘也叫书签(Bookmark),它仅仅把信息所在的地址(URL)记录下来。学习个体可以分层次的应用全文和非全文网摘,对自己的学习研究特别有价值的信息,可以放到全文网摘里,价值不是特别高,但又需要保留下来备日后查阅的,则可以放进书签里。 博客 博客是个人发布和展示自己的学习体会、观点和思想的最好的基地,也是个人的文献中心,我们也是通过博客,才得以认识和了解更多的其他学习个体,不通过博客,我们基本上对任何一个学习个体处在一无所知的状态。如果领域专家都能建立自己的博客并展示自己的专业领域的思想,那么对于其他学习个体来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看得更远就有可能成为现实。 IM IM是即时通讯软件的简称。IM已经成为网络里即时消息传递必不可少的工具,如QQ,MSN,为人与人之间的在线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搜索 虽然今天的搜索引擎服务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但是搜索仍然是不可或缺的。这里的搜索包括了利用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服务搜索网络信息,也包括了专门针对博客的搜索服务。 根据上面提出的两个模式,我们用图来描述基于网络和社会性软件平台的信息传递过程: 【点击放大】 图1-2 基于平台的信息传递 4.基于博客的轻量级整合策略 根据前面的问题,这里我们提出博客的整合策略,整合博客的目的,是要把学习个体的博客建成个人的网络学习活动的入口,成为其他学习个体了解该学习个体的窗口。这里需要结合RSS技术和Java编程技术进行二次开发。 博客整合的基本思想和策略如下图所示: 图1-3 博客整合思想和策略 博客一般都提供了可编程接口,供用户编写代码增加功能模块,以下是整合实现方法描述: 网摘整合 这里我们把全文网摘(以360doc为例)和非全文网摘(以美味书签del.为例)整合到博客中。 全文网摘整合程序主要代码如下: <SCRIPT src="/jsOutput.aspx?UserID=用户ID" type=text/javascript> </SCRIPT> 非全文网摘整合程序主要代码如下: <script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del./feeds/js/tags/用户ID?sort=freq; icon;count=5;totals;flow=list;size=23-26; color=87ceeb-0000ff; title=%E6%88%91%E7%9A%84%E7%BE%8E%E5%91%B3; name;showadd"> </script> 搜索聚合 这里我们把Swicki搜索引擎整合到博客,整合成属于学习个体但又面向所有用户的“个性化”搜索引擎。该搜索引擎具有学习功能,可以通过用户的推荐及搜索行为来自动调整搜索结果。 搜索整合程序主要代码如下: <script charset="UTF-8"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swicki./sidebar?groupkey=45fea80f-5663-4dbc- bbe8-ec168eadf4ca&seckey=8b4f5f9f-3232-4eab-96d6-e873682905bf& target=_self&numresults=20&format=js"></script><noscript> <font size="-1">check out the <a href="http://cntom-swicki.">cntom</a> <a href="http://swicki.">swicki</a> at <a href="http://www."></a></font> </noscript> QQ整合 QQ的整合实现了在用户博客首页显示其QQ联系信息图标,其他学习个体通过点击该图标可以直接发信息给该用户,无需加为好友。 (一些非题外话: 学习个体是否提供个人的QQ,完全取决于其开放理念的程度。如果想要更好的融入互联网,要真正的与他人交流起来,我还是建议勇敢的把QQ、MSN、SKYPE、Gtalk等账号分享出来。当然,基于一些实际情况不想把私人用的账号分享,折中的办法也是挺多的。) 整合程序主要代码如下: <a target=blank href=http://wpa.qq.com/msgrd?V=1&Uin=用户QQ号码 &Site=Tom&Menu=yes><br> <img border="0" SRC=http://wpa.qq.com/pa?p=1:82359172:7 alt="点击这里发信息给我"> </a>
图片服务聚合 这里以flickr为例,把flickr图片服务整合到博客中。 (一些题外话: 把知识、观点、思想等制作成图片,本身也是一个学习整理的过程,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概念图以及其他软件来做这个工作。语言、文字、图片等是很好的载体,在互联网上,文字、图片还是能得到很好的支持的,至于由语言过来的音频和视频,则主要受网络传输速度的影响,还有待加强) 整合程序主要代码如下: <style type="text/css"> .zg_div {margin:0px 5px 5px 0px; width:117px;} .zg_div_inner {border: solid 1px #000000; background-color:#ffffff; color:#666666; text-align:center; font-family:arial, helvetica; font-size:11px;} .zg_div a, .zg_div a:hover, .zg_div a:visited {color:#3993ff; background:inherit !important; text-decoration:none !important;} </style>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zg_insert_badge = function() {var zg_bg_color = ‘ffffff‘; var zgi_url = ‘http://www./apps/badge/badge_iframe.gne? zg_bg_color=‘+zg_bg_color+‘&zg_person_id=37974180%40N00‘; document.write(‘<iframe style="background-color:#‘+zg_bg_color+‘; border-color:#‘+zg_bg_color+‘; border:none; " width="113" height="151" frameborder="0" scrolling="no" src="‘+zgi_url+‘" title="Flickr Badge"><\/iframe>‘); if (document.getElementById) document.write(‘<div id="zg_whatlink"> <a href="http://www./badge_new.gne" style="color:#3993ff; " onclick="zg_toggleWhat(); return false;">what is this?<\/a><\/div>‘); } zg_toggleWhat = functio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zg_whatdiv‘).style.display = (document.getElementById(‘zg_whatdiv‘).style.display != ‘none‘) ‘none‘ : ‘block‘; document.getElementById(‘zg_whatlink‘).style.display = (document.getElementById(‘zg_whatdiv‘).style.display != ‘none‘) ‘none‘ : ‘block‘; return false; } </script> <div class="zg_div"><div class="zg_div_inner"> <a href="http://www."> www.<strong style="color:#3993ff"> flick<span style="color:#ff1c92">r</span></strong>.com</a><br>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zg_insert_badge(); </script> <div id="zg_whatdiv">This is a Flickr badge showing public photos from <a href="http://www./photos/用户ID编号">leafy7382</a>. Make your own badge <a href="http://www./badge_new.gne">here</a>. </div>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if (document.getElementById) document.getElementById(‘zg_whatdiv‘).style.display = ‘none‘; </script> </div> </div>
5.结语 Web2.0时代,大量社会性软件涌现,一部分社会性软件如网摘、博客、社会搜索、IM即时通讯等为人们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支持,与学习的发生和知识转化相辅相成,如果每个学习个体能够通过这些社会性软件来辅助自己的学习,在自己博客上把自己应用到学习的社会性软件通过整合集中呈现给其他学习个体,那么学习个体的非正式学习中的信息创造、分类、聚合将更加规范和有条理,即我们提倡的非正式学习的正式化和规范化,这样,人们之间基于学习的交流会更加广泛,这无论对个体的提升、教育的革新还是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是有促进意义的。当然我们讨论学习个体的问题,还要关注个体之上的网络学习社群,其组织、交流和学习方式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基于非正式学习的这种平台的整合,在技术手段上没有任何困难,它为学习个体构建起一个初步的个人学习环境(PLE),为下一步开展学习和交流做好了技术平台上的准备,难就难在学习个体开放、共享、交流的理念有没有建立起来,以及学习个体本身有否作好了融入互联网的思想和学习上的准备。无论对学习个体来说还是对整个社会来说,这都是需要相当长时间的过程,它同时也是一个学习个体的网络化和社会化进化的过程。
|
|